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回避追剿肉票受累因外交官匪議和
關燈
小
中
大
商量,準我們這裡也派一個人下去嗎?”佛利門、鮑惠爾也忙道:“我們也很想和外面通個消息呢。
無論如何,總要要求郭匪,派個人下去才好。
”顧克瑤因回頭和郭其才道:“這幾位外國客人,都想和外面通個信,派個人下山去,幹完了事情便回山,不知道可不可以?”郭其才想了一想道:“事情是可以的。
但是下山去的人,須由我指定,不能由他們自己随意派的。
”顧克瑤把這意思向穆安素等說明。
穆安素等都道:“隻要能夠和外面通信就得了,誰下去我們可以不管。
”衆人寫好了信和電報,再請顧克瑤和郭其才接洽。
郭其才便指定顧克瑤和亨利一同下去,又再三吩咐明日務必回山。
亨利在路上和顧克瑤說道:“明天我們無論如何,必須回山去,不可失信于匪。
”顧克瑤聽了這話,一聲不響,自己思量道:“土匪并不是講什麼信義的,就失信于他們,也并沒有什麼要緊。
假使我的回去,能夠使被難的同胞得益,倒也不去管他,可是我看土匪的情形,對于外人,因想假以要挾政府,所以十分重視,至于對我們本國人,少一個多一個,并不十分希罕,我何必多此一舉呢。
至于亨利他是個外國人,一方面,有外交團竭力營救,一方面,中國政府因怕此案遷延不決,釀成國際上之重大交涉,不惜纡尊降貴,向土匪求和,所以外國人的釋放,不過遲早問題,亨利回山,可保必無危險,象我們這些中國人,百十條性命,哪裡值得政府的一顧?将來能否回家,尚屬問題,我假如回山,真個是自投羅網的了。
亨利所以定要我回去,無非為着我能說外國話,我假如走了,他們就要感着不便咧。
……”他一面想,一面胡亂答應亨利,到了山下以後,各種事情辦妥當以後,亨利屢次催促顧克瑤回山,顧克瑤委決不下,去和幾家報館裡的記者商議。
那些記者,都以為并無返山的必要,顧克瑤便決定南旋,先由棗莊乘車到臨城,在臨城車站買了張特别快車的票子,正在候車,忽見有兩個人匆匆忙忙的趕來,向車站上的人亂問。
車站上的人用手向自己一指,那兩個人便向自己這邊走來。
顧克瑤正在懷疑,那兩人已到了面前,打了個招呼道:“這位就是顧克瑤先生嗎?”顧克瑤一看,那兩人并不認識,因請問他們尊姓。
一個中材的道:“我姓史,是交通部派來的代表。
”顧克瑤問他有什麼事?姓史的道:“我們部長因聽說顧先生已經南旋,所以趕派我們趕來,勸顧先生回去。
”顧克瑤道:“我已經下山,還要回去做什麼?難道苦沒有受夠,還要再去找些添頭嗎?”姓史的笑道:“并非如此說,現在政府和土匪,正在交涉之中,假使失信于他,一定要影響外交,無論如何,總要請顧先生保持信用,顧全大局。
”到也虧他說得婉轉。
顧克瑤正色道:“政府于國有鐵道上,不能盡保護人民的生命财産安全的責任,以至出了這件空前劫案,國家威信,早已掃地無餘,還靠我區區一個國民的力量,來彌補大局嗎?”姓史的再三道歉,非促顧克瑤立刻回山不可。
顧克瑤推卻不得,隻好回棗莊,和亨利一同回山。
恰好這天江甯交涉員溫世珍和總統府顧問安迪生也要進山商量條件,彼此便一路同行。
進山以後,郭其才見顧克瑤喜的握住他的手笑道:“你兩位真是信義之人,我想你假如不回來,這裡便缺少一個翻譯了,豈不糟糕?”幾幾乎做了不是信義之人,一笑。
顧克瑤笑了一笑,也不回答。
溫世珍請郭其才介紹和孫美瑤商議釋放外人條件,隻提釋放外人,果如顧君之語。
彼此商議了好多時,還無結果。
安迪生道:“照這樣讨論,很不易接近,不如雙方早些各派正式代表,速謀解決方好。
”孫美瑤道:“這件事我個人也未便擅主,須等召集各地頭目,各派代表,開會讨論,才好改派正式代表商議條件。
”安迪生催他早些進行,孫美瑤答應在兩日内召集。
溫、安兩人去後,顧克瑤把這消息去報告穆安素等,大家歡喜。
正說話間忽見郭其才匆匆進來,叫衆人趕緊預備搬場,衆人吃了一驚。
顧克瑤道:“剛才雙方商量的條件,不是已很接近了嗎?為什麼又要搬?”郭其才道:“他們要我們釋放外人,必須先解抱犢崮的圍,現在抱犢崮的兵,依舊緊緊的圍得水洩不通,誰相信他們是誠意的。
”一面說,一面催他們快走。
衆人隻得遵命搬到北莊。
顧克瑤知道必有變卦,因裝做不甚經意的和郭其才談及條件問題。
據郭其才的意思,必須官兵先撤抱犢崮之圍,退兵三十裡外,再将所有土匪編為國軍,給發槍械,方可議和。
倘官兵敢放一槍打我們,我們就殺一外國人,看他們怎樣?顧克瑤探得他的意思,便和郭鴻逵去悄悄商議道:“匪首的态度,十分強硬,看來這和議一時必不能成功,我們不知何日方能出險,倒不如現在私下逃走了罷。
”郭鴻逵道:“除此以外,也沒第二個辦法了,好在他們對我兩個,素來不甚注意,更兼我的樣子,又很象土匪,或者可以逃得出罷。
”兩人議定,便悄悄的步出莊門。
顧克瑤走在前面,郭鴻逵把蒲帽遮下些,壓住眉心,掮着一根木棍,在後面緊緊跟着,裝做監視的樣子。
兩人很随便大踏步往前趱路,偶然給幾個土匪看見,也誤認郭鴻逵是自己隊中人
無論如何,總要要求郭匪,派個人下去才好。
”顧克瑤因回頭和郭其才道:“這幾位外國客人,都想和外面通個信,派個人下山去,幹完了事情便回山,不知道可不可以?”郭其才想了一想道:“事情是可以的。
但是下山去的人,須由我指定,不能由他們自己随意派的。
”顧克瑤把這意思向穆安素等說明。
穆安素等都道:“隻要能夠和外面通信就得了,誰下去我們可以不管。
”衆人寫好了信和電報,再請顧克瑤和郭其才接洽。
郭其才便指定顧克瑤和亨利一同下去,又再三吩咐明日務必回山。
亨利在路上和顧克瑤說道:“明天我們無論如何,必須回山去,不可失信于匪。
”顧克瑤聽了這話,一聲不響,自己思量道:“土匪并不是講什麼信義的,就失信于他們,也并沒有什麼要緊。
假使我的回去,能夠使被難的同胞得益,倒也不去管他,可是我看土匪的情形,對于外人,因想假以要挾政府,所以十分重視,至于對我們本國人,少一個多一個,并不十分希罕,我何必多此一舉呢。
至于亨利他是個外國人,一方面,有外交團竭力營救,一方面,中國政府因怕此案遷延不決,釀成國際上之重大交涉,不惜纡尊降貴,向土匪求和,所以外國人的釋放,不過遲早問題,亨利回山,可保必無危險,象我們這些中國人,百十條性命,哪裡值得政府的一顧?将來能否回家,尚屬問題,我假如回山,真個是自投羅網的了。
亨利所以定要我回去,無非為着我能說外國話,我假如走了,他們就要感着不便咧。
……”他一面想,一面胡亂答應亨利,到了山下以後,各種事情辦妥當以後,亨利屢次催促顧克瑤回山,顧克瑤委決不下,去和幾家報館裡的記者商議。
那些記者,都以為并無返山的必要,顧克瑤便決定南旋,先由棗莊乘車到臨城,在臨城車站買了張特别快車的票子,正在候車,忽見有兩個人匆匆忙忙的趕來,向車站上的人亂問。
車站上的人用手向自己一指,那兩個人便向自己這邊走來。
顧克瑤正在懷疑,那兩人已到了面前,打了個招呼道:“這位就是顧克瑤先生嗎?”顧克瑤一看,那兩人并不認識,因請問他們尊姓。
一個中材的道:“我姓史,是交通部派來的代表。
”顧克瑤問他有什麼事?姓史的道:“我們部長因聽說顧先生已經南旋,所以趕派我們趕來,勸顧先生回去。
”顧克瑤道:“我已經下山,還要回去做什麼?難道苦沒有受夠,還要再去找些添頭嗎?”姓史的笑道:“并非如此說,現在政府和土匪,正在交涉之中,假使失信于他,一定要影響外交,無論如何,總要請顧先生保持信用,顧全大局。
”到也虧他說得婉轉。
顧克瑤正色道:“政府于國有鐵道上,不能盡保護人民的生命财産安全的責任,以至出了這件空前劫案,國家威信,早已掃地無餘,還靠我區區一個國民的力量,來彌補大局嗎?”姓史的再三道歉,非促顧克瑤立刻回山不可。
顧克瑤推卻不得,隻好回棗莊,和亨利一同回山。
恰好這天江甯交涉員溫世珍和總統府顧問安迪生也要進山商量條件,彼此便一路同行。
進山以後,郭其才見顧克瑤喜的握住他的手笑道:“你兩位真是信義之人,我想你假如不回來,這裡便缺少一個翻譯了,豈不糟糕?”幾幾乎做了不是信義之人,一笑。
顧克瑤笑了一笑,也不回答。
溫世珍請郭其才介紹和孫美瑤商議釋放外人條件,隻提釋放外人,果如顧君之語。
彼此商議了好多時,還無結果。
安迪生道:“照這樣讨論,很不易接近,不如雙方早些各派正式代表,速謀解決方好。
”孫美瑤道:“這件事我個人也未便擅主,須等召集各地頭目,各派代表,開會讨論,才好改派正式代表商議條件。
”安迪生催他早些進行,孫美瑤答應在兩日内召集。
溫、安兩人去後,顧克瑤把這消息去報告穆安素等,大家歡喜。
正說話間忽見郭其才匆匆進來,叫衆人趕緊預備搬場,衆人吃了一驚。
顧克瑤道:“剛才雙方商量的條件,不是已很接近了嗎?為什麼又要搬?”郭其才道:“他們要我們釋放外人,必須先解抱犢崮的圍,現在抱犢崮的兵,依舊緊緊的圍得水洩不通,誰相信他們是誠意的。
”一面說,一面催他們快走。
衆人隻得遵命搬到北莊。
顧克瑤知道必有變卦,因裝做不甚經意的和郭其才談及條件問題。
據郭其才的意思,必須官兵先撤抱犢崮之圍,退兵三十裡外,再将所有土匪編為國軍,給發槍械,方可議和。
倘官兵敢放一槍打我們,我們就殺一外國人,看他們怎樣?顧克瑤探得他的意思,便和郭鴻逵去悄悄商議道:“匪首的态度,十分強硬,看來這和議一時必不能成功,我們不知何日方能出險,倒不如現在私下逃走了罷。
”郭鴻逵道:“除此以外,也沒第二個辦法了,好在他們對我兩個,素來不甚注意,更兼我的樣子,又很象土匪,或者可以逃得出罷。
”兩人議定,便悄悄的步出莊門。
顧克瑤走在前面,郭鴻逵把蒲帽遮下些,壓住眉心,掮着一根木棍,在後面緊緊跟着,裝做監視的樣子。
兩人很随便大踏步往前趱路,偶然給幾個土匪看見,也誤認郭鴻逵是自己隊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