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陸機布陣戰張賓
關燈
小
中
大
陸機将兵分作四十二處,布置停當,回至軍中。
漢之将帥在西山将台上觀看,但見陣頭上列着兩隊精兵,左陣上主帥将軍:頭上金盔輝日,手中刀燦秋霜。
威風凜凜賽靈官,乃是關西虎将。
認旗上大書:晉國剿寇左先鋒張方。
右邊隊裡主帥一員将官:人似中山黑煞,馬如北海烏龍。
沖鋒破敵将祁弘,塞北名高威重。
認旗上大書:晉國剿寇右先鋒祁弘。
賓曰:“此二軍乃備敵之将,非陣中算者,其五色旗幡即是陣也。
”衆将聽說,仔細凝眸再看,隻見: 正東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綠帻綠袍,青纓骢馬,當中立一綠旗,旗上繪二條蒼龍,按東方木炁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插一面号旗,乃是“青州大将苟晞”。
左右列夏陽、高潤,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但見他:青銅铠仗綠戎衣,翠帶蒼纓碧色盔。
龍旗畫戟青骢馬,位正東方是苟筼。
正西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白袍銀铠,白馬素纓,當中立一素旗,上繪一白虎,按西方金炁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一首号旗,乃是“涼州大将張軌”。
左右列北宮純、令狐亞,并副将十馀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銀铠銀盔耀日輝,素袍白馬勢巍巍。
劍橫秋水刀凝雪,西方金位陣雲奇。
正南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紅袍赤帻,朱甲紅纓,火骝脂馬,當中立一紅旗,上繪一朱雀,按南方火炁之形。
前面列三員大将,豎一首号旗,道是“廣南仁将陶侃”。
左右有朱伺、吳寄,并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袍染猩紅血色奇,身騎赤兔火龍駒。
朱纓绛帻輝光燦,位正南方陣勢齊。
正北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皂衣鐵兜鍪,黑馬烏油甲,當中立一皂雕旗,旗上繪一玄武,按北方水炁之形。
前面列三員上将,豎一面号旗,乃是“并州智将劉琨”。
左右有姬澹、劉希,并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都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鐵面将軍鐵甲衣,皂羅袍襯馬烏骓。
雙鞭捧坐雕旗下,水位屯兵勢更奇。
正中間擺下一陣,兵士皆黃巾銅铠,銅刀黃馬,當中立一黃旗,旗上繪勾陳?蛇之形,按土炁之象。
前面列着将官五員,豎一面号旗,乃是“征西大總戎成都王司馬穎”。
左右有盧志、和演、石超、牽秀,并上将十員,軍兵五萬,都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金甲金盔嵌虎皮,黃金帶束赭黃衣。
黃羅麾蓋黃骠馬,征西書挂杏黃旗。
腹内五陣之後,其旁又有四陣。
乃是: 東南隅上擺着一陣,兵士皆紫衣藍帻,鐵甲朱盔,中間豎青幡三首,紫幡四首,上面分書:角木蛟、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按東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一首認旗,乃是“幽州總管王浚”。
左右有胡矩、王昌,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打扮。
有詩為證:绛帻青袍鐵甲披,紫幡青旆彩鮮稀。
新磨劍戟光芒燦,位正東南甲丙居。
西南角上紮下一陣,兵士皆紫衣銀铠,白馬紫纓,中間豎紫幡三首,白幡四首,上面分繪着: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按西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面認旗,乃是“揚州刺史陳敏”。
左右有夏文盛、夏文華,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打扮。
有詩為證:明甲明盔赤白旗,紫袍玉帶紫骝駒。
剛刀凜凜欺霜雪,西南方位界坤離。
西北隅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白舄烏衣,漆盔銀铠,中間立着白幡三首,皂幡四首,上面分書着:鬥木犴、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按西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首認旗,乃是“順陽刺史張光”。
左右有晉邈、息援,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服色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黑漆兜鍪白舄垂,锵锵銀铠襯烏衣。
黧班白馬宣花斧,雄居西比勝熊罴。
東北角上擺下一陣:兵士皆藍袍鐵甲,皂蓋青纓,中間立着皂幡三首,藍幡三首,分繪上面是:井木獬、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轸水蚓,按東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首認旗,乃是“雍州刺史劉沉”。
左右有衙博、皇甫澹,并副将十員,俱是一般服色,依方位氣候打扮。
有詩為證:翠帶藍袍膽氣昂,烏油鐵甲挺長槍。
身騎黑點蒼駒馬,雄鎮方隅東北方。
又有正東背後排着一陣,中間主帥金盔金甲,
漢之将帥在西山将台上觀看,但見陣頭上列着兩隊精兵,左陣上主帥将軍:頭上金盔輝日,手中刀燦秋霜。
威風凜凜賽靈官,乃是關西虎将。
認旗上大書:晉國剿寇左先鋒張方。
右邊隊裡主帥一員将官:人似中山黑煞,馬如北海烏龍。
沖鋒破敵将祁弘,塞北名高威重。
認旗上大書:晉國剿寇右先鋒祁弘。
賓曰:“此二軍乃備敵之将,非陣中算者,其五色旗幡即是陣也。
”衆将聽說,仔細凝眸再看,隻見: 正東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綠帻綠袍,青纓骢馬,當中立一綠旗,旗上繪二條蒼龍,按東方木炁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插一面号旗,乃是“青州大将苟晞”。
左右列夏陽、高潤,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但見他:青銅铠仗綠戎衣,翠帶蒼纓碧色盔。
龍旗畫戟青骢馬,位正東方是苟筼。
正西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白袍銀铠,白馬素纓,當中立一素旗,上繪一白虎,按西方金炁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一首号旗,乃是“涼州大将張軌”。
左右列北宮純、令狐亞,并副将十馀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銀铠銀盔耀日輝,素袍白馬勢巍巍。
劍橫秋水刀凝雪,西方金位陣雲奇。
正南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紅袍赤帻,朱甲紅纓,火骝脂馬,當中立一紅旗,上繪一朱雀,按南方火炁之形。
前面列三員大将,豎一首号旗,道是“廣南仁将陶侃”。
左右有朱伺、吳寄,并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俱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袍染猩紅血色奇,身騎赤兔火龍駒。
朱纓绛帻輝光燦,位正南方陣勢齊。
正北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皂衣鐵兜鍪,黑馬烏油甲,當中立一皂雕旗,旗上繪一玄武,按北方水炁之形。
前面列三員上将,豎一面号旗,乃是“并州智将劉琨”。
左右有姬澹、劉希,并副将十員,軍兵四萬二千,都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鐵面将軍鐵甲衣,皂羅袍襯馬烏骓。
雙鞭捧坐雕旗下,水位屯兵勢更奇。
正中間擺下一陣,兵士皆黃巾銅铠,銅刀黃馬,當中立一黃旗,旗上繪勾陳?蛇之形,按土炁之象。
前面列着将官五員,豎一面号旗,乃是“征西大總戎成都王司馬穎”。
左右有盧志、和演、石超、牽秀,并上将十員,軍兵五萬,都是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金甲金盔嵌虎皮,黃金帶束赭黃衣。
黃羅麾蓋黃骠馬,征西書挂杏黃旗。
腹内五陣之後,其旁又有四陣。
乃是: 東南隅上擺着一陣,兵士皆紫衣藍帻,鐵甲朱盔,中間豎青幡三首,紫幡四首,上面分書:角木蛟、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按東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一首認旗,乃是“幽州總管王浚”。
左右有胡矩、王昌,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打扮。
有詩為證:绛帻青袍鐵甲披,紫幡青旆彩鮮稀。
新磨劍戟光芒燦,位正東南甲丙居。
西南角上紮下一陣,兵士皆紫衣銀铠,白馬紫纓,中間豎紫幡三首,白幡四首,上面分繪着: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按西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面認旗,乃是“揚州刺史陳敏”。
左右有夏文盛、夏文華,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打扮。
有詩為證:明甲明盔赤白旗,紫袍玉帶紫骝駒。
剛刀凜凜欺霜雪,西南方位界坤離。
西北隅上擺下一陣,兵士皆白舄烏衣,漆盔銀铠,中間立着白幡三首,皂幡四首,上面分書着:鬥木犴、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按西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首認旗,乃是“順陽刺史張光”。
左右有晉邈、息援,并副将十員,皆依方位服色一般打扮。
有詩為證:黑漆兜鍪白舄垂,锵锵銀铠襯烏衣。
黧班白馬宣花斧,雄居西比勝熊罴。
東北角上擺下一陣:兵士皆藍袍鐵甲,皂蓋青纓,中間立着皂幡三首,藍幡三首,分繪上面是:井木獬、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轸水蚓,按東北方七宿之形。
前面列着三員大将,豎着一首認旗,乃是“雍州刺史劉沉”。
左右有衙博、皇甫澹,并副将十員,俱是一般服色,依方位氣候打扮。
有詩為證:翠帶藍袍膽氣昂,烏油鐵甲挺長槍。
身騎黑點蒼駒馬,雄鎮方隅東北方。
又有正東背後排着一陣,中間主帥金盔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