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救後路衡山失守争關餘外使驚惶
關燈
小
中
大
雙方不能再用射擊,便各裝上刺刀,互相肉搏。
鄒、劉兩部後臨大江,不能即退,隻得奮勇沖擊,此之謂置之死地而複生欤?後隊也陸續登陸。
人數愈衆,進攻愈猛。
劉序彜部,人數甚少,如何抵敵得住?不上三四小時,便大敗而走。
葉開鑫得報,立刻從易家灣渡江,進撲湘潭,在湘潭北面,和魯滌平軍開起戰來。
雙方戰了一晝夜,兀是勝負未分。
忽然西北角上槍炮聲大作,鄒鵬振旅從靖港趕來助戰,向魯軍左側進攻。
魯軍人少勢薄,又得了東西兩路敗退的消息,無心戀戰,急急棄了湘潭,全軍退走,正想率隊去會譚軍,忽然有大彪軍開到,急加探詢,方知譚軍已來。
魯滌平大喜,急忙過去谒見譚延闿,動問放棄株洲防線的原因。
譚延闿道:“我本待反攻,隻因接到大元帥的電報,說東江失利,博羅、河源,相繼失守,令我即日回軍讨伐陳逆;再則聽說吳佩孚因趙軍失利,令沈鴻英從贛邊出郴州,截我後路。
我軍前線,已經不甚得手,如再後路被截,勢必一敗塗地,所以不得不急急回軍先救宜章,如東江戰事已有轉機,我們便可反攻長沙,如東江戰事緊急,便可即回廣州破敵,似乎比較妥當。
貴部和我同行?還是保守衡山?可請兄自己決定。
”魯滌平道:“我如防守衡山,則你我兵分力薄,反無勢力,不如同救宜章。
”譚延闿稱善。
當下兩人合兵到宜章來,趙軍便乘勢收複了衡山、衡陽。
唐榮陽部聽說譚軍失敗,急又倒戈附趙,并派兵攻擊常德蔡軍,以贖前此暗襲賀、唐于常德之嫌。
趙軍之失守長沙也,唐榮陽攻賀、唐于常德以助譚,譚之失衡陽,唐榮陽又攻蔡、劉于常德以助趙,同一攻常德也,其用大異,武人之反複無信義,可勝慨哉!趙恒惕對于蔡巨猷軍,向來不甚重視,他惟一的戰路,是先行打倒湘南謝謝國光吳吳劍學魯魯滌平能戰的軍隊,再行圍迫湘西,所以沒有把譚軍盡行驅逐出湘。
對于唐榮陽的舉動,也不甚留心,鄙薄之至,唐榮陽亦自慚否?隻仍然繼續攻譚的工作。
其時郴州已被沈鴻英所襲,廣州解來接濟譚軍的子彈饷械,也盡被沈鴻英截了去,因此譚方用全力奪回郴州,把沈軍逐回贛邊,一面急急召集魯滌平、方鼎英、謝國光、吳劍學、朱耀華、劉雪軒等,會議此後應戰方法。
魯滌平道:“我們此時惟一的要着,就要維持湘南、湘西的聯絡,要維持湘西、湘南的聯絡,就不能不守永州、寶慶。
郴州、宜章,雖然是和粵中來往的要道,卻決不可作為根據地,反而和湘西失了聯絡。
”譚延闿道:“寶慶已有黃耀祖部在彼防守,似乎一時可保無虞。
永州地方,更為重要,不知哪一位願去負責堅守?”劉雪軒欣然起立道:“雪軒願負此責。
”譚延闿道:“永州地方,最為重要,永州倘然失去,則和湘西的聯絡斷絕,反攻和呼應,都有種種困難了。
”劉雪軒道:“總司令放心,雪軒誓死堅守,決不緻有些須閃失。
”說大話人,往往不能實踐。
譚延闿道:“永州現在還不甚吃緊,暫時由你一人防守,到緊急時,我自調兵助你。
”劉雪軒慨然答應,其餘各人,也都認定防線,專候趙軍前來厮殺。
無奈這時子彈缺乏,糧饷又少,因粵方接濟,被沈鴻英截留之故也。
廣州的風聲又緊,因此軍心不甚堅定。
不多時,寶慶、耒陽、祁陽相繼失守,劉雪軒見孤城難守,也不向譚氏求救,徑集合部屬,投降趙軍了。
可殺。
說大話的,原來如此沒用。
譚延闿見大勢已去,孫大元帥回軍救粵的命令,又一日數至,便令各軍盡都退回粵邊。
魯滌平、朱耀華、方鼎英、黃耀祖各部調樂昌,在廣東韶關之北。
謝國光調仁化,樂昌東。
吳劍學部調九峰,樂昌東北,貼近湘邊之一鄉鎮。
陳嘉祐和蔡巨猷的一部調星子。
粵境連州北,緊貼湘邊之一鄉鎮。
一面又電令沅陵蔡巨猷猛力沖出湘南,集合粵邊。
其時蔡巨猷、唐榮陽反戈附趙,陳渠珍又改變中立态度,派兵分攻辰、沅周朝武部,武人之看風使船,其刁猾處尤過于政客,可恨。
形勢十分吃緊。
蔡巨猷自己在溆浦和賀耀祖相持,雖曾用計擊破賀軍,無奈大勢已失,賀部依然集合反攻,不能挽回大局。
周朝武屢
鄒、劉兩部後臨大江,不能即退,隻得奮勇沖擊,此之謂置之死地而複生欤?後隊也陸續登陸。
人數愈衆,進攻愈猛。
劉序彜部,人數甚少,如何抵敵得住?不上三四小時,便大敗而走。
葉開鑫得報,立刻從易家灣渡江,進撲湘潭,在湘潭北面,和魯滌平軍開起戰來。
雙方戰了一晝夜,兀是勝負未分。
忽然西北角上槍炮聲大作,鄒鵬振旅從靖港趕來助戰,向魯軍左側進攻。
魯軍人少勢薄,又得了東西兩路敗退的消息,無心戀戰,急急棄了湘潭,全軍退走,正想率隊去會譚軍,忽然有大彪軍開到,急加探詢,方知譚軍已來。
魯滌平大喜,急忙過去谒見譚延闿,動問放棄株洲防線的原因。
譚延闿道:“我本待反攻,隻因接到大元帥的電報,說東江失利,博羅、河源,相繼失守,令我即日回軍讨伐陳逆;再則聽說吳佩孚因趙軍失利,令沈鴻英從贛邊出郴州,截我後路。
我軍前線,已經不甚得手,如再後路被截,勢必一敗塗地,所以不得不急急回軍先救宜章,如東江戰事已有轉機,我們便可反攻長沙,如東江戰事緊急,便可即回廣州破敵,似乎比較妥當。
貴部和我同行?還是保守衡山?可請兄自己決定。
”魯滌平道:“我如防守衡山,則你我兵分力薄,反無勢力,不如同救宜章。
”譚延闿稱善。
當下兩人合兵到宜章來,趙軍便乘勢收複了衡山、衡陽。
唐榮陽部聽說譚軍失敗,急又倒戈附趙,并派兵攻擊常德蔡軍,以贖前此暗襲賀、唐于常德之嫌。
趙軍之失守長沙也,唐榮陽攻賀、唐于常德以助譚,譚之失衡陽,唐榮陽又攻蔡、劉于常德以助趙,同一攻常德也,其用大異,武人之反複無信義,可勝慨哉!趙恒惕對于蔡巨猷軍,向來不甚重視,他惟一的戰路,是先行打倒湘南謝謝國光吳吳劍學魯魯滌平能戰的軍隊,再行圍迫湘西,所以沒有把譚軍盡行驅逐出湘。
對于唐榮陽的舉動,也不甚留心,鄙薄之至,唐榮陽亦自慚否?隻仍然繼續攻譚的工作。
其時郴州已被沈鴻英所襲,廣州解來接濟譚軍的子彈饷械,也盡被沈鴻英截了去,因此譚方用全力奪回郴州,把沈軍逐回贛邊,一面急急召集魯滌平、方鼎英、謝國光、吳劍學、朱耀華、劉雪軒等,會議此後應戰方法。
魯滌平道:“我們此時惟一的要着,就要維持湘南、湘西的聯絡,要維持湘西、湘南的聯絡,就不能不守永州、寶慶。
郴州、宜章,雖然是和粵中來往的要道,卻決不可作為根據地,反而和湘西失了聯絡。
”譚延闿道:“寶慶已有黃耀祖部在彼防守,似乎一時可保無虞。
永州地方,更為重要,不知哪一位願去負責堅守?”劉雪軒欣然起立道:“雪軒願負此責。
”譚延闿道:“永州地方,最為重要,永州倘然失去,則和湘西的聯絡斷絕,反攻和呼應,都有種種困難了。
”劉雪軒道:“總司令放心,雪軒誓死堅守,決不緻有些須閃失。
”說大話人,往往不能實踐。
譚延闿道:“永州現在還不甚吃緊,暫時由你一人防守,到緊急時,我自調兵助你。
”劉雪軒慨然答應,其餘各人,也都認定防線,專候趙軍前來厮殺。
無奈這時子彈缺乏,糧饷又少,因粵方接濟,被沈鴻英截留之故也。
廣州的風聲又緊,因此軍心不甚堅定。
不多時,寶慶、耒陽、祁陽相繼失守,劉雪軒見孤城難守,也不向譚氏求救,徑集合部屬,投降趙軍了。
可殺。
說大話的,原來如此沒用。
譚延闿見大勢已去,孫大元帥回軍救粵的命令,又一日數至,便令各軍盡都退回粵邊。
魯滌平、朱耀華、方鼎英、黃耀祖各部調樂昌,在廣東韶關之北。
謝國光調仁化,樂昌東。
吳劍學部調九峰,樂昌東北,貼近湘邊之一鄉鎮。
陳嘉祐和蔡巨猷的一部調星子。
粵境連州北,緊貼湘邊之一鄉鎮。
一面又電令沅陵蔡巨猷猛力沖出湘南,集合粵邊。
其時蔡巨猷、唐榮陽反戈附趙,陳渠珍又改變中立态度,派兵分攻辰、沅周朝武部,武人之看風使船,其刁猾處尤過于政客,可恨。
形勢十分吃緊。
蔡巨猷自己在溆浦和賀耀祖相持,雖曾用計擊破賀軍,無奈大勢已失,賀部依然集合反攻,不能挽回大局。
周朝武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