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 報魏锜養叔獻藝
關燈
小
中
大
”楚王大怒曰:“将以謀勝,奈何以一箭僥幸耶?爾自恃如此,異日必以藝死!”盡收繇基之箭,不許複射。
養繇基羞慚而退。
次日五鼓,兩軍中各鳴鼓進兵。
晉上軍元帥郤锜攻楚左軍,與公子嬰齊對敵。
下軍元帥韓厥攻楚右軍,與公子壬夫對敵。
栾書士燮各帥本部車馬,中軍護駕,與楚共王和公子側對敵。
這邊晉厲公是郤毅為禦,栾鍼為車右将軍,郤至等引新軍,為後隊接應。
那邊楚共王出陣。
上午本該乘右廣,那右廣卻是養繇基為将,共王怪繇基恃射誇嘴,不用右廣,反乘了左廣。
卻是彭名為禦,屈蕩為車右将軍。
鄭成公引本國車馬為後隊接應。
卻說厲公頭帶沖天鳳翅盔,身披蟠龍紅錦戰袍,腰懸寶劍,手提方天大戟,乘着金葉包裹的戎辂。
右有栾書,左有士燮,展開軍門,殺奔楚陣來。
誰知陣前卻有一窩泥淖,黎明時候,未曾看得仔細,郤毅禦車勇猛,剛剛把晉侯車輪陷于淖中,馬不能走。
楚共王之子熊茷,他少年好勇,領着前隊,望見晉侯車陷,驅車飛趕過來。
那邊栾鍼忙跳下車,立于泥淖之中,盡平生氣力,雙手将兩輪扶起,車浮馬動,一步步掙出泥淖來。
那邊熊茷将次趕到。
這裡栾書的軍馬亦到,大喝:“小将不得無禮!”熊茷見旗上有“中軍元帥”字,知是大軍,吃了一驚,回車便走,被栾書追上,活捉過來。
楚軍見熊茷有失,一齊來救。
卻得士燮引兵殺出,後隊郤至等俱到,楚兵恐堕埋伏,收兵回營。
晉兵亦不追趕,各自歸寨。
哨馬探聽楚左軍持重,晉上軍不曾交戰,下軍戰二十馀合,互有殺傷。
勝負未分,約定來日再戰。
栾書将熊茷獻功,晉侯欲斬之。
苗贲皇進曰:“楚王聞其子被擒,明日必來親自出戰,可囚熊茷于軍前,往來誘之。
”晉侯曰:“善。
”一夜安息無話。
黎明,栾書命開營索戰,大将魏锜告書曰:“吾夜來夢見天上一輪明月,遂彎弓射之,正中月心,射出月中一股金光,直瀉下來。
慌忙退步,不覺失腳,陷于營前泥淖之内,猛然驚覺。
此何兆也?”栾書詳之曰:“周之同姓為日,異姓為月。
射月而中,必楚君矣。
然泥淖乃泉壤之中,退入于泥,亦非吉兆。
将軍必慎之!”魏锜曰:“苟能破楚,雖死何恨!”栾書遂許魏锜打陣。
楚将工尹襄出頭。
戰不數合,晉兵推出囚車,在陣上往來。
楚共王見其子熊茷被囚于陣,急得心生煙火,忙叫彭名鞭馬上前,來搶囚車。
魏锜望見,撇了尹襄,徑追楚王,架起一枝箭,飕的射去,正中楚王的左眼。
潘黨力戰,保得楚王回車。
楚王負痛拔箭,其瞳子随镞而出,擲于地下。
有小卒拾而獻曰:“此龍睛,不可輕棄。
”楚王乃納于箭袋之中。
晉兵見魏锜得利,一齊殺上。
公子側引兵抵死拒敵,救脫了楚共王。
郤至圍住了鄭成公,賴禦者将大旌藏于弓衣之内,成公亦走脫。
時楚王怒甚,急喚神箭将軍養繇基速來救駕。
養繇基聞喚,慌忙馳到,身邊并無一箭。
楚王乃抽二矢付之曰:“射寡人乃綠袍虬髯者,将軍為寡人報仇。
将軍絕藝,想不費多矢也。
”繇基領箭,飛車趕入晉陣,正撞見綠袍虬髯者,知是魏锜。
大罵:“匹夫有何本事,辄敢射傷吾主?”魏锜方欲答話,繇基發箭已到,正射中魏锜項下,伏于弓衣而死。
栾書引軍奪回其屍。
繇基餘下一矢,繳還楚王,奏曰:“仗大王威靈,已射殺綠袍虬髯将矣?”共王大喜,自解錦袍賜之,并賜狼牙箭百枝。
軍中稱為“養一箭”,言不消第二箭也。
有詩為證: 鞭馬飛車虎下山,晉兵一見膽生寒; 萬人叢裡誅名将,一矢成功奏凱還。
卻說晉兵追逐楚兵至緊,養繇基抽矢控弦,立于陣前,追者辄射殺之,晉兵乃不敢逼。
楚将嬰齊壬夫聞楚王中箭,各來接應,混戰一場,晉兵方退。
栾鍼望見令尹旗号,知是公子嬰齊之軍,請于晉侯曰:“臣前奉使于楚,楚令尹子重問晉國用兵之法,臣以‘整暇’二字對。
今混戰未見其整,各退未見其暇。
臣願使行人持飲獻之,以踐昔日之言。
”晉侯曰:“善。
”栾鍼乃使行人執酒榼,造于嬰齊之軍,曰:“寡君乏人,命鍼持矛車右,故不得親犒從者,使某代進一觞。
”嬰齊悟昔曰:“整、暇”之言,乃歎曰:“小将軍可謂記事矣!”受其榼,對使飲之,謂使者曰:“來日陣前,當面謝也。
”行人歸述其語。
栾鍼曰:“楚君中矢,其師尚未肯退,奈何?”苗贲皇曰:“搜閱車乘,補益士卒,秣馬厲兵,修陣固列,雞鳴飽食,決一死戰,何畏乎楚?”時郤犨、栾黡從魯、衛請兵回轉,言二國各起兵來助,已在二十裡遠近。
楚諜探知,報聞楚王。
楚王大驚曰:“晉兵已衆,魯、衛又來,如之奈何?”即使左右召中軍元帥公子側商議。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養繇基羞慚而退。
次日五鼓,兩軍中各鳴鼓進兵。
晉上軍元帥郤锜攻楚左軍,與公子嬰齊對敵。
下軍元帥韓厥攻楚右軍,與公子壬夫對敵。
栾書士燮各帥本部車馬,中軍護駕,與楚共王和公子側對敵。
這邊晉厲公是郤毅為禦,栾鍼為車右将軍,郤至等引新軍,為後隊接應。
那邊楚共王出陣。
上午本該乘右廣,那右廣卻是養繇基為将,共王怪繇基恃射誇嘴,不用右廣,反乘了左廣。
卻是彭名為禦,屈蕩為車右将軍。
鄭成公引本國車馬為後隊接應。
卻說厲公頭帶沖天鳳翅盔,身披蟠龍紅錦戰袍,腰懸寶劍,手提方天大戟,乘着金葉包裹的戎辂。
右有栾書,左有士燮,展開軍門,殺奔楚陣來。
誰知陣前卻有一窩泥淖,黎明時候,未曾看得仔細,郤毅禦車勇猛,剛剛把晉侯車輪陷于淖中,馬不能走。
楚共王之子熊茷,他少年好勇,領着前隊,望見晉侯車陷,驅車飛趕過來。
那邊栾鍼忙跳下車,立于泥淖之中,盡平生氣力,雙手将兩輪扶起,車浮馬動,一步步掙出泥淖來。
那邊熊茷将次趕到。
這裡栾書的軍馬亦到,大喝:“小将不得無禮!”熊茷見旗上有“中軍元帥”字,知是大軍,吃了一驚,回車便走,被栾書追上,活捉過來。
楚軍見熊茷有失,一齊來救。
卻得士燮引兵殺出,後隊郤至等俱到,楚兵恐堕埋伏,收兵回營。
晉兵亦不追趕,各自歸寨。
哨馬探聽楚左軍持重,晉上軍不曾交戰,下軍戰二十馀合,互有殺傷。
勝負未分,約定來日再戰。
栾書将熊茷獻功,晉侯欲斬之。
苗贲皇進曰:“楚王聞其子被擒,明日必來親自出戰,可囚熊茷于軍前,往來誘之。
”晉侯曰:“善。
”一夜安息無話。
黎明,栾書命開營索戰,大将魏锜告書曰:“吾夜來夢見天上一輪明月,遂彎弓射之,正中月心,射出月中一股金光,直瀉下來。
慌忙退步,不覺失腳,陷于營前泥淖之内,猛然驚覺。
此何兆也?”栾書詳之曰:“周之同姓為日,異姓為月。
射月而中,必楚君矣。
然泥淖乃泉壤之中,退入于泥,亦非吉兆。
将軍必慎之!”魏锜曰:“苟能破楚,雖死何恨!”栾書遂許魏锜打陣。
楚将工尹襄出頭。
戰不數合,晉兵推出囚車,在陣上往來。
楚共王見其子熊茷被囚于陣,急得心生煙火,忙叫彭名鞭馬上前,來搶囚車。
魏锜望見,撇了尹襄,徑追楚王,架起一枝箭,飕的射去,正中楚王的左眼。
潘黨力戰,保得楚王回車。
楚王負痛拔箭,其瞳子随镞而出,擲于地下。
有小卒拾而獻曰:“此龍睛,不可輕棄。
”楚王乃納于箭袋之中。
晉兵見魏锜得利,一齊殺上。
公子側引兵抵死拒敵,救脫了楚共王。
郤至圍住了鄭成公,賴禦者将大旌藏于弓衣之内,成公亦走脫。
時楚王怒甚,急喚神箭将軍養繇基速來救駕。
養繇基聞喚,慌忙馳到,身邊并無一箭。
楚王乃抽二矢付之曰:“射寡人乃綠袍虬髯者,将軍為寡人報仇。
将軍絕藝,想不費多矢也。
”繇基領箭,飛車趕入晉陣,正撞見綠袍虬髯者,知是魏锜。
大罵:“匹夫有何本事,辄敢射傷吾主?”魏锜方欲答話,繇基發箭已到,正射中魏锜項下,伏于弓衣而死。
栾書引軍奪回其屍。
繇基餘下一矢,繳還楚王,奏曰:“仗大王威靈,已射殺綠袍虬髯将矣?”共王大喜,自解錦袍賜之,并賜狼牙箭百枝。
軍中稱為“養一箭”,言不消第二箭也。
有詩為證: 鞭馬飛車虎下山,晉兵一見膽生寒; 萬人叢裡誅名将,一矢成功奏凱還。
卻說晉兵追逐楚兵至緊,養繇基抽矢控弦,立于陣前,追者辄射殺之,晉兵乃不敢逼。
楚将嬰齊壬夫聞楚王中箭,各來接應,混戰一場,晉兵方退。
栾鍼望見令尹旗号,知是公子嬰齊之軍,請于晉侯曰:“臣前奉使于楚,楚令尹子重問晉國用兵之法,臣以‘整暇’二字對。
今混戰未見其整,各退未見其暇。
臣願使行人持飲獻之,以踐昔日之言。
”晉侯曰:“善。
”栾鍼乃使行人執酒榼,造于嬰齊之軍,曰:“寡君乏人,命鍼持矛車右,故不得親犒從者,使某代進一觞。
”嬰齊悟昔曰:“整、暇”之言,乃歎曰:“小将軍可謂記事矣!”受其榼,對使飲之,謂使者曰:“來日陣前,當面謝也。
”行人歸述其語。
栾鍼曰:“楚君中矢,其師尚未肯退,奈何?”苗贲皇曰:“搜閱車乘,補益士卒,秣馬厲兵,修陣固列,雞鳴飽食,決一死戰,何畏乎楚?”時郤犨、栾黡從魯、衛請兵回轉,言二國各起兵來助,已在二十裡遠近。
楚諜探知,報聞楚王。
楚王大驚曰:“晉兵已衆,魯、衛又來,如之奈何?”即使左右召中軍元帥公子側商議。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