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孫燕臨淄取救兵 沈祥金殿谏勇将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燕丹公主,雙手拿書,眼中落淚道:“孫兒,你此去東齊借兵,必須要到天台山,見了你三叔,即速請他下山,才能保護得燕國,退得秦兵。
但是你長了十幾歲,未曾見過三叔之面。
他生成五绺長須,面如滿月,身高丈二,腰大八圍,就是你的三叔了。
孫兒你可對他說,那你母十月懷胎之苦,不必言及,隻有父兄之仇,豈可不報!如今秦兵圍困易州,看看待斃。
父兄之死,你全不顧,難道又看着為娘的身死。
你如此果有忍心,大羅神仙定不是你做的了。
如今紙短情長,也難以盡寫。
”一面說,一面流淚。
孫燕跪在階下,及燕國的君臣,無一個不流下淚來。
公主用手扶起孫燕道:“孫兒你且起來,為祖母的憐你自小嬌生慣養,從未有出過門,今日在陣前沖鋒,身臨險地,為祖母的實為出于無奈,今夜你又去沖圍,上臨淄讨取救兵,非同兒戲。
社稷人民,全倚于你,須要早去早回。
若沖透了重圍,可放枝火箭為号,使聖上與為祖母的放心。
”又向班豹,囑咐他保主闖重圍,須要小心,回來定有重賞。
班豹答應:“小人知道。
”燕昭王就親自與孫燕背上了文書,敬了三杯禦酒。
對班豹道:“小将軍此次取救,全仗你扶持他一臂之力。
若取救回來,待孤封你為指揮之職。
”孫燕與班豹,一齊叩頭謝恩,昭王與公主親自送孫燕二人出城。
此時初更時分,大街上月色如銀。
昭王與公主送至羅城裡,看孫燕二人上了馬,吩咐軍校暗開了城門,放他主仆二人出城,然後打馬,複上城瞭望不提。
且說秦國衆将,回至營中,飲得勝酒。
筵席之上,正講孫燕之勇,并能破誅仙劍的話。
金子陵擡頭,見大纛旗無風自動,心下驚疑。
遂自暗暗掐指一算,便對衆将道:“衆位将軍,今晚有易州的孫燕前來偷營,上東齊取救,必由東營而進。
貧道想那孫燕,能破誅仙劍,必然有些道術,不能以道術擒他。
諒他一個也沖不得我的秦營,但事不可不預備。
此去東二十餘裡,有一山名曰荊轲山,甚是兇險,是去東齊必由之路。
我意欲遣猛将重兵,在此處四面埋伏,放孫燕進了山内,然後圍住他。
他縱能插翅,也難飛出,以免寨中蹂躏,驚動聖駕,如何?”章邯道:“軍師之言有理。
”遂取令,傳三軍飽餐戰飯,喂足了馬匹,衆将披挂,上帳聽點。
衆将聞言,齊下了帳,各回自己營中,披挂停當。
不一時,聚将鼓響,金子陵升了公座,對衆将言道:“貧道算得今晚三更,孫燕必至荊轲山。
衆位将軍不可放了他過去。
如違者軍法重治。
”忙拔令箭一支道:“副先行,你可領人馬五百,紮住東營,孫燕若來沖營時,可假戰數合,讓他沖出營去,随後追至荊轲山。
見他進了山,可把人馬紮住山前。
後見高山上紅燈所向,領人馬殺來,如違者軍法從事。
”王贲領令,忙出大營去了。
又拔令箭一支道:“殿西侯可帶五百人馬,在山左埋伏,看高山紅燈為号,所向之處,必然燕将沖營,須要用心竭力擒拿。
”又拔令箭一支,帶笑躬身道:“元帥,敢煩大駕,帶兵五百,在山右埋伏,也看紅燈所向,擒拿孫燕。
”章邯,王翦二人領令,一齊出營,各自帶兵去了。
金子陵又拔令箭一支,立身拱手道:“武安君勞駕,帶人馬五百,荊轲山後山口埋伏。
此路重要,孫燕必由此而出。
須要小心。
倘有疏失,就把數十年的英名喪了。
”白起忙應聲遵令,出營帶兵去了。
金子陵然後進帳,奏明始皇。
又遣五營四哨的大将,把守黃羅寶帳,立為外衛,這才辭駕出營,跨上梅花鹿,帶領二百軍校,飛奔荊轲山來,上到那最高處埋伏。
備下了滾石擂木,以防孫燕搶上山來。
正是: 定下深坑擒猛虎, 安排金鎖困蛟龍。
不提金子陵設伏定當,單講孫燕主仆二人,暗瞎渡過易水。
孫燕對班豹道:“我未曾去過臨淄,可往那條路殺出去好?”班豹道:“小人也未曾去過,隻是聽得人講,往東邊經過那荊轲山,就是上臨淄的大路。
小人曾去過荊轲山打獵,這條路倒是熟識,小主你跟我來。
”說罷,一領白馬,來至在護城濠邊。
城上的軍士把吊橋放下,二人過了吊橋,城上依然拉起。
班豹在前,孫燕在後,二馬緊緊跟着,竟奔秦國的東營。
遠遠趕着月光看去,秦營中并無燈火。
斑豹道:“此時不過二更,難道秦人盡皆睡熟了?其中定有緣故,我們必要小心仔細些。
”孫燕笑道:“秦兵醒來,我們也要沖去。
若不醒來,也要沖去。
縱有伏兵,吾豈懼哉。
”說罷,一領白龍駒,就趕過了班豹馬前,直沖将去。
猛聽營裡一聲炮響,燈火顯明,營門大開,閃出一支兵來。
當先一将,躍馬挺搶,大叫“孫燕休走,老爺在此久等多時了。
”孫燕聞言大怒,緊一緊白纓槍,來取王贲。
王贲連忙招架,戰在一處。
班豹從斜裡舞動雙锏,也來夾攻。
不上數合,王贲虛點一槍,望東北角上敗走。
孫燕不敢追趕,一催白龍駒,竟奔秦營而來。
衆秦兵呐喊一聲,往兩邊一閃,就露出一條大路,直透營外,
但是你長了十幾歲,未曾見過三叔之面。
他生成五绺長須,面如滿月,身高丈二,腰大八圍,就是你的三叔了。
孫兒你可對他說,那你母十月懷胎之苦,不必言及,隻有父兄之仇,豈可不報!如今秦兵圍困易州,看看待斃。
父兄之死,你全不顧,難道又看着為娘的身死。
你如此果有忍心,大羅神仙定不是你做的了。
如今紙短情長,也難以盡寫。
”一面說,一面流淚。
孫燕跪在階下,及燕國的君臣,無一個不流下淚來。
公主用手扶起孫燕道:“孫兒你且起來,為祖母的憐你自小嬌生慣養,從未有出過門,今日在陣前沖鋒,身臨險地,為祖母的實為出于無奈,今夜你又去沖圍,上臨淄讨取救兵,非同兒戲。
社稷人民,全倚于你,須要早去早回。
若沖透了重圍,可放枝火箭為号,使聖上與為祖母的放心。
”又向班豹,囑咐他保主闖重圍,須要小心,回來定有重賞。
班豹答應:“小人知道。
”燕昭王就親自與孫燕背上了文書,敬了三杯禦酒。
對班豹道:“小将軍此次取救,全仗你扶持他一臂之力。
若取救回來,待孤封你為指揮之職。
”孫燕與班豹,一齊叩頭謝恩,昭王與公主親自送孫燕二人出城。
此時初更時分,大街上月色如銀。
昭王與公主送至羅城裡,看孫燕二人上了馬,吩咐軍校暗開了城門,放他主仆二人出城,然後打馬,複上城瞭望不提。
且說秦國衆将,回至營中,飲得勝酒。
筵席之上,正講孫燕之勇,并能破誅仙劍的話。
金子陵擡頭,見大纛旗無風自動,心下驚疑。
遂自暗暗掐指一算,便對衆将道:“衆位将軍,今晚有易州的孫燕前來偷營,上東齊取救,必由東營而進。
貧道想那孫燕,能破誅仙劍,必然有些道術,不能以道術擒他。
諒他一個也沖不得我的秦營,但事不可不預備。
此去東二十餘裡,有一山名曰荊轲山,甚是兇險,是去東齊必由之路。
我意欲遣猛将重兵,在此處四面埋伏,放孫燕進了山内,然後圍住他。
他縱能插翅,也難飛出,以免寨中蹂躏,驚動聖駕,如何?”章邯道:“軍師之言有理。
”遂取令,傳三軍飽餐戰飯,喂足了馬匹,衆将披挂,上帳聽點。
衆将聞言,齊下了帳,各回自己營中,披挂停當。
不一時,聚将鼓響,金子陵升了公座,對衆将言道:“貧道算得今晚三更,孫燕必至荊轲山。
衆位将軍不可放了他過去。
如違者軍法重治。
”忙拔令箭一支道:“副先行,你可領人馬五百,紮住東營,孫燕若來沖營時,可假戰數合,讓他沖出營去,随後追至荊轲山。
見他進了山,可把人馬紮住山前。
後見高山上紅燈所向,領人馬殺來,如違者軍法從事。
”王贲領令,忙出大營去了。
又拔令箭一支道:“殿西侯可帶五百人馬,在山左埋伏,看高山紅燈為号,所向之處,必然燕将沖營,須要用心竭力擒拿。
”又拔令箭一支,帶笑躬身道:“元帥,敢煩大駕,帶兵五百,在山右埋伏,也看紅燈所向,擒拿孫燕。
”章邯,王翦二人領令,一齊出營,各自帶兵去了。
金子陵又拔令箭一支,立身拱手道:“武安君勞駕,帶人馬五百,荊轲山後山口埋伏。
此路重要,孫燕必由此而出。
須要小心。
倘有疏失,就把數十年的英名喪了。
”白起忙應聲遵令,出營帶兵去了。
金子陵然後進帳,奏明始皇。
又遣五營四哨的大将,把守黃羅寶帳,立為外衛,這才辭駕出營,跨上梅花鹿,帶領二百軍校,飛奔荊轲山來,上到那最高處埋伏。
備下了滾石擂木,以防孫燕搶上山來。
正是: 定下深坑擒猛虎, 安排金鎖困蛟龍。
不提金子陵設伏定當,單講孫燕主仆二人,暗瞎渡過易水。
孫燕對班豹道:“我未曾去過臨淄,可往那條路殺出去好?”班豹道:“小人也未曾去過,隻是聽得人講,往東邊經過那荊轲山,就是上臨淄的大路。
小人曾去過荊轲山打獵,這條路倒是熟識,小主你跟我來。
”說罷,一領白馬,來至在護城濠邊。
城上的軍士把吊橋放下,二人過了吊橋,城上依然拉起。
班豹在前,孫燕在後,二馬緊緊跟着,竟奔秦國的東營。
遠遠趕着月光看去,秦營中并無燈火。
斑豹道:“此時不過二更,難道秦人盡皆睡熟了?其中定有緣故,我們必要小心仔細些。
”孫燕笑道:“秦兵醒來,我們也要沖去。
若不醒來,也要沖去。
縱有伏兵,吾豈懼哉。
”說罷,一領白龍駒,就趕過了班豹馬前,直沖将去。
猛聽營裡一聲炮響,燈火顯明,營門大開,閃出一支兵來。
當先一将,躍馬挺搶,大叫“孫燕休走,老爺在此久等多時了。
”孫燕聞言大怒,緊一緊白纓槍,來取王贲。
王贲連忙招架,戰在一處。
班豹從斜裡舞動雙锏,也來夾攻。
不上數合,王贲虛點一槍,望東北角上敗走。
孫燕不敢追趕,一催白龍駒,竟奔秦營而來。
衆秦兵呐喊一聲,往兩邊一閃,就露出一條大路,直透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