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戰博羅許崇智受困截追騎範小泉建功

關燈
卻說祿國藩聽了趙寶賢一番議論,一時良心激發,十分不安,便笑道:“趙同志的話,自是不錯,我也并非不願前進,實在為着士兵沒饷,不肯出發,也叫無可如何。

    就借士兵兩字收場,方見饷糈上特加士兵二字妙處。

    現在大元帥既有命令,明天當先設法調一部分上前敵去,隻是饷銀一項,仍要請大元帥竭力籌劃。

    ”古應芬在旁說道:“祿同志放心。

    大元帥自當令饬軍需處竭力籌撥,貴部隻請前進就得啦。

    ”祿國藩欣然而去。

    古應芬私下和趙寶賢商議道:“祿國藩雖一時被同志言語所激,答應出兵,過後必然翻悔,恐怕仍舊靠不住。

    ”趙寶賢道:“不獨如此也,我看他今天這種狂悖桀骜的樣子,目中哪裡還有大元帥在?這分明是蔣光亮授意而來。

    要不然,一個參謀,如何敢在大元帥前這般放肆?就使他自己不翻悔,隻怕蔣光亮也不見得肯答應呢。

    ”見得很透,中山之所以不予以懲辦者,亦為此耳。

    不然,中山雖仁厚,豈肯為軍法曲宥?古應芬道:“博羅被圍已急,如再無救兵,必不能保,博羅一失,全局便都完了,如何是好?”趙寶賢也愁思無法。

    半晌,古應芬又道:“我想滇三軍是不必希望了,還是由我拍電給胡展堂總參議,飛檄調粵軍第一師來候令,你看如何?”趙寶賢道:“這也不見得妥當罷。

    剛才帥座因左翼指揮胡謙方來電告急,已經電第一師卓旅往救增城,現在再令開到石龍,如何辦得到?”古應芬道:“除此以外,也沒有别的法子,隻好照此試一試再說了。

    ” 兩人正在議論,忽傳大元帥請趙參謀。

    趙寶賢到了大元帥室,中山見了他,便道:“現在水已大退,逆軍必然乘勢攻擊,若再不趕緊去救,博羅一定難守,好在福軍已全部開到,滇軍第四師亦已到着,我想即日分三路攻擊前進,你看可好?”趙寶賢道:“進兵救博羅,自是要緊,隻未知淡水、平山方面的戰事如何?倘然不得手,恐怕難免還要分兵助戰咧。

    ”中山道:“剛才張民達來過,說淡水方面戰事大勝,平山方面,因受了雨水的影響,一時不能得手,現在天氣晴正,水勢已退,平山大概也旦夕可下,我們不必憂慮。

    ”說完,便發令教祿國藩部為右翼,向雄雞拍翼前進。

    福軍為左翼,向義和墟前進,和博羅城内各軍,取夾擊之勢,以滇軍第四師為救應。

     這命令剛下,忽報第四師,因索饷沒有,已經全隊退回廣州去了,中山大驚,急忙傳令制止,已經不及。

    中山大憤,投筆于地道:“此輩尚有面目對國人嗎?”此輩久已不要面目,中山過慮矣。

    一面又傳祿國藩和福軍照舊進展,不可因第四師的退回而生懷疑不進之意。

    兩軍得令,分左右兩路前進。

    右翼祿國藩部到了第七碉陣地,忽又不待命令,便退回石龍。

    這時右翼福軍,未曾知道,依然叢陣待敵。

    中山得這消息,十分懊喪,一會兒在室内踱來踱去,一會兒伏在案上,疾草命令,有時凝神苦想,想不出一個方法、一條頭緒時,又時常用拳頭在頭上亂敲。

    古應芬、趙寶賢等,都從旁勸慰。

    中山歎道:“我所慮的,因水勢既退,如逆軍大舉攻城,博羅必不能守,博羅失守則石龍危,廣州也震動了。

    我的北伐事業,豈不大受影響?武侯南征,是為北伐,中山要北伐,亦先必東征,蓋未有心腹之患未除,而能出師有功者也。

    兩公殚心為國,鞠躬盡瘁而後已之概,亦仿佛。

    我決計親自往第七碉察看一回,再定計較,或者還有個挽救。

    ”古應芬、趙寶賢均竭力勸阻,中山道:“我一生累犯艱危,方才創成中華民國,今日情勢更急,如我也退縮,則中華民國亡矣,我豈能策個人之安全,忘卻國家的使命?我意已決,你們不必多言!”中山一生多冒險,武侯一生惟謹慎,謹慎難,冒險更難,蓋謹慎守常,冒險達變也,二者易地則皆然。

    當下便傳令,把輪船開到第七碉,命飛機出發偵察。

    到了傍晚,飛機回報,說逆軍還在博羅東北角山地,并未和我軍接觸。

    中山稍為放心,便教把船泊在第七碉南岸。

     入夜,中山帶了古應芬等一衆幕僚,上岸閑步,在危急中,猶有此逸興,非學養功深,而又志行恬惔者,不能緻也。

    見蔚藍的天空上,衆星羅列,一道銀河,如煙似霧,平視則峰巒疊秀,煙樹迷離。

    彼此走了幾步,便在河邊席地而坐。

    中山仰望天空道:“古人說:‘為将者必須知道天文’,諸君都深知軍事,以為這句話有無意義?”衆人都笑道:“懂天文不懂天文,和軍事有何關?古人說什麼這是某分野的星,那又是某分野的星,如何有風,如何有雨,都是些迷信之談,何足憑信?”中山笑道:“古人說這句話,必有他的意思,決不是象諸君所說那樣簡單的。

    天文和軍事,怎說無關系呢?”衆人都道:“不知有何關系?帥座何妨指教我們一些。

    ”中山笑道:“此理甚長,一時哪能講得明白?我所說的,也不過幾件小事而已。

    例如黑夜行軍,失去了指南針的時候,往往分不出東西南北,找不到一條路徑,假如懂得些天文,就可看星辰的所在,定出方向,程度稍高的,并可定出時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