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楚霸王會垓大戰

關燈
陛下亦當俯就。

    ”霸王性躁,大言曰:“朕自起兵以來,所到撲滅,今雖兵多,料漢諸将中,再無朕敵手,何乃棄兵逃遁,使諸侯聞之,不亦恥笑乎!汝等随吾軍後,看我力戰漢将,若鋒芒少挫,即自殺以示其弱。

    ”諸将見霸王性起,再無人敢谏,遂調動人馬前進。

     将近彭城,早有小校來報,彭城四門盡列漢赤幟,彭城已為漢得矣,四門俱是漢兵攔阻,霸王遂下馬,重整戎裝,大叱一聲,向雞鳴山殺到九裡山。

    隻見山頂上,一聲炮響,大旗麾動,四面八方圍合上來,西北王陵,正北盧绾,東北曹參,正東英布,東南彭越,正南周勃,西南張耳,正西臧荼,各舉兵器敵住霸王。

    霸王舉槍敵衆将,金鼓大作,殺氣沖天。

    霸王左沖右突,一上一下,一往一來,就如龍騰于大海,虎躍于前崖,抖擻精神,力敵衆将。

    衆将退後,複有薄昭、孫可懷、高起、張倉,戚思五将,截住嘶殺。

    霸王略無懼怯,戰二十回合,槍刺傷孫可懷,馬沖倒戚思。

    正趕殺諸将,複有陳豨、傅寬、柴武、吳芮,自聖女山來,谷口殺出,攔住霸王,各舉兵交戰。

    未及十台,諸将敗走,一日之間,霸王敵漢名将六十餘員,馬未倒退,槍未點地,回視楚将曰:“我今與漢交兵果力弱耶?”諸将曰:“陛下乃天神也!古今威武,再無可比。

    日将哺矣,陛下可暫安營于此,請娘娘少歇。

    ”于是遂命虞子期請娘娘到帳中相見。

    霸王曰:“禦妻今日被漢兵圍困,一路甚是驚恐?”虞姬曰:“妾仗陛下天威,又得諸将防護,心有倚賴,忘其恐懼。

    又聞陛下一日戰漢将六十餘員,恐聖體勞倦,亦當将息。

    ”霸王曰:“昔救趙之時,九戰章邯,數日未得飽食,尚獲全勝,今一日之間,何足為勞!”左右聞之,莫不駭然。

    周蘭等複近前奏曰:“陛下今日雖勝諸将,但漢兵勢重,四面圍困甚緊,今晚須防攻劫,各營更要仔細守把。

    ”霸王曰:“此言正合吾意。

    ”即傳令着大小三軍,今夜省睡,仍令八千子弟俱在軍中左右護防。

    遂命行廚置酒與虞姬夜飲。

     卻說韓信見漢将敵項王不過,急召李左車計議曰:“明日不必與霸王對敵,隻将九裡山大兵四面圍困,随處多設戰車,遍插旗幟,相持一日,楚軍糧盡,人馬駐紮不定,自然内亂四散逃走。

    項王欲出不能,欲守無糧,正所謂内無糧草,外無救援,安得不敗?若與對敵,項王英勇,萬夫難當,徒自摧折,豈為良策?”左車曰:“項王雖然英勇,所恃者諸将與八千子弟耳。

    縱使三軍雖逃,而諸将與八千子弟,相從日久,決不肯遽散。

    如有妙計,必得諸将解體,八千子弟離散,項王蓋世英雄,一人之力,亦難獨守。

    若今日諸将不去,八千子弟不散,雖然無糧,事急奮力,齊心沖殺,我軍不能抵當。

    項王得出重圍,急過江東再整兵馬,元帥又須一二年,方得平定。

    不若此時極力攻取,一戰勝楚,大事定矣。

    ”信曰:“先生之言,語語有理,但無人解散楚軍,以施此妙計。

    必須差人請子房來,看他如何。

    況子房機變最多,與之商議,定有奇策。

    ”遂着陸賈入左哨,請張軍師來,有話計議。

     陸賈去不多時,隻見子房策馬而來,遂與韓信、李左車相見,信曰:“近日見項王英勇,諸将不能敵。

    又見楚将季布、鐘離昧等齊心協助,又有八千子弟相守不去,恐一時複出重圍,投向江東,急難取勝。

    夜深請先生求教,幸望不吝珠玑,願賜一言以開茅塞。

    ”張良曰:“此亦何難!隻是使楚将解體,八千子弟分散,一人孤立,豈能持久?十日之間,項王可擒,天下可定矣!”信曰:“韓某亦如此說,但無人施此妙計,敢請先生求教,想先生必有奇策,幸望明示。

    ”張良遂起身向韓信、李左車前,密密道了數句言語,可使諸将心志懈怠,八千子弟自然離散。

    但不知其言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