第二十九回 文通取救上韓國 劉邦帶醉踩秦營

關燈
話說毛遂,正欲往上逃生,被銀蓮子祭起定海珠,複打下坑去,直打得三屍神暴跳,七竅内生煙,大叫一聲:“呵唷,好打。

    ”片刻複了元氣,坐在坑中,定性養神。

    暗想:“上面起不去,且在底下走罷。

    ”複又念咒,把腳一蹬,還在坑中,競遁不去。

    原來海潮聖人設下這座陰坑,知道孫膑會飛騰變化,五遁皆精。

    因此遣銀蓮子在地戶台上用定海珠,待他若上飛騰,就用定海珠打下。

    他若往下遁逃,那底下預備地下網,卻遁不去。

    毛遂見駕雲不起,遁又遁不去,心中着急。

    暗想:“囚此坑中,猶如天羅地網,今看一命難逃。

    修煉一場,片刻付之流水。

    ” 不言毛遂囚在陰坑,且說營中軍校,見孫膑進陣,半日不見回來,心中疑惑。

    來到了營盤報知。

    孫燕聞言大喝道:“該死的狗才,因何妄報軍情,南郡王爺現在青紗大帳,何曾臨敵破陣。

    ”軍校叩頭道:“老爺在上,小人焉敢妄報軍情。

    南郡王爺,駕拐騎牛出去,還有兩位展将軍,一位吳将軍。

    都是說打陣去了,小人焉改誣謊。

    ”孫燕聞言,滿腹疑惑,把手一擺道:“去罷。

    ”那名軍士就回了汛地,孫燕心中暗想:“莫非我三叔又用甚麼法力,瞞過我們,去破陣不成?何不往青紗大帳打聽打聽。

    若是去了,我好遣将發兵救應。

    若是未去,把那妄報軍情的奴才正刑。

    ”想罷進内,直奔青紗大帳。

    隻見帳外寂靜,青牛不見。

    孫燕暗道:“這事奇了,既然臨敵,為何騎牛不用拐。

    敢是換了兵器不成?”正在猜疑之間,看見蒯文通出來,孫燕道:“蒯先生,你往那裡去?”文通道:“你可曾見我師父麼?我就要去尋他。

    ”孫燕道:“你師父我不曾見,你曾見我三叔否?”文通道:“三叔在後帳養神。

    ”孫燕道:“這也奇怪的,營門軍校來報,說三叔帶着展家兄弟與吳能,三人前去打陣,故此特來打聽。

    ”文通道:“方才我在三叔跟前,議論軍情,何曾去臨敵,你不信随我來看。

    ”孫燕道:“使得。

    ”言罷一齊來至後帳,隻見孫膑端坐定性養神。

    文通道:“如何,我不哄你。

    ” 孫膑開目,問二人上帳到此何幹?二人就把原由說出。

    孫膑道:“我何曾出陣呢?”孫燕答道:“是軍校報講,三叔帶領三将出陣迎敵,侄兒不信,特來探聽,看見三叔的青牛不在營外,為此心内不明。

    ”孫膑道:“我的腳力那去了?什麼人假裝名色,混亂了軍心,待我算一算。

    ”遂袖裡蔔課,已知其故。

    大驚失色,長歎道:“可惜結拜至交,為我下山,今日失陷陣内,教我如何解救?”遂對孫燕、文通道:“你道那個臨敵去了,原來毛遂賢弟,假裝我的模樣,偷了青牛,領着三個門徒,前去打陣。

    如今已陷在陰坑裡面。

    三個孽障死在陣裡了,叫我怎麼不傷感!”蒯文通聞言大驚:“如此怎樣好,千祈師伯大展法力,搭救我師父要緊。

    ”孫膑道:“但我出家人,如何搭救得他。

    ”孫燕在旁道:“不妨,毛遂叔精通土遁法,自然出得來。

    隻是可惜那青牛。

    ”孫膑道:“混元陣奧妙無窮,三才一元,上有天神,中有兵将,下有鬼卒,水火風雷,十分利害。

    他既落在陰坑,就遁也遁不出來。

    隻是七日之内,就要喪命黃泉了,我焉能救得?”蒯文通聞言,隻急得跪下道:“師伯千祈看師父往日之情,必須進陣搭救才是。

    ”孫膑道:“你師父與我有生死之交,患難相扶,他救得我,我豈有不去救他。

    隻是此陣我去不得,若是一去,就與你師父一樣了。

    ”文通道:“師伯雖進不得陣,難道去請個有法力之人,前來破陣,也不能請得?”孫膑道:“我豈不知,先有海潮,後有天地。

    他的道法奧妙,慢說我出家人不是他的對手,就是掌教南極,見他也要皺眉,你叫我去那裡請人呢?”文通道:“據師伯如此說來,我師父決死無疑了,難道師伯你忍心坐視。

    如今師伯既不肯去名山洞府請仙搭救我師父,弟子說不得,也往三山五嶽去請。

    若不得能人下山破陣,我文通就碰死山中,也說不得了。

    若請得仙人下山,破了混元陣,師伯看你有何面目見我師父呢?”說罷往外就走。

      孫燕一見,忙攔住道:“師兄且慢,我三叔豈有此不仁之心,坐視不救,看你師父待斃之理。

    還需慢慢商量。

    ”文通道:“小将軍,你不聽見你三叔說,師父在陣,七日就要身死了,還慢得了麼。

    ”孫膑道:“師侄且莫要心急,出家人有計在此,必能破陣,救得你師父。

    ”文通聞言,随即轉身跪下道:“師伯計将安出?”孫膑伸手扶起道:“賢侄,出家人夜觀天象,見紫微星與衆輔弼星,皆照韓國。

    然則韓國應有大福大貴之人,我曾算得此人姓名與衆輔弼星的姓名,待出家人修書一封,你速到韓國張奢元帥,并伊子張良也在其内,若能請得他數人來,漫說海潮不敢正視,就是三清道教老祖下凡,也不能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