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蒯徹說韓信背漢

關燈
卻說韓信正與蒯徹計議,欲讨齊王印為假王以鎮之,其心欲占齊地以為根本。

    忽有人報漢遣使命赍诏至,韓信率領大小諸将佐,遠迎诏入城,行禮畢,左右開讀诏曰: 寡人用将軍計,得楚十數大郡,勢亦少振。

    而霸王久稽太公,志尚不悛,使我父子離間,方寸日亂。

    近又欲會兵成臯,與我鏖戰,以決雌雄。

    但相拒日久,士馬益困,遽與争衡,恐難取勝,非假兩勢之威,何以成萬全之策,故差使星馳召将軍急來相議,協力破楚,料将軍以勝齊之師,而克久困之楚,兼以奇謀妙算,其奏績可立而待矣。

    将軍宜速來,以慰惓惓。

     韓信讀罷诏書,款待使命,急欲整齊三軍啟行。

    蒯徹曰:“将軍正好乘此機會,差人同使命讨齊王印,急立為王,然後興兵同力伐楚,此正有所挾而取之也。

    倘過此時,恐難正得。

    ”韓信曰:“正合吾意。

    ”次日,信請使命至中軍,備道:“齊民多詐,反複不常,須假齊王印先在此鎮撫定,然後興師伐楚不遲。

    吾欲使命同我差人往荥陽一行,未審使命之意如何?”使命曰:“就與差人同往。

    ”信大喜,即出金帛厚贈來使,就寫表差周叔與使命同行。

    不一日,來到荥陽,使命同周叔入見漢王,呈上韓信表文。

    漢王拆表觀看曰: 漢大相國臣韓信稽首頓首上言:國無其主,難以化理;民非權合,何以制伏?臣仰仗天威,随到奏捷,斬龍且于濰水,擒田廣于成陽,軍威雖鎮,而人心未定。

    古嘗稱齊地多變詐之國,反複不常,恐或為亂;臣願請齊王印,暫為假王以鎮之。

    待民心甯輯,即統兵随車駕伐楚,則疆宇奠安,海隅賓服,世為漢土,于變時雍矣。

    臣未敢擅便,赍表上請定奪。

    不宣。

     漢王看罷信表,怒罵曰:“孺子乃敢欺朕如此!吾困于此日久,旦暮望其來助我,反欲自立為王耶?”張良、陳平急近前蹑王足,附耳語之曰:“大王雖得楚數十大郡,見今楚兵屯于廣武,目下攻漢,漢方不利,甯能禁之自王乎?不若因而立之,使信自相保愛,卒為大王用也。

    不然,使信或自變,則複生一大患矣。

    ”漢王亦悟,因複罵曰:“大丈夫定天下,制服諸侯,即為真王,何以假為?”遂召周叔近前,問韓信如何取齊,郦生如何被烹?周叔備将韓信、郦生往來二次書劄,并吊燈球斬龍且,擒田廣,一一從頭說了一遍。

    漢王跌足長歎曰:“郦生自高陽相見,一向與寡人相處,凡事多賴匡輔,未得補報。

    一旦被田廣烹之,甚可憐惜。

    ”即召紀錄官,從公備錄郦生功績,他日論功封賞之時,看郦生有幾子,照功封爵。

    随寫手敕,封韓信為東齊王,因遣張良佩齊王印赴臨淄來。

     一日到齊,與信相見叙禮畢,良曰:“将軍欲讨齊王印為假王,王以将軍破趙下齊,其功不小,當即為真王,何以假為?因差小子赍申符封将軍為齊王,鎮撫三齊,制服諸侯。

    就召将軍整饬兵馬,急解成臯之困,還兵伐楚,早定天下,将軍亦得坐享太平也。

    ”韓信遂接印符,捧讀手敕,敕曰: 建國親候,所以連屬天下而成其治,三代之制也。

    相國韓信,屢建奇功,克定疆宇,不世之勳,當銘鐘鼎。

    新破齊地,甚難制服,不有隆爵重權,何以号令群下?即封信為齊王,俾治齊地,以安東土。

    仍調本部人馬,克日期會,戮力伐楚,爾其欽哉!故谕。

     韓信讀罷手敕,向南謝恩畢,連日設筵款待張良,其餘諸将佐,俱行拜賀禮。

    張良因辭信曰:“漢王屯兵荥陽,日夜思念太公,不得還國,又聞項王要攻打成臯,見今王欲起兵,與楚會戰,救取太公,足下可急早起身,不可緩也。

    ”信曰:“待轉行各郡縣知會,旬日内即啟行矣。

    先生徑于王前,善為我辭焉。

    ”就複遣周叔預先謝恩,随後人馬陸續進發。

    韓信便擇日升齊王殿,具冕旒,受所屬大小百官朝賀。

     卻說龍且敗殘軍士,有逃回彭城的,急報與霸王,備說韓信斬龍且,追周蘭,大破楚兵,虜齊王田廣,逼田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