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柳林川劉淵聚兵
關燈
小
中
大
上關,紮下軍馬,設帳而坐。
張賓偷看仔細,但見他頭戴熟銅盔似金爍目,身穿間銀甲賽雪茫眸,紅袍曜日,白刃欺霜,左右列兩行校刀手,前面豎一面先鋒旗,真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衆人且驚且喜。
少間,喬晞參過,旗牌禀道:“關上拿得幾個晉人,未敢擅進。
”萬年曰:“我初入關,拿得晉人,可将砍首祭旗罷了。
”兩邊刀手齊聲應諾,飛跑而來,将衆人擁去。
張賓等見急,乃回頭高叫曰:“齊永齡将軍,我是西蜀張孟孫、黃臣、趙染也!”齊萬年恍惚中聽得“齊永齡”三字,慌叫旗牌傳令且住,審問明白,免害無辜。
旗牌急來留住,問了姓名,上帳禀曰:“乃西蜀張賓與黃、趙三家兄弟,道是故舊,有秦州機密來報的。
”萬年曰:“既然如此,何不早禀?險誤大事矣。
帶上中軍,我自問他。
”刀手簇轉。
萬年起身認看,果是張賓,慌忙飛奔下帳,喝退刀手,親解其縛,納頭再拜,告曰:“小人該死,乞恕不知之罪。
隻因心中惱恨晉人,見說晉字,故不待面,緻驚貴體耳。
”黃臣曰:“出軍号令,宜是如此。
”張敬曰:“如此如此,若不叫快,一齊都死!”萬年曰:“數載不能聚合,日夕痛心,豈今才得見面,又反驚冒也?且請上帳,待吾逐位磕頭謝罪。
”張賓曰:“永齡忠義可貫天日,吾等皆知。
今起大事,乃複國首勳,不可卑下矣!今後隻以兄弟相看,好治軍衆。
”萬年不肯,命軍士擺下胡床,請衆位序次而坐,萬年侍立于旁。
羌兵看其行徑,無不驚駭。
張賓叫衆兵曰:“将軍敬客,禮固宜然,汝等何也不看坐子?”兵士乃送上胡床。
萬年告罪,坐于其側,衆軍各依隊位,向前叩頭,萬年皆請張賓發放。
張賓分付,隻是千長相見,馀者免參,軍士齊聲應諾,震動山嶽。
張賓曰:“自從黃皓用事,即不曾有此威風矣,不意齊永齡複有今日也。
”張賓、趙概曰:“永齡今舉大義,兵不血刃,而得此關,異日書名竹帛,不下有周辛甲、雷震之功矣。
且我等今日至此,又遇這樣好彩頭,呼兵喝衆,必能成立大功,報雪仇恥,可賀可喜。
”萬年曰:“須仗小将軍籌略、小主公威福,萬年但努力盡吾心耳。
”賓曰:“劉皇子今在何處,起居何如?”萬年曰:“今在柳林川大寨。
”乃将改名劉淵,投入羌胡北部郝元度,射二雁、落天鵝并打虎,得兵受職,賜地集糧、募兵等事,前後備細說了一遍,乃曰:“日前曾令廖全多帶盤纏,扮作客人,往河西、酒泉、張掖等處訪問衆公子消息,一向來連廖全也不回話,不想今日天教此處相會,誠大幸也。
”張賓曰:“我等奔馳數載,曆盡苦楚,東躲西避,風餐水宿,不可勝言。
後至金城張掖界上地名黑莽坡,被強人所劫,去投一個豪傑,托索取衣囊,賊人見書,一一送還。
其人留我在他家裡,教他子孫,相與盤桓數載。
今聞榜文之言,故此徑來投奔。
至此關上,又受許多驚恐,定要捉拿送官,幸得你們兵到炮響,那些狗囚被我一哄,盡皆走散。
誰知脫了白虎喪門去,又遇黃幡豹尾來,被你這些軍士捉住,定要殺我,我再三辨論獎谀他,方才住手。
及至見你,又不将我言語名姓禀知,又不說是漢人,反又道是晉人,觸了你怒,險些丢卻了吃飯的家夥。
喜得我還膽大,叫得快,方保無事。
”衆皆大笑起來。
萬年聽罷,遂喚旗牌官上帳分付曰:“你可快将适才上關捉拿張爺的那些軍坯,都綁出去砍了回話。
”刀斧手得令,即時将查明者二十馀人盡皆捉下,推出門外而去。
張賓急止之,曰:“不可斬他。
他是畏你軍令,又因不識我等,故此不敢容情,乃是陷于不知耳。
用人之際,将軍宜當恕其誤犯。
”萬年見賓不怪,乃叫釋之。
命行軍廚役設宴款衆。
萬年曰:“今日權在此少叙,明日送公子等且到柳林川去見劉皇子,再行計議。
”正是:虎添羽翼威偏壯,團聚英雄勢便昌。
自此而後,劉淵中興之兆将成矣。
後人有詩道曰: 明星皎皎照羌梁,列宿紛紛拱北垣。
八千子弟來秦隴,五百英雄過太行。
出洞蛟龍威始振,離山虎豹勢方張。
從今攪破中原地,羽檄交馳日夜忙。
張賓偷看仔細,但見他頭戴熟銅盔似金爍目,身穿間銀甲賽雪茫眸,紅袍曜日,白刃欺霜,左右列兩行校刀手,前面豎一面先鋒旗,真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衆人且驚且喜。
少間,喬晞參過,旗牌禀道:“關上拿得幾個晉人,未敢擅進。
”萬年曰:“我初入關,拿得晉人,可将砍首祭旗罷了。
”兩邊刀手齊聲應諾,飛跑而來,将衆人擁去。
張賓等見急,乃回頭高叫曰:“齊永齡将軍,我是西蜀張孟孫、黃臣、趙染也!”齊萬年恍惚中聽得“齊永齡”三字,慌叫旗牌傳令且住,審問明白,免害無辜。
旗牌急來留住,問了姓名,上帳禀曰:“乃西蜀張賓與黃、趙三家兄弟,道是故舊,有秦州機密來報的。
”萬年曰:“既然如此,何不早禀?險誤大事矣。
帶上中軍,我自問他。
”刀手簇轉。
萬年起身認看,果是張賓,慌忙飛奔下帳,喝退刀手,親解其縛,納頭再拜,告曰:“小人該死,乞恕不知之罪。
隻因心中惱恨晉人,見說晉字,故不待面,緻驚貴體耳。
”黃臣曰:“出軍号令,宜是如此。
”張敬曰:“如此如此,若不叫快,一齊都死!”萬年曰:“數載不能聚合,日夕痛心,豈今才得見面,又反驚冒也?且請上帳,待吾逐位磕頭謝罪。
”張賓曰:“永齡忠義可貫天日,吾等皆知。
今起大事,乃複國首勳,不可卑下矣!今後隻以兄弟相看,好治軍衆。
”萬年不肯,命軍士擺下胡床,請衆位序次而坐,萬年侍立于旁。
羌兵看其行徑,無不驚駭。
張賓叫衆兵曰:“将軍敬客,禮固宜然,汝等何也不看坐子?”兵士乃送上胡床。
萬年告罪,坐于其側,衆軍各依隊位,向前叩頭,萬年皆請張賓發放。
張賓分付,隻是千長相見,馀者免參,軍士齊聲應諾,震動山嶽。
張賓曰:“自從黃皓用事,即不曾有此威風矣,不意齊永齡複有今日也。
”張賓、趙概曰:“永齡今舉大義,兵不血刃,而得此關,異日書名竹帛,不下有周辛甲、雷震之功矣。
且我等今日至此,又遇這樣好彩頭,呼兵喝衆,必能成立大功,報雪仇恥,可賀可喜。
”萬年曰:“須仗小将軍籌略、小主公威福,萬年但努力盡吾心耳。
”賓曰:“劉皇子今在何處,起居何如?”萬年曰:“今在柳林川大寨。
”乃将改名劉淵,投入羌胡北部郝元度,射二雁、落天鵝并打虎,得兵受職,賜地集糧、募兵等事,前後備細說了一遍,乃曰:“日前曾令廖全多帶盤纏,扮作客人,往河西、酒泉、張掖等處訪問衆公子消息,一向來連廖全也不回話,不想今日天教此處相會,誠大幸也。
”張賓曰:“我等奔馳數載,曆盡苦楚,東躲西避,風餐水宿,不可勝言。
後至金城張掖界上地名黑莽坡,被強人所劫,去投一個豪傑,托索取衣囊,賊人見書,一一送還。
其人留我在他家裡,教他子孫,相與盤桓數載。
今聞榜文之言,故此徑來投奔。
至此關上,又受許多驚恐,定要捉拿送官,幸得你們兵到炮響,那些狗囚被我一哄,盡皆走散。
誰知脫了白虎喪門去,又遇黃幡豹尾來,被你這些軍士捉住,定要殺我,我再三辨論獎谀他,方才住手。
及至見你,又不将我言語名姓禀知,又不說是漢人,反又道是晉人,觸了你怒,險些丢卻了吃飯的家夥。
喜得我還膽大,叫得快,方保無事。
”衆皆大笑起來。
萬年聽罷,遂喚旗牌官上帳分付曰:“你可快将适才上關捉拿張爺的那些軍坯,都綁出去砍了回話。
”刀斧手得令,即時将查明者二十馀人盡皆捉下,推出門外而去。
張賓急止之,曰:“不可斬他。
他是畏你軍令,又因不識我等,故此不敢容情,乃是陷于不知耳。
用人之際,将軍宜當恕其誤犯。
”萬年見賓不怪,乃叫釋之。
命行軍廚役設宴款衆。
萬年曰:“今日權在此少叙,明日送公子等且到柳林川去見劉皇子,再行計議。
”正是:虎添羽翼威偏壯,團聚英雄勢便昌。
自此而後,劉淵中興之兆将成矣。
後人有詩道曰: 明星皎皎照羌梁,列宿紛紛拱北垣。
八千子弟來秦隴,五百英雄過太行。
出洞蛟龍威始振,離山虎豹勢方張。
從今攪破中原地,羽檄交馳日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