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齊萬年獨斬三将

關燈
自入羌中,得柳林川之地,招軍積糧,即差廖全往各處訪問諸葛、關、張、黃、趙、魏、王、姜等人消息。

    廖全承命,先到安定,拜見劉和,道其備細,密令與楊龍等送家眷往金城界外柳林川大寨中去,遂辭和等,再往他方尋覓衆人。

    劉和乃與楊龍收拾車馬,裝載家眷齊整,入謝胡芳,辭别而去。

    芳曰:“汝今未知劉立本等下落,一旦将欲何往?”和曰:“吾伯與父今在氐羌,為了前部總帥,有兵數萬、千日之糧,昨已遣人來召,故欲辭去。

    ”芳曰:“雖然如此,隻有一件,路上強寇甚多。

    又聞近日秦州大亂,本官皆被所殺,雍、梁等處盤诘甚嚴,恐為不便。

    ”和曰:“吾亦慮有衆多家眷,劉曜又小,且兼路道生疏,楊元龍、楊興寶與我三人,焉能保無疏失?是以亦未敢放心。

    ”芳曰:“若此且自慢去,不日必有人來取你也。

    ”和又曰:“我父以妻子托寄老丈者,知為天下義士故也。

    今又不得不實告訴矣,所有氐羌造反者,即吾家将齊萬年也,已曾奪取數州,本入洛陽,恐怕各郡關津添兵防守,以後難行,故欲趁此先往耳。

    不然恐人知覺,有累恩丈耳。

    ”芳曰:“既是如此,吾侄胡文盛久遊北地,能曉諸州鄉語,頗精武藝,近處賊人皆懼,叫他幫助你等前去,萬無一失。

    倘若彼處錢糧兵馬稍盛,官兵大出,可報吾知,亦當竭資前至,共複漢業矣。

    實漢将胡遵之子也。

    ”言罷相别,贈銀二十兩,以為路費。

    和乃拜而受之。

    于路皆是文盛向前,各鎮市上人悉皆認得,不曾受分毫驚,徑至羌中,訪投柳林川大寨而去。

    守門軍士報入,張敬、趙藩出接,将車仗、家眷推進營中,各各相見禮畢,設宴慶賀不提。

     且道廖全自安定别了劉和,沿途挨訪。

    忽日遇一土人,同店買酒,見全是訪尋客夥,流落在外之人,乃報全曰:“我這酒泉地方上有一夥人,說是成都客商,折本不歸,今在那裡數年,并不回去。

    内有三四個善于武藝,少年豪俠邀其射獵,人皆敬服,甚惬衆心。

    又有一人身長八尺,面如傅粉,顔類冠玉,年近二旬,鼻梁直貫天庭,眼珠紫,甚是聰明,見今賣蔔為生,郡人無不服其靈驗,日常數千錢。

    郡中有一鄉宦,姓程名遐,家有怪物為妖作祟,每至更深,辄便火發,随救随滅,人散則又複燃,夜無帖席,舉衆不安,乃遣家人迎請那先生去蔔吉兇。

    先生代占一卦,謂程太守曰:‘欲除此害,來日午時,當有煞星至此,可以治之。

    公當躬候其來,迎迓入宅,盡意殷勤款待,莫與言故,亦莫央浼他們,自能成功。

    謹記吾言。

    ’先生囑訖辭去。

    程公依允,親自立于門首路口伺之。

    至日中,果有一壯士乘馬自西而來,将欲過門,程公乃走至馬前,躬身專請。

    其人不知何故,隻得下馬問其緣由,程公曰:‘非有他意,吾亦俠士耳。

    壯士既過敝闾,與仆偶遇,何得不獻一茶乎?’其人曰:‘某乃村中俗子、林下莽夫,年輕名薄,素未觐光,安敢造府?’堅欲辭去。

    程公再四固請,其人方始承命。

    入内禮畢,茶罷,程公思那先生卦通玄妙,剛至日中,就有壯士來此,應其所言,心内欽服。

    乃悉遵其語,并不道破,亦不動問姓名,惟隻一味恭敬,設宴厚款,盡歡暢飲,直至更深而散,盛具鋪陳,送于外堂書房中安頓。

    “壯士見程公并無一語,心中甚惑,疑程公莫非有為人出氣謀害心?不敢寝卧,乃挾劍出庭前閑行,觇伺動靜。

    方才啟扃而出,見一怪物在于月下,似猴非猴,似狗非狗,人行壁立,手持竹筒,向口中吹之,火焰騰起。

    壯士向前,怪物潛避,遙看他處,火光又起。

    壯士知其避人者,力可能制,遂挾劍趕去。

    怪物從前奔遁,壯士随後逐之。

    那物排黍窠而入,壯士疾馳而進,一劍砍中怪肩,大嘶一聲,忽有群狐聞聲趱出,張牙鼓吻,若有相向之狀。

    壯士揚聲大喝,亂劍奮砍,死者十馀,頃刻漸漸集多,嘶叫之聲大震。

    程公家中之人聽得,亦疑其怪,各執器械開門出看,聽前面百步外黍林之中有人聲号喝,一齊趕去。

    正見所待壯士與群狐在黍中相鬥,殺死滿地,黍稈亂倒。

    衆皆争往相幫,幾乎殺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