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八回 指迷津毛遂破雲封 犯殺戒孫膑下天台

關燈
麼扯得天去報得仇麼。

    ”孫燕與蔔商聞言大驚,便連連的打躬道:“南郡王大發慈悲,下山救救兩國君臣人民之命。

    ”孫膑道:“貧道下山也要喪命,如何去得。

    ”孫燕聞言道:“三叔,你今不去,要我回易州,比登天還難,顔臉無光,不如就死在此處罷。

    ”說罷撩衣疰石蹬上撞去。

    忽然孫膑背後有人自聲叫道:“休要尋此短見。

    ”衆視之,乃毛遂也。

    原來他在孫膑背後,把燕丹的書信看罷,心中不忍。

    又見孫燕苦苦哀求,也陪着流了幾點淚。

    及至見孫燕要撞死,使按不住,遂昱了身形,孫膑見是毛遂,忙回身見禮道:“賢弟幾時來的?”  毛遂道:“我才進來的。

    這一位老官兒,我有些面善,他是誰呀?”孫膑道:“是齊國圖卿蔔商老丞相。

    ”毛遂道:“我說好面善,一别二十餘年,竟不識你柱國了。

    ”蔔商才知是毛遂,也上前見禮,各道思慕之情,又問:“那一位年少者是誰呢?”孫膑道:“是你侄兒孫燕。

    ”便叫孫燕與毛遂叩了頭。

     毛遂便問:“他們到此何事?”孫膑便把來意說了一遍,毛遂道:“三哥,你下山不下山呢?”孫膑道:“你豈不知,王翦乃海潮聖人門徒,我如何是他的對手。

    ”毛遂笑道:“三哥,你休過謙。

    為人若無父母兄弟,與禽獸無異。

    今若不下山報仇,豈不遺臭萬年。

    ”孫膑道:“我豈不知,隻是不能扭天。

    ” 正說之間,隻聽階下一聲怪叫道:“豈有此理。

    ”孫膑忙問道:“你是何人?”孫燕道:“是家将班豹。

    ”孫膑道:“好大膽的奴才,你喊甚麼。

    ”班豹道:“三爺,非是奴才大膽,隻因你不肯下山報太老爺之仇,做人如此忍心,還算什麼神仙麼。

    ”孫膑道:“好撒野,敢當面搶白出家人,與我打下去。

    ”班豹就氣昂昂的回身往外去了,自言自語道:“我出去放一把火,把這洞焚燒了,看你出來不出來。

    ”他就折些松枝枯草,堆積洞門,就放起火來。

    李叢見了大喜,忙跑上大殿道:“不好了,方才出去的班豹,如今在洞口放火了。

    ”孫膑聞言笑道:“好匹夫,敢來我洞中撒野。

    孫燕,可與我叫他進來。

    ”隻見他氣昂昂的挺身立着。

    孫膑一聲吆喝道:“班豹你放火,敢欺主人麼?”班豹道:“你下山報仇自然有主人之分,你不下山是無義之人,誰認得你。

    ”毛遂道:“此人雖然魯莽,說的也有些義氣可取,三哥還是下山才是。

    ”孫膑道:“我豈不願下山,惟是懼怕海潮。

    倘有一差二誤,誰人搭救。

    ”毛遂道:“三哥放心,下山倘有為難之時,我毛遂若不救你,日後死于刀劍之下如何。

    ”孫膑忙作揖道:“若得賢弟如此,我無憂矣。

    ”原來孫膑早知毛遂進洞,故意要逼他說這句話的。

    遂吩咐李叢:“快備好青牛,為師的就此下山。

    ”毛遂道:“這才是的。

    ”便即拜辭回本洞去了。

     且說李從備了青牛,自己也收拾包裹上殿,說道:“師父,弟子也願跟随下山。

    ”孫膑點點頭道:“使得。

    ”遂吩咐童兒,謹守洞門。

    一行人山了天台洞,孫膑就作起法來,不消一刻,早把衆人撒到臨淄東門。

    一個個如醉方醒,舉目見了齊國的紫禁門,心中大喜,便一齊進了城。

    早有人飛報上朝,襄王即時命駕,親自出迎。

    孫膑遠遠望見儀部,連忙下了青牛,孫燕扶着,迎将上去。

    襄王見了孫膑,忙下辇躬身道:“亞父想煞孤也。

    ”孫膑忙要行禮,襄王用手扶着,同步進午門。

    孫膑苦辭,襄王不允。

    直至上了大殿,孫膑又要行君臣大禮。

    襄王再四推辭,受了半參。

    遂即躬身說道:“前日禦弟來取救兵,孤已遣袁達、李牧帶兵上易州去了,至今未見奏章回國,不知事勢如何?”孫膑流淚奏道:“他二人皆已陣亡,報效吾主知遇之恩了。

    ”襄王聞言,半信不信。

    忽有黃門官啟奏道:“保國公易州陣亡,護國公劫營喪命,如今棺木已在皇城外了。

    ”襄王聞奏,大放悲聲。

    孫膑等苦勸,方才止淚。

    遂降旨,宣袁達之子袁剛、李牧之子李節,一同上殿,襲了父職。

    二人謝恩去了。

    孫燕即忙望襄王叩頭說:“易州盼望救兵,如同救火,乞吾主開恩,急發一支人馬,以救倒懸。

    ”襄王聽畢,即向孫膑說道:“亞父此去,要領多少人馬?”孫膑道:“人馬三千足矣。

    惟是臣懇我主,須帶全朝衆将同去。

    ”襄王許之,就遣衆将上殿。

    衆将拜舞已畢,又來參見孫膑。

    襄王又傳旨兵馬司,即速挑選精兵三千,在午門外紮住,聽候南郡王統率。

    随命當駕官擺酒,與亞父送行。

    孫膑又飲了三杯禦酒,叩頭謝恩。

    複率領孫燕,并全朝衆将,望駕叩首。

    襄王率領文武各官,直送出朝門而去。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