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陳玉成大戰蕲水城楊制台敗走黃梅縣

關燈
、孝感各地,前為清将鮑超、李孟群、李續賓、李續宜等先後收複者,皆複被陳玉成攻陷,聲威大震。

     官文、胡林翼、曾國藩等,大為憂慮。

    曾國藩乃馳至漢陽,與官、胡會議:以陳玉成一軍,且不能敵,焉能平得東南?各省務須設法制洪秀全死命;九江為數省咽喉,此次五路會攻安慶,所以為陳玉成敗者,以五将不能如期會合。

    而楊、彭兩路水師,又為九江分兵襲擊所緻,不如先取九江。

    官文、胡林翼、曾國藩皆意見相同。

    座中楊沛發言道:“某亦願先取九江。

    某雖不才,于九江地形頗熟,願以本部人馬,取還九江,以贖前過。

    ”原來楊沛曾任湖廣總督,以失機開缺,留辦軍務,自以曾任九江知府多年,熟識地勢,故願當此任。

    曾國藩道:“敵人在九江守将是林啟榮,非等閑可比。

    他原是石達開部将,轉戰各省,所向無敵。

    自駐守九江以來,吾等屢以大軍撼之,未嘗得手。

    洪秀全以九江重地,東西南北交通,不委他人,而獨委林啟榮者,以啟榮固有将材也。

    其人胸儲韬略,腹有機謀,且極得人心,恐未可輕視之。

    ”楊沛道:“别人重視林啟榮,然吾獨不然。

    彼扼守九江數年,未嘗出境一步,吾未見其有材也!此行如不勝任,任從參辦。

    ”各人見楊沛如此果決,隻得允其進兵。

    胡林翼仍恐其軍力不足,乃于其部下六千人,再令增募六千;另以曾國葆一軍相助,直望九江進發。

     且說太平将真天侯林啟榮,駐守九江,數年以來,連敗清将,九江得以保全。

    隻會聽得楊沛以大軍萬餘人,益以曾國葆相助,來争九江,便與部将元戒、李興隆計議道:“楊沛此來,志在必勝;彼前以失機落職,欲立功以光複其官階,故誇下大口而來。

    其志極驕,吾當以驕破之也。

    ”遂移書堵王黃文金,于湖北之大冶、興國、金湖,以至江西之瑞昌附近,皆派少數人馬駐守:每處約二三千人馬不等;若遇楊沛兵到,隻要潰敗而逃,不必力戰。

    待楊沛來至九江,自有計以破之。

    去後複在九江城外,離十裡五裡不等,俱埋伏地雷;另伏人馬,以備發炸。

    計畫既定,時楊沛引兵,由漢陽起行,望東而下。

    所過之處,凡有太平兵馬駐守者,皆乘勢攻之;太平兵略與接戰,即紛紛逃散。

    楊沛自為前部,曾國藻在後,奮力前進,所過大冶、興國、金湖,太平兵無不披靡。

    楊沛勢如破竹,乘勢直下瑞昌,皆無敵手。

    楊沛大有得色,顧謂左右道:“吾固知敵軍易與也!此行當直陷九江府城,斬林啟榮之首,以雪曆年諸将屢敗之恥矣!”說罷置酒痛飲,複引兵直進。

    時官、胡各人,方懼楊沛不敵,欲派兵為後援,及聽得楊沛連敗敵兵各路,直沖千裡,如入無人之境,皆道楊沛此次戰功,其銳足與敵将陳玉成相比,可以洗數年挫敗之羞矣!因此不複置意,亦不再派人馬為楊沛援。

     那楊沛以為九江唾手可得,不欲分功與人,故亦不請兵相助,即号令人馬,由瑞昌鼓行而東。

    那瑞昌離九江府城不遠,瞬息可至,遙望太平兵馬,沿途皆有駐守,卻是林啟榮部将李興隆。

    楊沛更不躊躇,揮軍直進,李興隆即棄營而遁。

    楊沛傳令急追。

    曾國葆時在後軍,急趨前向楊沛谏道:“洪秀?全自起事以來,其手下将士,皆勇敢好戰。

    今我軍由湖北至此,沿途太平兵馬,皆望風而靡,其中過于易勝,恐有奸計,不可不防。

    ”楊沛道:“君知其一,不知其二。

    每次戰事,敵軍動有數萬人之衆,故勝之尚難。

    今我直行數百裡,所遇敵兵,每處皆不及萬人,故以吾軍遇之,如摧枯折竹,不足奇也。

    君休要過慮。

    看曆年屢攻九江不克,吾軍今夜便要成功。

    ”說罷率軍前進,李興隆又複敗走。

    已離九江府城不遠,轉出林啟榮部将元戒,略與接戰,亦棄營而遁。

    楊沛更自得意,曾國葆谏道:“林啟榮精悍強鬥,其部将亦皆堅忍,屢次大戰,皆為所摧。

    今吾軍至此,彼此不欲交戰,即紛紛退後,吾甚疑之。

    ”楊沛至此,頗覺醒悟。

    原來曾國葆甫至瑞昌時,早懼孤軍無繼,為兵家所忌,已密報其兄曾國藩,請為援應,惟時已不及。

    及楊沛省悟,亦欲退軍。

     不提防堵王黃文金,自在饒州戰退左宗棠之後,已扯回九江,故由下遊掩至,夾擊楊沛。

    那林啟榮又見楊沛追近九江府城,乃将機關發作,所埋地雷,皆爆炸起來,如天轟地裂,楊沛軍士血肉橫飛,死者不計其數。

    急領敗殘人馬,殺出重圍,又被黃文金截擊,軍士死傷大半。

    還虧曾國葆死命前來相救,相與望北而逃,後面黃文金、李興隆、元戒已分頭追趕。

    幸曾國葆先報請曾國藩援應,故曾國藩特派彭玉麟,領水師駛過右岸;楊沛奔至時,得下舟而渡,直望廣濟而退。

    管教:千裡縱橫,反以驕誇遭挫敗;全軍覆沒,頓固羞辱喪殘生。

     要知楊沛敗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