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

關燈
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後,塞其阙漏。

    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

    此陣法極堅極密,難敗易勝。

    ”莊公曰:“善。

    ”三軍将近繻葛,紮住營寨。

     桓王聞鄭伯出師抵敵,怒不可言,便欲親自出戰。

    虢公林父谏止之。

    次日各排陣勢,莊公傳令:“左右二軍,不可輕動。

    隻看軍中大旆展動,一齊進兵。

    ” 且說桓王打點一番責鄭的說話,專待鄭君出頭打話,當陣訴說,以折其氣。

    鄭君雖列陣,隻把住陣門,絕無動靜。

    桓王使人挑戰,并無人應。

    将至午後,莊公度王卒已怠,教瑕叔盈把大旆麾動,左右二拒,一齊鳴鼓,鼓聲如雷,各各奮勇前進。

    且說曼伯殺入左軍,陳兵原無鬥志,即時奔散,反将周兵沖動。

    周公黑肩阻遏不住,大敗而走。

     再說祭足殺入右軍,隻看蔡、衛旗号,沖突将去。

    二國不能抵當,各自覓路奔逃。

    虢公林父仗劍立于車前,約束軍人:“如有亂動者斬!”祭足不敢逼。

    林父緩緩而退,不折一兵。

     再說桓王在中軍,聞敵營鼓聲震天,知是出戰,準備相持。

    隻見士卒紛紛耳語,隊伍早亂。

    原來望見潰兵,知左右二營有失,連中軍也立腳不住。

    卻被鄭兵如牆而進,祝聃在前,原繁在後,曼伯祭足亦領得勝之兵,并力合攻。

    殺得車傾馬斃,将隕兵亡。

    桓王傳令速退,親自斷後,且戰且走。

    祝聃望見繡蓋之下,料是周王。

    盡着眼力觑真,一箭射去,正中周王左肩。

    幸裹甲堅厚,傷不甚重。

    祝聃催車前進,正在危急,卻得虢公林父前來救駕,與祝聃交鋒。

    原繁曼伯一齊來前,各騁英雄,忽聞鄭中軍鳴金甚急,遂各收軍。

    桓王引兵退三十裡下寨。

    周公黑肩亦至,訴稱:“陳人不肯用力,以至于敗。

    ”桓王赧然曰:“此朕用人不明之過也!” 祝聃等回軍,見鄭莊公曰:“臣已射王肩,周王膽落,正待追趕,生擒那厮。

    何以鳴金?”莊公曰:“本為天子不明,将德為怨,今日應敵,萬非得已。

    賴諸卿之力,社稷無隕足矣,何敢多求!依你說,取回天子,如何發落?即射王亦不可也。

    萬一重傷殒命,寡人有弑君之名矣!”祭足曰:“主公之言是也。

    今吾國兵威已立,料周王必當畏懼。

    宜遣使問安,稍與殷勤,使知射肩非出主公之意。

    ”莊公曰:“此行非仲不可。

    ”命備牛十二頭,羊百隻,粟刍之物共百馀車,連夜到周王營内。

    祭足叩首再三,口稱:“死罪臣寤生,不忍社稷之隕,勒兵自衛。

    不料軍中不戒,有犯王躬。

    寤生不勝戰兢觳觫之至!謹遣陪臣足,待罪轅門。

    敬問無恙。

    不腆敝賦,聊充勞軍之用。

    惟天王憐而赦之!”桓王默然,自有慚色。

    虢公林父從旁代答曰:“寤生既知其罪,當從寬宥,來使便可謝恩。

    ”祭足再拜稽首而出,遍曆各營,俱問:“安否?”史官有詩歎雲: 漫誇神箭集王肩,不想君臣等地天。

     對壘公然全不讓,卻将虛禮媚王前。

     又髯翁有詩譏桓王,不當輕兵伐鄭,自取其辱。

    詩雲: 明珠彈雀古來譏,豈有天王自出車? 傳檄四方兼貶爵,鄭人甯不懼王威! 桓王兵敗歸周,不勝其忿。

    便欲傳檄四方,共聲鄭寤生無王之罪,虢公林父谏曰:“王輕舉喪功,若傳檄四方,是自彰其敗也。

    諸侯自陳、衛、蔡三國而外,莫非鄭黨。

    征兵不至,徒為鄭笑。

    且鄭已遣祭足勞軍謝罪,可借此赦宥,開鄭自新之路。

    ”桓王默然。

    自此更不言鄭事。

     卻說蔡侯因遣兵從周伐鄭,軍中探聽得陳國篡亂,人心不服公子佗,于是引兵襲陳。

     不知勝敗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史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