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斬金蓮秀英弄術 敵海潮孫膑化身

關燈
易州。

    推開雲霧,往下一看。

    隻見秦營紅光耀照,紫氣盤旋。

    海潮看罷,點頭歎道:“怪不得吾徒兒死于廉秀英之手,雖然秦王奉天承運,怎奈有大羅神仙,拒天而行,扶助燕王,三軍有鋒劍之苦,百姓有倒懸之災,我如今既下高山,定當扶助西秦,并吞六國。

    ”話罷,師徒墜落雲頭,來至秦營。

    銀蓮子上前喝道:“軍校聽着,快報于殿西侯知道,就說海潮聖人到。

    ”軍校不敢怠慢,忙上先行帳報知。

    王翦大喜,連忙上金頂大帳,奏明始皇說:“吾主萬千之喜,有微臣的祖師海潮聖人下山,現在營門等旨。

    ”始皇聽了,龍心大喜:“既然海潮老祖下山,破易州猶如吹灰之力。

    ”傳旨:“大開營門,孤當出營相接。

    ”當下始皇帶領兩班文武,出營迎接。

    見了老祖,就地一恭道:“早知老祖降臨,還該遠接,遲來伏乞恕罪。

    ”海潮一見,慌忙跳下腳力,連忙下禮道:“貧道有何德能,勞動聖主迎接。

    ”說罷,攜手同進大營,至金頂帳中,要行君臣之禮。

    始皇謙遜一回,按次序坐下。

    金子陵、王翦上前叩頭,海潮執手道:“你們且起。

    連連征戰,諒來辛苦。

    ”次後衆将來拜見已畢,當值官獻茶。

    始皇聞言,口稱:“老祖在上,寡人自從興兵以來,困此易州。

    指望一戰成功,不想遇着孫膑,他倚仗三卷天書,神通廣大,連敗孤家數陣,仿損無數軍兵,更害了幾家道友,孤當此屢敗,無計可施,幸得老祖慈悲下山,定然扶助孤家,削平六國。

    ” 老祖合掌胸膛道:“善哉,善哉。

    今日貧道下山,隻因天意歸秦,六國該滅,孫膑逆天而行,枉害那黎民塗炭。

    貧道也無奈下山,要與孫膑見個高下,請龍意萬安,定要目下成功。

    ”始皇大喜道:“全仗祖師法力,削平易州,孤誓不忘恩。

    ”傳禦膳官擺齋,老祖道:“不食煙火之物,聖主不消費心。

    着人在營左搭蘆棚一座,拔二十名值日官伺候便是。

    ”始皇遂下令,命金子陵前去蓋造。

    不多時,金子陵回奏:“蘆棚完備,請法駕過棚。

    ”秦皇與老祖同入棚中坐下,海潮道:“既下了山,且與孫膑會一會面,看他行事如何,待我把金石良言,勸他幾句。

    他肯歸山便罷,他若不肯歸山,再作定奪。

    ”始皇大喜道:“全仗老祖神通妙用。

    ”海潮辭王别駕,下了蘆棚,率領三個門徒,騎犼仗劍,沖出營來。

    就令王翦:“先到燕營将禮義為先,不必罵陣,就說我請廣文講話。

    ”王翦領命,催馬至營門前招呼道:“你們軍校聽着,今有東海雲光洞老祖在此,請南郡王出來,陣前說話。

    ”藍旗報入青紗帳。

    孫膑聞報,暗驚道:“海潮下山,來意不善,我若是不出去,豈不弱了名聲。

    既來之,則安之,說不得我要去走一走。

    ”孫膑吩咐孫燕:“你可跟我出去,那海潮聖人比不得别洞的玄門,道行淺薄,可以抵擋。

    這老祖神通廣火,妙法多端,我尚且怯他。

    你随我臨敵,切記吾的良言,不可自逞英雄,少年血性,輕自追趕。

    ”孫燕聞言,心中自思:“我三叔怎麼怕懼海潮,叫我不要任己性,難道對陣動手,也好讓人麼。

    且答應他,臨陣再作道理。

    ”隻見廉秀英上前,口稱:“三叔公臨陣,侄媳情願保護。

    ”孫膑道:“侄媳去更好。

    ”夫婦二人,轉将下來,披挂停當。

    孫膑駕拐騎牛,舉旗放炮,率全山将士五百軍兵并孫燕夫婦,一齊出營門。

      王翦遂即催馬,來至本隊,口尊:“老祖爺仔細小心,這是刖夫出來了。

    ”老祖冷笑道:“你等避開。

    ”老祖催馬提劍,來至戰場,用聲招呼道:“來者莫非是廣文子孫膑麼?”孫膑聽得招呼,急忙抱拐陪笑,尊一聲:“老祖,燕人不知仙駕降臨,有失遠迎,望祈恕罪。

    ”老祖笑道:“廣文子,你修行了一場,根行也不淺薄,得到一個巡天都尉,做了一個真人,也非容易,何苦逆天而行,在易州燕山戀殺戒,不肯回頭,是何主意?”孫膑道:“老祖隻知其一,不其知二。

    非是我燕人戀紅塵,隻因我父兄一門四口,俱死于王翦之手,燕人方下山來,不敢說是報仇,隻要殡葬了父兄,我就歸山入洞。

    誰想王翦持強,我徒弟袁達、李牧等五人,俱死于非命。

    這也是各人的當死,不必說了。

    老祖,你又給他攢天箭,把燕人打塌了頂門,命喪無常,是何主意?若不是毛遂相救,我燕人早已滅門。

    老祖試想,這段情由,誰是誰非,豈是燕人逆天行事?” 海潮笑道:“廣文之言差矣,豈不知王翦奉的千佛牒文、玉帝敕旨,我差他下山,并吞六國,原不是私自興兵,你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