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秀英趙國封皇姑 孫膑燕營會侄媳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廉府夫人與秀英小姐進繡房歇息。
到了次日,小姐起來,梳洗已畢,向夫人禀過安,尊一聲:“母親在上,女孩兒今日拜辭母親,往易州軍營報仇,禀過母親。
”夫人道:“你才到家,未曾住上一日二日,怎麼就要舍我而去。
況且你三叔公孫膑,有三卷天書,六甲靈文,尚且不能勝他。
你有何能?是他的敵手。
”小姐道:“母親,為何長他人志氣,減自己威風。
不是女兒誇口,憑着我胸中本事,那怕王翦有三頭六臂,管教手到擒來。
此是聖母之命,女兒不敢違背。
母親若是決意不教我上易州報仇,孩兒亦要回到仙山,禀報聖母,仍侍奉梨山修真悟道,再不下山來了。
”夫人道:“既然我兒要遵聖母之命,為娘也不便強留,待我同你上朝見駕,讨一支人馬,領幾員勇将,保我兒同上易州,為娘方能放心。
”小姐道:“這倒使得。
”夫人吩咐擺飯,母女二人用畢,修本章一封,夫人穿了朝服,母女二人坐轎上朝。
正值趙雲王早朝來散,秀英遂在朝房等候旨意,夫人步上金階。
拜舞已畢,将本章交侍駕官呈上禦案。
雲王看罷,傳旨道:“廉夫人你還有個女兒是梨山老母的徒弟,習學刀馬純熟,神通廣大,這是真麼?”夫人奏道:“臣妾在禦前,焉能謊奏。
”雲王道:“廉小姐年紀多少,叫什麼名字?”夫人道:“臣女今年一十四歲,名喚秀英,現在朝門候旨。
”雲王傳旨宣來,承值官來至朝房,宣秀英跟旨進朝。
至白石階前,山呼見駕。
傳旨平身,小姐立将起來,侍立在丹墀之下。
雲王舉目觀看,果然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齊整不過。
雲王暗想:“似此弱質矯容焉能臨敵。
本上的言詞,未必是真,何不宣上殿來,問個明白。
”遂令承值官,宣廉氏母女上殿。
廉夫人同小姐跟着旨意,直上金銮殿。
母女二人見駕,叉行國禮。
雲王道:“免禮,平身賜坐。
”母女叩頭謝恩,起來按尊賜坐。
雲王眼望秀英道:“你父兄與寡人治國安邦,名揚四海,不想俱各盡忠喪命。
你雖是個将門之女,乃是個女流,不能成其大事。
方才你本上的言,說你上仙山學藝回來,刀馬純熟,神通廣大,要上易州與王翦對敵的話是真麼?”小姐道:“吾主在上,臣女不敢妄奏。
臣奉師命下山,主意要捉拿王翦,報仇雪恨。
并無謊言,臨敵自見。
”雲王聞言,滿心歡豆道:“小姐果然有本領與國增光,何幸如之。
”遂問廉夫人道:“小姐可曾受聘否?”夫人回奏道:“臣女前數年有山東臨i淄南郡王孫膑,将玉為聘,許配他侄兒孫燕為妻,尚未同房。
”雲王道:“聞孫燕是易州好漢,又是昭王的外甥,金枝玉葉,女貌才郎,正堪匹配。
待奏凱回朝,孤王主婚,入贅孫燕為婿。
孤今虛度韶光,子女俱無,就封你為公主,義女皇姑,加封為歸西侯之職,祿米三千石,白金三千兩。
”傳内侍開寶藏庫,取金牌一道,蟒袍霞帔各一件,玉帶一條,紫金盔一頂,黃金甲一襲,九點桃花馬一匹,賜給皇姑。
吩咐光祿寺擺宴,合朝文武陪席賀喜。
夫人母女叩頭謝恩,就在大殿上君臣飲宴,文武傳杯。
雖無炮鳳烹龍,卻有肉山酒海。
須爽席散,夫人小姐謝恩。
雲王道:“皇兒此上易州,要用多少人馬?”小姐道:“三千人馬足矣。
明日是黃道吉日,最好行兵。
”雲王傳旨:“選禦林軍三千,與皇姑統領,戶部輔佐錢糧,兵部給散頭盔、衣甲器械鞍馬,明日孤與皇兒送行。
”袍袖一展,駕退回宮。
小姐母女謝恩出朝,乘轎回府。
小姐又給夫人叩頭,夫人用手扶起道:“你如今蒙朝廷封為貴人皇姑,歸西侯之職,兵權已不小了,你的鞍馬盔甲俱有,還用什麼兵器?”小姐道:“孩兒下山時節,蒙聖母賜一件兵器,名為繡絨刀,放在後院内,待孩兒前去取來。
”小姐去不多時,果然取出一把金背鋼刀,明晃耀人眼,冷飚飕逼人,真是一口寶刀。
小姐道:“待孩兒披挂起來,試給母親過目。
”夫人道:“你把刀法耍給我看。
”小姐轉将下來,把頭上的钗環首飾,盡行摘下,用青絲帕将烏雲抱住,将盔襯帽扣住頭,上身換上了細細錦袍,披上黃金甲,罩上大紅袍,袍甲齊備,然後将四周紫金盔帶上。
小姐披挂已畢,一低頭,自己就笑了起來。
丫環道:“小姐這般打扮,系一員小将,怎麼笑将起來?”小姐笑道:“你看我上半截似個臨陣的将官,我腳下還穿着紅繡花鞋,怎麼登得踏蹬,去把我的戰靴取來。
”丫環把戰靴取到,小姐脫了花鞋,換了戰靴,披挂齊整。
手提繡絨刀,複上堂來,口尊:“母親,孩兒的披挂如何?”夫人一見,滿心歡喜。
小小的一位姑娘,打扮起來,竟是堂堂一員武将,便叫道:“我兒你就在這廳堂上,把刀法試演我看罷。
”小姐轉将下來,在大堂上手提鋼刀,分門戶上四下三,右六左五,撒花蓋頂,枯樹盤根,将老母仙傳的九九八十一路花刀使将出來。
猶如一座刀山,并不見人影。
小姐使完,夫人滿口稱贊:“果是仙傳,與衆不同。
我兒你進裡頭去,卸了戎裝,歇息一宵,便明日動身。
”小姐辭别了夫人,回歸繡閣,這且不表。
再說夫人,傳喚家将上堂,咐吩道:“你把家中衆
到了次日,小姐起來,梳洗已畢,向夫人禀過安,尊一聲:“母親在上,女孩兒今日拜辭母親,往易州軍營報仇,禀過母親。
”夫人道:“你才到家,未曾住上一日二日,怎麼就要舍我而去。
況且你三叔公孫膑,有三卷天書,六甲靈文,尚且不能勝他。
你有何能?是他的敵手。
”小姐道:“母親,為何長他人志氣,減自己威風。
不是女兒誇口,憑着我胸中本事,那怕王翦有三頭六臂,管教手到擒來。
此是聖母之命,女兒不敢違背。
母親若是決意不教我上易州報仇,孩兒亦要回到仙山,禀報聖母,仍侍奉梨山修真悟道,再不下山來了。
”夫人道:“既然我兒要遵聖母之命,為娘也不便強留,待我同你上朝見駕,讨一支人馬,領幾員勇将,保我兒同上易州,為娘方能放心。
”小姐道:“這倒使得。
”夫人吩咐擺飯,母女二人用畢,修本章一封,夫人穿了朝服,母女二人坐轎上朝。
正值趙雲王早朝來散,秀英遂在朝房等候旨意,夫人步上金階。
拜舞已畢,将本章交侍駕官呈上禦案。
雲王看罷,傳旨道:“廉夫人你還有個女兒是梨山老母的徒弟,習學刀馬純熟,神通廣大,這是真麼?”夫人奏道:“臣妾在禦前,焉能謊奏。
”雲王道:“廉小姐年紀多少,叫什麼名字?”夫人道:“臣女今年一十四歲,名喚秀英,現在朝門候旨。
”雲王傳旨宣來,承值官來至朝房,宣秀英跟旨進朝。
至白石階前,山呼見駕。
傳旨平身,小姐立将起來,侍立在丹墀之下。
雲王舉目觀看,果然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齊整不過。
雲王暗想:“似此弱質矯容焉能臨敵。
本上的言詞,未必是真,何不宣上殿來,問個明白。
”遂令承值官,宣廉氏母女上殿。
廉夫人同小姐跟着旨意,直上金銮殿。
母女二人見駕,叉行國禮。
雲王道:“免禮,平身賜坐。
”母女叩頭謝恩,起來按尊賜坐。
雲王眼望秀英道:“你父兄與寡人治國安邦,名揚四海,不想俱各盡忠喪命。
你雖是個将門之女,乃是個女流,不能成其大事。
方才你本上的言,說你上仙山學藝回來,刀馬純熟,神通廣大,要上易州與王翦對敵的話是真麼?”小姐道:“吾主在上,臣女不敢妄奏。
臣奉師命下山,主意要捉拿王翦,報仇雪恨。
并無謊言,臨敵自見。
”雲王聞言,滿心歡豆道:“小姐果然有本領與國增光,何幸如之。
”遂問廉夫人道:“小姐可曾受聘否?”夫人回奏道:“臣女前數年有山東臨i淄南郡王孫膑,将玉為聘,許配他侄兒孫燕為妻,尚未同房。
”雲王道:“聞孫燕是易州好漢,又是昭王的外甥,金枝玉葉,女貌才郎,正堪匹配。
待奏凱回朝,孤王主婚,入贅孫燕為婿。
孤今虛度韶光,子女俱無,就封你為公主,義女皇姑,加封為歸西侯之職,祿米三千石,白金三千兩。
”傳内侍開寶藏庫,取金牌一道,蟒袍霞帔各一件,玉帶一條,紫金盔一頂,黃金甲一襲,九點桃花馬一匹,賜給皇姑。
吩咐光祿寺擺宴,合朝文武陪席賀喜。
夫人母女叩頭謝恩,就在大殿上君臣飲宴,文武傳杯。
雖無炮鳳烹龍,卻有肉山酒海。
須爽席散,夫人小姐謝恩。
雲王道:“皇兒此上易州,要用多少人馬?”小姐道:“三千人馬足矣。
明日是黃道吉日,最好行兵。
”雲王傳旨:“選禦林軍三千,與皇姑統領,戶部輔佐錢糧,兵部給散頭盔、衣甲器械鞍馬,明日孤與皇兒送行。
”袍袖一展,駕退回宮。
小姐母女謝恩出朝,乘轎回府。
小姐又給夫人叩頭,夫人用手扶起道:“你如今蒙朝廷封為貴人皇姑,歸西侯之職,兵權已不小了,你的鞍馬盔甲俱有,還用什麼兵器?”小姐道:“孩兒下山時節,蒙聖母賜一件兵器,名為繡絨刀,放在後院内,待孩兒前去取來。
”小姐去不多時,果然取出一把金背鋼刀,明晃耀人眼,冷飚飕逼人,真是一口寶刀。
小姐道:“待孩兒披挂起來,試給母親過目。
”夫人道:“你把刀法耍給我看。
”小姐轉将下來,把頭上的钗環首飾,盡行摘下,用青絲帕将烏雲抱住,将盔襯帽扣住頭,上身換上了細細錦袍,披上黃金甲,罩上大紅袍,袍甲齊備,然後将四周紫金盔帶上。
小姐披挂已畢,一低頭,自己就笑了起來。
丫環道:“小姐這般打扮,系一員小将,怎麼笑将起來?”小姐笑道:“你看我上半截似個臨陣的将官,我腳下還穿着紅繡花鞋,怎麼登得踏蹬,去把我的戰靴取來。
”丫環把戰靴取到,小姐脫了花鞋,換了戰靴,披挂齊整。
手提繡絨刀,複上堂來,口尊:“母親,孩兒的披挂如何?”夫人一見,滿心歡喜。
小小的一位姑娘,打扮起來,竟是堂堂一員武将,便叫道:“我兒你就在這廳堂上,把刀法試演我看罷。
”小姐轉将下來,在大堂上手提鋼刀,分門戶上四下三,右六左五,撒花蓋頂,枯樹盤根,将老母仙傳的九九八十一路花刀使将出來。
猶如一座刀山,并不見人影。
小姐使完,夫人滿口稱贊:“果是仙傳,與衆不同。
我兒你進裡頭去,卸了戎裝,歇息一宵,便明日動身。
”小姐辭别了夫人,回歸繡閣,這且不表。
再說夫人,傳喚家将上堂,咐吩道:“你把家中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