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明出葬孫膑定計 暗劫喪王翦被擒
關燈
小
中
大
号,引兵殺出,擒拿孫門一家眷屬,不許放走一個。
令李實領本部人馬三千,在即墨嶺北山口埋伏,聽炮響為号,引兵殺出,幫扶捉拿孫門老小,不得違誤。
”又令王翦領人馬五千,前去劫喪,追至即墨嶺下,放炮為号,左右救護。
其餘的将佐,俱各守營保駕。
子陵遣将已畢,進大帳複旨。
衆将遵命行事,等候十月初三日成功,這且不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是十月初二晚上了。
孫膑吩咐孫燕道:“你且把空棺一口來。
”孫燕令人取了空棺一口,送上青紗大帳,孫膑揭開,取頂大炮一個,安放在内,将蓋蓋上,用釘釘好。
就提起筆來,在棺頭上大書:南郡王亞父孫膑之柩。
寫畢,對孫燕道:“你明日護送靈柩,遇秦将劫喪之時,将我這口棺木留下,其餘的催柩上山,安葬殡殓已畢,你即保定君臣,并燕丹祖母進城,這是你路上二件犬事。
一應殺戰,俱不用你,體今作速進城,明日午時之間,催柩出城,勿誤大事。
”孫燕領令,催馬入城不表。
一宿晚景。
次日五更,諸事齊備,送殡出城。
排設得十分齊整,富麗非常。
但見旗幡耀目,鼓樂喧天。
童男童女,排班列隊道士引道,燕昭王率臣執绋,老公主領二媳大哭。
毛遂執幡先引,孫燕護柩在後相催。
安排玄妙哭喪計,孫膑暗暗跟随。
不言孫府送殡,且說王翦探得明白,率領五千人馬,追趕下來。
厲聲大喝道:“還往那裡去,快些留下棺木,萬事皆休,若有半個不字,教你個個都死。
”小校飛報後隊,說:“有秦賊王翦領兵劫喪,追趕而來,相離不遠,請令定奪。
” 燕昭王聞言,吓得面目失色。
口稱:“亞父,今遇王翦劫喪,這事怎處?”孫膑道:“龍意萬安。
”即吩咐三軍:“保着喪車,隻顧走路,不要理他。
”大小三軍領令,個個懷着鬼胎,保着喪車往前走。
王翦領兵追趕,離有兩箭之地,服見喪車在前,殡柩不遠,越趕越走,不趕不走。
誰知這是孫膑用遁甲法阻住了。
王翦見燕國人馬到了即墨嶺下,趕上喪車。
隻見燕國人馬,一哄上山,就丢下一口棺木。
王翦擡頭一看,見棺頭寫着孫膑之柩,心中大喜道:“好好的把這刖夫屍首撩了,他們雖然上山去,隻用大隊人馬,把這座山重重圍住,任他插翅也難飛。
”遂吩咐将号炮放起。
隻聽得一聲響亮,驚天動地。
但見那東山口魏豹,西山口章邯,南山口趙高,北山口李實,一齊引兵殺出四面山口,秦兵呐喊,振天動地,把即墨嶺圍住。
吓得昭王無措,孫膑從容道:“吾主放心,自有人馬解圍。
”回頭吩咐孫燕道:“吉時已到,且料理安葬。
”孫燕領令,即禀過衆人,率領一家老少,設計已畢,按棺不表。
且說王翦四将困住了山,心中大喜。
吩咐家将取斧過來,把這口棺材劈開,仿照楚伍員故事,把這刖夫的屍首,打他三百,方雪此恨。
家将領命,忙取斧在手,望着棺木頭,咔嚓一聲,将棺劈開,露出屍首。
王翦舉目一看,果然是刖夫的形容,不覺心頭火起,提起鞭來打罵道:“你這刖夫,三卷天書,六甲靈文,也落得這種結果。
你在天台修真養性,倒也罷了。
又要下山來報什麼仇恨?仗着杏黃旗,三卷天書,打我一拐,擺下火攻陣,燒的秦兵望風而逃。
如今何在?難道怕你不成?”愈說愈怒,把鞭舉起,照着孫膑天靈蓋一鞭打下。
隻打得火星亂飛,把虎口都震麻了。
王翦大驚:“好利害的刖夫,死了還是這等結實,倒是鋼胎鐵骨一般。
”遂又提槍刺去,隻聽咔的一聲,把槍都刺崩了。
心中大怒道:“怎麼如此結果,倒奈何他不得。
”隻得吩咐軍士:“給我擡去罷了。
”軍士領令上前去擡,隻見四個軍士一齊動手,誰知用盡力氣,莫能移動。
隻得吩咐加上八個人,也是如此。
再加上十六名粗壯軍士,亦如蜻蜒搖鐵柱一般。
王翦心上焦躁,好結實沉重的刖夫,傳令拿幹柴上來,把這刖夫燒了。
這話,把禍就惹出來了,這棺材裡頭的原是一個百子信炮,孫膑用壓法壓住,王翦那裡看得出來。
叫聲開燒,那些軍士取了幹柴,四面圍住,用火引着,那口棺材登時就燒着,一聲響亮,吓得軍人亂跑。
孫膑聽得炮響,忙吩咐三軍齊殺出來。
秦兵站立不住,往後就退。
隻聽得東西南北四方衆兵圍将上來,許多牛頭馬面推動轫車,車上四面都是槍刀。
衆将将符化了,頓時萬轫車如風卷,望秦兵殺來。
王翦大驚道:“不好了,如此利害,今番決死而無疑了。
”章邯道:“就死也不明白,又沒有對敵的,卻死在兵車下。
”正言說着,那萬轫車,快走如飛,往來奔馳,橫沖直闖,殺得秦兵棄甲抛盔,屍骸遍地,血流成溝。
毛遂師徒,又縱金光起在空中,來至秦營頂
令李實領本部人馬三千,在即墨嶺北山口埋伏,聽炮響為号,引兵殺出,幫扶捉拿孫門老小,不得違誤。
”又令王翦領人馬五千,前去劫喪,追至即墨嶺下,放炮為号,左右救護。
其餘的将佐,俱各守營保駕。
子陵遣将已畢,進大帳複旨。
衆将遵命行事,等候十月初三日成功,這且不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是十月初二晚上了。
孫膑吩咐孫燕道:“你且把空棺一口來。
”孫燕令人取了空棺一口,送上青紗大帳,孫膑揭開,取頂大炮一個,安放在内,将蓋蓋上,用釘釘好。
就提起筆來,在棺頭上大書:南郡王亞父孫膑之柩。
寫畢,對孫燕道:“你明日護送靈柩,遇秦将劫喪之時,将我這口棺木留下,其餘的催柩上山,安葬殡殓已畢,你即保定君臣,并燕丹祖母進城,這是你路上二件犬事。
一應殺戰,俱不用你,體今作速進城,明日午時之間,催柩出城,勿誤大事。
”孫燕領令,催馬入城不表。
一宿晚景。
次日五更,諸事齊備,送殡出城。
排設得十分齊整,富麗非常。
但見旗幡耀目,鼓樂喧天。
童男童女,排班列隊道士引道,燕昭王率臣執绋,老公主領二媳大哭。
毛遂執幡先引,孫燕護柩在後相催。
安排玄妙哭喪計,孫膑暗暗跟随。
不言孫府送殡,且說王翦探得明白,率領五千人馬,追趕下來。
厲聲大喝道:“還往那裡去,快些留下棺木,萬事皆休,若有半個不字,教你個個都死。
”小校飛報後隊,說:“有秦賊王翦領兵劫喪,追趕而來,相離不遠,請令定奪。
” 燕昭王聞言,吓得面目失色。
口稱:“亞父,今遇王翦劫喪,這事怎處?”孫膑道:“龍意萬安。
”即吩咐三軍:“保着喪車,隻顧走路,不要理他。
”大小三軍領令,個個懷着鬼胎,保着喪車往前走。
王翦領兵追趕,離有兩箭之地,服見喪車在前,殡柩不遠,越趕越走,不趕不走。
誰知這是孫膑用遁甲法阻住了。
王翦見燕國人馬到了即墨嶺下,趕上喪車。
隻見燕國人馬,一哄上山,就丢下一口棺木。
王翦擡頭一看,見棺頭寫着孫膑之柩,心中大喜道:“好好的把這刖夫屍首撩了,他們雖然上山去,隻用大隊人馬,把這座山重重圍住,任他插翅也難飛。
”遂吩咐将号炮放起。
隻聽得一聲響亮,驚天動地。
但見那東山口魏豹,西山口章邯,南山口趙高,北山口李實,一齊引兵殺出四面山口,秦兵呐喊,振天動地,把即墨嶺圍住。
吓得昭王無措,孫膑從容道:“吾主放心,自有人馬解圍。
”回頭吩咐孫燕道:“吉時已到,且料理安葬。
”孫燕領令,即禀過衆人,率領一家老少,設計已畢,按棺不表。
且說王翦四将困住了山,心中大喜。
吩咐家将取斧過來,把這口棺材劈開,仿照楚伍員故事,把這刖夫的屍首,打他三百,方雪此恨。
家将領命,忙取斧在手,望着棺木頭,咔嚓一聲,将棺劈開,露出屍首。
王翦舉目一看,果然是刖夫的形容,不覺心頭火起,提起鞭來打罵道:“你這刖夫,三卷天書,六甲靈文,也落得這種結果。
你在天台修真養性,倒也罷了。
又要下山來報什麼仇恨?仗着杏黃旗,三卷天書,打我一拐,擺下火攻陣,燒的秦兵望風而逃。
如今何在?難道怕你不成?”愈說愈怒,把鞭舉起,照着孫膑天靈蓋一鞭打下。
隻打得火星亂飛,把虎口都震麻了。
王翦大驚:“好利害的刖夫,死了還是這等結實,倒是鋼胎鐵骨一般。
”遂又提槍刺去,隻聽咔的一聲,把槍都刺崩了。
心中大怒道:“怎麼如此結果,倒奈何他不得。
”隻得吩咐軍士:“給我擡去罷了。
”軍士領令上前去擡,隻見四個軍士一齊動手,誰知用盡力氣,莫能移動。
隻得吩咐加上八個人,也是如此。
再加上十六名粗壯軍士,亦如蜻蜒搖鐵柱一般。
王翦心上焦躁,好結實沉重的刖夫,傳令拿幹柴上來,把這刖夫燒了。
這話,把禍就惹出來了,這棺材裡頭的原是一個百子信炮,孫膑用壓法壓住,王翦那裡看得出來。
叫聲開燒,那些軍士取了幹柴,四面圍住,用火引着,那口棺材登時就燒着,一聲響亮,吓得軍人亂跑。
孫膑聽得炮響,忙吩咐三軍齊殺出來。
秦兵站立不住,往後就退。
隻聽得東西南北四方衆兵圍将上來,許多牛頭馬面推動轫車,車上四面都是槍刀。
衆将将符化了,頓時萬轫車如風卷,望秦兵殺來。
王翦大驚道:“不好了,如此利害,今番決死而無疑了。
”章邯道:“就死也不明白,又沒有對敵的,卻死在兵車下。
”正言說着,那萬轫車,快走如飛,往來奔馳,橫沖直闖,殺得秦兵棄甲抛盔,屍骸遍地,血流成溝。
毛遂師徒,又縱金光起在空中,來至秦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