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白猿藏表诓王禅 壽星分貼請仙侶
關燈
小
中
大
,有沖二位祖師,乞祖師明示詳察。
若肯相助,則恩有山重,一則救燕兵百萬生靈,二則洩孫門之恨,三則完師徒之情。
”說罷,淚流滿面,遂朝上跪下叩頭。
王禅兄弟連忙還禮道:“貧道弟兄,有何德能,敢受此重禮。
有話慢慢商議,不必傷感。
”王敖便對王禅道:“兄弟,我想孫膑受困陣中,命在旦夕,倘有疏慮,我兄弟之顔面無光。
且賢王是千乘之尊,下此重禮,與我等哀求,就将這神仙不做,與魏天民見個雌雄如何。
”王禅道:“此事非同小可,那金砂是佛門之寶,我等如何破得。
”白猿道:“二位祖師不必煩難,此陣弟子粗曉一二。
”王敖道:“你知陣麼?你可細細說來,我們方有主意。
”白猿道:“弟子雖然明白陣中安設,卻不會破得。
此陣共有四門,門上俱有一件法寶鎮守,一時難以打破。
必須要請掌數下山,甩拘仙牌去請幾位仙長,自然破得。
隻恐怕掌教不肯下山。
王敖道:“要請掌教不難,在我身上。
快些虔心另寫一道哀表,待我兄弟二人親自拜請。
”昭王即忙修了一表立,遞與二位祖師看過。
二位仙長即命白猿背了,辭别昭王,出了黃羅寶帳。
說一聲:“賢王請少坐,我等去也。
” 兄弟跨上腳力,白猿背表随定,一齊駕起祥雲,半時間白鶴山已在目前。
便一齊按落雲頭,也無暇觀看山景,一直飛奔洞門。
隻見白鶴童子,手提一筐靈芝,引着梅花鹿,從山灣裡過來。
王敖上前叫一聲:“我的賢師弟請了,袒師可在洞中麼?”白鶴童子擡頭一看,認得是王家兄弟與白猿小仙,便笑嘻嘻地問道:“三位到此何事?”王禅道:“我們來拜見祖師,煩勞通報一聲。
”白鶴童子道:“好來得湊巧,祖師正要往昆侖上下棋,想必就要出洞去了。
”一言末盡,隻聽洞門響處,一對童子引路,後面南極老祖手執如意,也出洞來。
王家兄弟搶行兩步,雙膝跪下,口尊:“祖師老爺,弟子王禅、王敖願老祖聖壽無疆。
”南極子停止了腳,見王家兄弟後面跪着白猿,背上背着一表道文,不知何故,便問:“爾等不在洞中修煉,到此何事?”王禅叩頭,把孫膑在易州遭難之事,說了一遍。
又道:“白猿背的是燕王的哀麥。
”南極子微笑道:“此次不比得黃伯陽了,王翦是奉天差遣并吞六國的,殺死孫門四口,也是天數。
孫膑這孽障,膽敢下山逆天行事。
惟是上天造定,魏天民等應死于五雷之下,貧道也難免要惹紅塵,爾等起來。
”白猿便除下表章進上。
南闆老祖看了一遍,叫白鶴童子收了,供在洞中,又叫他取了幾件法寶來。
白鶴童子領命,送表進洞内,攜了那寶貝出來,雙手遞與老祖。
老祖便叫白鶴童子:“可跟我去走走。
”白鶴童千聞言,把袖子一抖現了原形。
老祖跨上仙鶴,吩咐童子看守洞門,遂遙展祥雲,起在空中。
王家兄弟、白猿也縱金光,不多時早到易州的大營。
燕昭王、蒯文通等,正在營中盼望,忽聽見半空中鶴聲嘹亮,蒯文通就知是掌教祖師來了,忙尊聲:“我主萬千之喜,空中仙鶴長鳴,是掌教祖師到了。
我君臣們快點香燭,出去迎接。
”昭王聞言,喜之不勝,傳旨快排香案,親自舉香出營迎接。
隻見空中瑞氣盤旋,彩雲燦爛,祥光之中,南極老祖跨着仙鶴,王禅等在後跟随,一聲響亮,齊落下來。
昭王一見,搶行幾步,伏地卑躬道:“早知掌教祖師仙駕前來,小王等叩頭迎接。
”南極忙頂禮相還,便道:“貧道受當不起。
”遂拱手,同進了黃羅寶帳。
送南極子升了寶帳,率領衆文武行了禮,然後昭王坐下,其餘侍立。
昭王傳旨擺宴。
南極子道:“賢王,多謝了。
我出家人不敢多擾。
”說猶未盡,當鴛官排上筵來。
隻見雖無火棗與交梨,也盡人間妙品。
南極子一見說道:“賢王,貧道已心領了,可撤下去與衆文武罷。
”昭王見南極子不沾人間煙火,也不敢強。
遂傳旨撤下,便起身說道:“小王的哀表,叩請祖師下山,非為别事。
隻因秦邦并盡六國,孫門父子陣亡。
孫膑下山,要報父兄之仇。
誰知秦營請了一個道者魏天民,擺下一個五行誅仙陣,将亞父困住,已經三日,存亡未知。
望乞祖師大發慈悲。
一來解一解倒懸之苦,二來救一救亞父之難,小王刻骨難忘,感恩不盡。
”說罷,一撩袍服,就要跪下。
南極子一見,快用手豐扶道:“賢王且請安坐,我出家人不下山,今既下山,豈肯袖手旁觀。
如今先要見一見他的陣勢如何,才好調遣群仙來破,必然救出孫膑。
”昭王聞言,心中喜不自勝:“全仗祖師法力。
”南極子便叫聲:“白猿,你如今随出家人前去觀陣,王禅兄弟在此相陪賢王略坐,出家人不過片時回營,不必遠送。
”遂與白猿步出營門,跨上仙鶴而去。
白猿也随後駕雲,往東角上來。
此時天已黃昏,隻見四門旗幡之上,盡挂燈燭,巡營的鑼聲振耳,槍刀劍戟如林,這就是誅仙陣。
老祖忙用金光,把本身遮盡,因各門上有神将把守,恐防走漏了風聲,
若肯相助,則恩有山重,一則救燕兵百萬生靈,二則洩孫門之恨,三則完師徒之情。
”說罷,淚流滿面,遂朝上跪下叩頭。
王禅兄弟連忙還禮道:“貧道弟兄,有何德能,敢受此重禮。
有話慢慢商議,不必傷感。
”王敖便對王禅道:“兄弟,我想孫膑受困陣中,命在旦夕,倘有疏慮,我兄弟之顔面無光。
且賢王是千乘之尊,下此重禮,與我等哀求,就将這神仙不做,與魏天民見個雌雄如何。
”王禅道:“此事非同小可,那金砂是佛門之寶,我等如何破得。
”白猿道:“二位祖師不必煩難,此陣弟子粗曉一二。
”王敖道:“你知陣麼?你可細細說來,我們方有主意。
”白猿道:“弟子雖然明白陣中安設,卻不會破得。
此陣共有四門,門上俱有一件法寶鎮守,一時難以打破。
必須要請掌數下山,甩拘仙牌去請幾位仙長,自然破得。
隻恐怕掌教不肯下山。
王敖道:“要請掌教不難,在我身上。
快些虔心另寫一道哀表,待我兄弟二人親自拜請。
”昭王即忙修了一表立,遞與二位祖師看過。
二位仙長即命白猿背了,辭别昭王,出了黃羅寶帳。
說一聲:“賢王請少坐,我等去也。
” 兄弟跨上腳力,白猿背表随定,一齊駕起祥雲,半時間白鶴山已在目前。
便一齊按落雲頭,也無暇觀看山景,一直飛奔洞門。
隻見白鶴童子,手提一筐靈芝,引着梅花鹿,從山灣裡過來。
王敖上前叫一聲:“我的賢師弟請了,袒師可在洞中麼?”白鶴童子擡頭一看,認得是王家兄弟與白猿小仙,便笑嘻嘻地問道:“三位到此何事?”王禅道:“我們來拜見祖師,煩勞通報一聲。
”白鶴童子道:“好來得湊巧,祖師正要往昆侖上下棋,想必就要出洞去了。
”一言末盡,隻聽洞門響處,一對童子引路,後面南極老祖手執如意,也出洞來。
王家兄弟搶行兩步,雙膝跪下,口尊:“祖師老爺,弟子王禅、王敖願老祖聖壽無疆。
”南極子停止了腳,見王家兄弟後面跪着白猿,背上背着一表道文,不知何故,便問:“爾等不在洞中修煉,到此何事?”王禅叩頭,把孫膑在易州遭難之事,說了一遍。
又道:“白猿背的是燕王的哀麥。
”南極子微笑道:“此次不比得黃伯陽了,王翦是奉天差遣并吞六國的,殺死孫門四口,也是天數。
孫膑這孽障,膽敢下山逆天行事。
惟是上天造定,魏天民等應死于五雷之下,貧道也難免要惹紅塵,爾等起來。
”白猿便除下表章進上。
南闆老祖看了一遍,叫白鶴童子收了,供在洞中,又叫他取了幾件法寶來。
白鶴童子領命,送表進洞内,攜了那寶貝出來,雙手遞與老祖。
老祖便叫白鶴童子:“可跟我去走走。
”白鶴童千聞言,把袖子一抖現了原形。
老祖跨上仙鶴,吩咐童子看守洞門,遂遙展祥雲,起在空中。
王家兄弟、白猿也縱金光,不多時早到易州的大營。
燕昭王、蒯文通等,正在營中盼望,忽聽見半空中鶴聲嘹亮,蒯文通就知是掌教祖師來了,忙尊聲:“我主萬千之喜,空中仙鶴長鳴,是掌教祖師到了。
我君臣們快點香燭,出去迎接。
”昭王聞言,喜之不勝,傳旨快排香案,親自舉香出營迎接。
隻見空中瑞氣盤旋,彩雲燦爛,祥光之中,南極老祖跨着仙鶴,王禅等在後跟随,一聲響亮,齊落下來。
昭王一見,搶行幾步,伏地卑躬道:“早知掌教祖師仙駕前來,小王等叩頭迎接。
”南極忙頂禮相還,便道:“貧道受當不起。
”遂拱手,同進了黃羅寶帳。
送南極子升了寶帳,率領衆文武行了禮,然後昭王坐下,其餘侍立。
昭王傳旨擺宴。
南極子道:“賢王,多謝了。
我出家人不敢多擾。
”說猶未盡,當鴛官排上筵來。
隻見雖無火棗與交梨,也盡人間妙品。
南極子一見說道:“賢王,貧道已心領了,可撤下去與衆文武罷。
”昭王見南極子不沾人間煙火,也不敢強。
遂傳旨撤下,便起身說道:“小王的哀表,叩請祖師下山,非為别事。
隻因秦邦并盡六國,孫門父子陣亡。
孫膑下山,要報父兄之仇。
誰知秦營請了一個道者魏天民,擺下一個五行誅仙陣,将亞父困住,已經三日,存亡未知。
望乞祖師大發慈悲。
一來解一解倒懸之苦,二來救一救亞父之難,小王刻骨難忘,感恩不盡。
”說罷,一撩袍服,就要跪下。
南極子一見,快用手豐扶道:“賢王且請安坐,我出家人不下山,今既下山,豈肯袖手旁觀。
如今先要見一見他的陣勢如何,才好調遣群仙來破,必然救出孫膑。
”昭王聞言,心中喜不自勝:“全仗祖師法力。
”南極子便叫聲:“白猿,你如今随出家人前去觀陣,王禅兄弟在此相陪賢王略坐,出家人不過片時回營,不必遠送。
”遂與白猿步出營門,跨上仙鶴而去。
白猿也随後駕雲,往東角上來。
此時天已黃昏,隻見四門旗幡之上,盡挂燈燭,巡營的鑼聲振耳,槍刀劍戟如林,這就是誅仙陣。
老祖忙用金光,把本身遮盡,因各門上有神将把守,恐防走漏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