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回受賄托倒戈賣省結去思辭職安民
關燈
小
中
大
聽了這話,不覺良心發現,慚愧道:“既然省長随督辦去,我當然也去,如何說這話?”張載陽笑道:“你太謙了,不怒而笑,其鄙之深矣。
何必客氣。
定侯兄!夏超字。
你自己不知道,外人是怎樣咒罵你?”夏超臉一紅道:虧他尚能一紅。
“外人怎樣罵我?我自己想來,也并沒什麼可罵之處哩。
”你太誇了。
張載陽冷笑道:“你自己怎得知道?既你問我,我少不得學給你聽,你當初因想做都督,不惜和呂戴之呂公望前為浙江都督。
火并,結果戴之雖給你攆走,卻便宜了楊督。
隻因你一點野心,便把一個很好的浙江,送給外省人的手中去了。
使現在的浙江成為北老殖民地,罪魁禍首,就是你定侯兄。
現在你因想謀奪省長的位置,又不惜把人格賣給孫馨遠。
你須知道,督軍省長,不過過眼雲煙,二十萬的款子,更是容易用完。
”語音未完。
夏超急忙打斷他的話頭道:“省長怎樣罵起我來了?”張載陽冷笑道:“怎說我罵你?你自己問我,我才學給你聽呢。
妙妙,不意暄初公有此妙語。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還有呢!”妙妙,不意暄初公有此妙語。
周鳳歧初時不過靜聽,此時忙夾着說道:“兩位卻别說閑話,大家談正經事要緊。
”浙人議論謂張國威之倒戈,二團之不戰,周亦有嫌疑。
張載陽笑道:“什麼叫正經話?好在我們都是知己朋友,有什麼話不可說的?省長的事情,我決意交給定侯兄了。
第二師長的事情,請恭選兄周鳳歧字。
擔任了去。
此後浙省的事情,全都要仗兩位的大力維持,兄弟明天便要随盧督走了。
”夏超、周鳳歧齊聲道:“省長既随盧督去,我們如何可以獨留?”張載陽笑道:“這如何使得!你們也走,浙江豈不是沒有人了嗎?省城的秩序,還有誰來維持?”妙語妙語。
夏超和周鳳歧不好再辭,隻得答應。
意在此耳,何必客氣。
次日,張載陽又到督軍署中來見盧永祥,其時陳樂山已在那裡,彼此見了,心頭都有說不出的難過。
張載陽問起長、宜情形,陳樂山不曾答應,盧永祥替他代答道:“我已令他全部退回嘉興了,将來還要退守松江。
總之我無論如何,決不在浙江境内作戰。
盧公對浙江人則對得住矣,其如江蘇人何?所有在省城裡的兵,昨天一夜,也俱給我運完了,我定在今天下午走。
暄初兄已決定同行嗎?”從容之極。
子嘉氣度,似亦不易及。
張載陽稱是。
陳樂山忽然問道:“暄初兄把省長的事情交給誰?”張載陽道:“定侯。
”陳樂山見說起夏超,咬牙切齒的道:“這反複的逆賊,你怎麼還把省長的事情交給他辦?我見了他,不用手槍打他兩個窟窿,不算姓陳。
”張載陽怕他真個做出來,倒竭力勸解了一會。
到了下午,盧永祥令沒有走的幾個衛兵,先到車站上去等着。
張載陽道:“督辦怎麼把兵運完才走?”盧永祥道:“我假使先走,你能保這些兵士不胡鬧嗎?”做好人便做到底,所謂送佛送上西天也。
張載陽聽了這話,十分感動。
臨走的時候,盧永祥獨坐着一部汽車,也不跟衛兵。
陳樂山忙道:“現在局勢吃緊的時候,督辦怎麼可以這般大意?”盧永祥笑道:“樂山兄太過慮了,難道還有要謀害盧永祥的浙江人嗎?”是深信浙江人之語乎?抑自負語也。
說着,一徑上車走了。
衆人都十分感動。
張載陽、陳樂山等一行人,也随後上車,不一刻,夏超、周鳳歧等都趕來送行。
陳樂山一見了夏超,勃然大怒,立刻拔出手槍,要結果他的性命。
張載陽急忙把陳樂山抱住,代為哀求。
陳樂山大怒,指着夏超罵道:“反賊!嘉帥何負于你,你竟下這般辣手?幹此卑鄙的事情?你以為孫傳芳來了,你有好處嗎?老實說,今天先要你到西天佛國去咧,看你可能享用那二十萬作孽錢?”說着,便又掙紮着,奪開張載陽的手,掣出手槍,向夏超就放。
虧得張載陽不曾放開握住他右臂的手,慌忙把他的右臂一牽,周鳳歧便把他的手槍奪下。
陳樂山怒氣未息,又指着他大罵道:“反賊!反複的小人,你以為這樣一反一複,便可以安居高位嗎?隻怕總有一天反複到自己身上來呢。
你以為孫傳芳是将來的大恩主嗎?恐怕一轉眼間,仍要死在他手裡咧。
”夏超本來總坐着,不曾開口,到此方才說道:“樂山兄!怎樣知道我和孫氏有關系呢?你已找得了證據嗎?”陳樂山聽了這話,不覺又勃然大怒道:“你還強詞奪理,我教你到閻羅殿上讨證據去。
”說着,猛然摔開了張載陽、周鳳歧,拾起手槍,一槍向夏超放去。
張載陽趕緊奪住他的手時,早已砰的一聲,一顆子彈,飛出槍口。
一個人啊呀一聲,應聲倒地。
正是: 未聽軍前鼙鼓聲,先見同室操戈事。
欲知夏超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平心而論,浙江曆任軍事長官,均尚比較不壞,所以十七年來,各省糜爛不堪,惟浙江一隅,未被兵燹,西子湖邊,幾成世外之桃源。
雖浙江地勢,不宜于用武,究亦不能不歸功于各軍事長官之能顧大局也。
盧氏去浙,浙中各界無不惋惜,即仇敵如孫馨遠,亦有“嘉帥老當益壯,治軍饒有經曆,我侪分居後輩,允宜若蕭曹之規随,庶不負嘉帥讓浙之心”之語。
故終孫氏之任,未有大苛政及民者,亦盧氏感化之功也。
惟盧氏知有浙而不知有蘇,豈真視浙為故鄉、蘇為敵國耶?抑何眼光之短淺也哉?
何必客氣。
定侯兄!夏超字。
你自己不知道,外人是怎樣咒罵你?”夏超臉一紅道:虧他尚能一紅。
“外人怎樣罵我?我自己想來,也并沒什麼可罵之處哩。
”你太誇了。
張載陽冷笑道:“你自己怎得知道?既你問我,我少不得學給你聽,你當初因想做都督,不惜和呂戴之呂公望前為浙江都督。
火并,結果戴之雖給你攆走,卻便宜了楊督。
隻因你一點野心,便把一個很好的浙江,送給外省人的手中去了。
使現在的浙江成為北老殖民地,罪魁禍首,就是你定侯兄。
現在你因想謀奪省長的位置,又不惜把人格賣給孫馨遠。
你須知道,督軍省長,不過過眼雲煙,二十萬的款子,更是容易用完。
”語音未完。
夏超急忙打斷他的話頭道:“省長怎樣罵起我來了?”張載陽冷笑道:“怎說我罵你?你自己問我,我才學給你聽呢。
妙妙,不意暄初公有此妙語。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還有呢!”妙妙,不意暄初公有此妙語。
周鳳歧初時不過靜聽,此時忙夾着說道:“兩位卻别說閑話,大家談正經事要緊。
”浙人議論謂張國威之倒戈,二團之不戰,周亦有嫌疑。
張載陽笑道:“什麼叫正經話?好在我們都是知己朋友,有什麼話不可說的?省長的事情,我決意交給定侯兄了。
第二師長的事情,請恭選兄周鳳歧字。
擔任了去。
此後浙省的事情,全都要仗兩位的大力維持,兄弟明天便要随盧督走了。
”夏超、周鳳歧齊聲道:“省長既随盧督去,我們如何可以獨留?”張載陽笑道:“這如何使得!你們也走,浙江豈不是沒有人了嗎?省城的秩序,還有誰來維持?”妙語妙語。
夏超和周鳳歧不好再辭,隻得答應。
意在此耳,何必客氣。
次日,張載陽又到督軍署中來見盧永祥,其時陳樂山已在那裡,彼此見了,心頭都有說不出的難過。
張載陽問起長、宜情形,陳樂山不曾答應,盧永祥替他代答道:“我已令他全部退回嘉興了,将來還要退守松江。
總之我無論如何,決不在浙江境内作戰。
盧公對浙江人則對得住矣,其如江蘇人何?所有在省城裡的兵,昨天一夜,也俱給我運完了,我定在今天下午走。
暄初兄已決定同行嗎?”從容之極。
子嘉氣度,似亦不易及。
張載陽稱是。
陳樂山忽然問道:“暄初兄把省長的事情交給誰?”張載陽道:“定侯。
”陳樂山見說起夏超,咬牙切齒的道:“這反複的逆賊,你怎麼還把省長的事情交給他辦?我見了他,不用手槍打他兩個窟窿,不算姓陳。
”張載陽怕他真個做出來,倒竭力勸解了一會。
到了下午,盧永祥令沒有走的幾個衛兵,先到車站上去等着。
張載陽道:“督辦怎麼把兵運完才走?”盧永祥道:“我假使先走,你能保這些兵士不胡鬧嗎?”做好人便做到底,所謂送佛送上西天也。
張載陽聽了這話,十分感動。
臨走的時候,盧永祥獨坐着一部汽車,也不跟衛兵。
陳樂山忙道:“現在局勢吃緊的時候,督辦怎麼可以這般大意?”盧永祥笑道:“樂山兄太過慮了,難道還有要謀害盧永祥的浙江人嗎?”是深信浙江人之語乎?抑自負語也。
說着,一徑上車走了。
衆人都十分感動。
張載陽、陳樂山等一行人,也随後上車,不一刻,夏超、周鳳歧等都趕來送行。
陳樂山一見了夏超,勃然大怒,立刻拔出手槍,要結果他的性命。
張載陽急忙把陳樂山抱住,代為哀求。
陳樂山大怒,指着夏超罵道:“反賊!嘉帥何負于你,你竟下這般辣手?幹此卑鄙的事情?你以為孫傳芳來了,你有好處嗎?老實說,今天先要你到西天佛國去咧,看你可能享用那二十萬作孽錢?”說着,便又掙紮着,奪開張載陽的手,掣出手槍,向夏超就放。
虧得張載陽不曾放開握住他右臂的手,慌忙把他的右臂一牽,周鳳歧便把他的手槍奪下。
陳樂山怒氣未息,又指着他大罵道:“反賊!反複的小人,你以為這樣一反一複,便可以安居高位嗎?隻怕總有一天反複到自己身上來呢。
你以為孫傳芳是将來的大恩主嗎?恐怕一轉眼間,仍要死在他手裡咧。
”夏超本來總坐着,不曾開口,到此方才說道:“樂山兄!怎樣知道我和孫氏有關系呢?你已找得了證據嗎?”陳樂山聽了這話,不覺又勃然大怒道:“你還強詞奪理,我教你到閻羅殿上讨證據去。
”說着,猛然摔開了張載陽、周鳳歧,拾起手槍,一槍向夏超放去。
張載陽趕緊奪住他的手時,早已砰的一聲,一顆子彈,飛出槍口。
一個人啊呀一聲,應聲倒地。
正是: 未聽軍前鼙鼓聲,先見同室操戈事。
欲知夏超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平心而論,浙江曆任軍事長官,均尚比較不壞,所以十七年來,各省糜爛不堪,惟浙江一隅,未被兵燹,西子湖邊,幾成世外之桃源。
雖浙江地勢,不宜于用武,究亦不能不歸功于各軍事長官之能顧大局也。
盧氏去浙,浙中各界無不惋惜,即仇敵如孫馨遠,亦有“嘉帥老當益壯,治軍饒有經曆,我侪分居後輩,允宜若蕭曹之規随,庶不負嘉帥讓浙之心”之語。
故終孫氏之任,未有大苛政及民者,亦盧氏感化之功也。
惟盧氏知有浙而不知有蘇,豈真視浙為故鄉、蘇為敵國耶?抑何眼光之短淺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