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勸退位孫袁交惡告獨立皖粵聯镳
關燈
小
中
大
費,無故調兵,以速戰禍,異己既去,兵釁仍挑,以緻東南軍民,荷戈而起,衆口一詞,集于公之一身。
意公此時,必以平亂為言,姑無論東南軍民,未叛國家,未擾秩序,不得雲亂,即使雲亂,而釀亂者誰?公于天下後世,亦無以自解。
公之左右,陷公于不義,緻有今日,此時必且勸公,乘此一逞樹威雪憤。
此但自為計,固未為國民計,為公計也。
清帝辭位,公舉其謀,清帝不忍人民之塗炭,公甯忍之?公果欲一戰成事,宜用于效忠清帝之時,不宜用于此時也。
說者謂公雖欲引退,而部下牽掣,終不能決。
然人各有所難,文當日辭職,推薦公于國民,固有人責言,謂文知徇北軍之意,而不知顧十七省人民之付托。
文于此時,迄不為動,人之進退,綽有餘裕,若謂為人牽掣,不能自由,苟非托辭,即為自表無能,公必不爾也。
為公仆者,受國民反對,猶當引退,況于國民以死相拚?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猶不可為,況流天下之血,以從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
昔日為任天下之重而來,今日為息天下之禍而去,出處光明,于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勸東南軍民,易惡感為善意,不使公懷騎虎之慮。
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對君主專制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謹為最後之忠告,惟裁鑒之!孫文叩。
看官!試想這袁總統世凱,是想把中華民國,據為一人的私産,子孫萬代,世世傳将下去,豈肯中道退位,聽那孫文的言語。
況且贛徐告捷,民黨失敗,正好乘此機會,将這等反對人物,一古腦兒驅殺出去,他好威福自專,造成一個大袁氏帝國,孫文、黃興等人無權無勢,硬想與他作對,轉弄成螳斧當車,不自量力,區區幾百個電文,濟甚麼事?反足令老袁暗笑呢。
果然電文一達,威令重來,撤銷孫文籌辦鐵路全權,此外不置一詞。
好似不值答複。
還有蔡元培、汪兆銘、唐紹儀等,冒冒失失,也電請老袁退位,袁總統乃答辯數語,略言:“按照約法,及所宣誓言,須待正式總統選定,始能退位,不能照三數人私見,冒昧行事。
”旋複下一通令,洋洋灑灑,約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願詳錄。
但記得文中要語,很有幾句好筆仗,大緻謂:“受事之日,父老既以此完全統一國家,托諸藐躬,受代之時,藐躬當以此完全統一國家,還諸父老,是用雪涕誓師,哀矜執訊,豈用黩武?實以完責。
一俟兇慝蕩平,國基奠定,行将自劾以謝天下”等語。
大衆見此通令,總道他語語真誠,言言痛切。
而且正式總統,未知誰人?民國初造,元氣未複,孫黃等無端發難,釀成南北戰争,甘為戎首,真是何苦?所以一般人士都望這次亂事,迅速蕩平,各省都督,也多詈孫、黃為亂黨,李烈鈞、柏文蔚等為國賊,情願荷戈前驅,為袁效力,比那辛亥革命,直不啻天淵遠隔呢。
大家都睡在鼓中。
惟安徽署督孫多森,接到江甯獨立消息,頗為駭異。
尋複得下關來電,謂:“甯已獨立,公自忖無軍事學識,可将都督一席,仍讓柏公。
公如無反對意思,尚可公認為省長”雲雲。
當下密電江甯,探問虛實。
嗣得電複,果屬确鑿,并勸令即日獨立。
乃請省議會議長,及各軍官到公署集議。
大衆以甯皖相連,甯既生變,皖先當災,不如随聲附和,維持現狀為是。
孫本袁總統心腹,到了這個地步,亦拿不住一定主意,隻好說是未曾統軍,不便督師,衆議推師長胡萬泰為都督,孫仍任民政長,宣布獨立,并任憲兵營長祁耿寰,為讨袁總司令,蕪湖旅長龔振鵬,且先日揭獨立旗,脫離中央關系,龔本瞧不起孫胡,所以省城尚未獨立,他先獨立起來。
但皖省财政奇绌,饷項無着,蕪湖獨立,名義上雖是讨袁,心目中卻是要錢。
兵老爺緻治不足,擾亂有餘,吾為民國一歎。
探得大通督銷局,所存鹽款,不下數十萬金,便乘着黑夜,拔營盡起,齊向大通進發。
督銷局中的辦事人員,已都到黑甜鄉裡,去做好夢,一聲炮響,局門洞開,蕪兵明火執仗,一擁而入,吓得全局司事,從睡夢中驚醒,隻在被窩裡亂抖,不知是什麼盜賊。
那蕪兵卻
意公此時,必以平亂為言,姑無論東南軍民,未叛國家,未擾秩序,不得雲亂,即使雲亂,而釀亂者誰?公于天下後世,亦無以自解。
公之左右,陷公于不義,緻有今日,此時必且勸公,乘此一逞樹威雪憤。
此但自為計,固未為國民計,為公計也。
清帝辭位,公舉其謀,清帝不忍人民之塗炭,公甯忍之?公果欲一戰成事,宜用于效忠清帝之時,不宜用于此時也。
說者謂公雖欲引退,而部下牽掣,終不能決。
然人各有所難,文當日辭職,推薦公于國民,固有人責言,謂文知徇北軍之意,而不知顧十七省人民之付托。
文于此時,迄不為動,人之進退,綽有餘裕,若謂為人牽掣,不能自由,苟非托辭,即為自表無能,公必不爾也。
為公仆者,受國民反對,猶當引退,況于國民以死相拚?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猶不可為,況流天下之血,以從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
昔日為任天下之重而來,今日為息天下之禍而去,出處光明,于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勸東南軍民,易惡感為善意,不使公懷騎虎之慮。
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對君主專制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謹為最後之忠告,惟裁鑒之!孫文叩。
看官!試想這袁總統世凱,是想把中華民國,據為一人的私産,子孫萬代,世世傳将下去,豈肯中道退位,聽那孫文的言語。
況且贛徐告捷,民黨失敗,正好乘此機會,将這等反對人物,一古腦兒驅殺出去,他好威福自專,造成一個大袁氏帝國,孫文、黃興等人無權無勢,硬想與他作對,轉弄成螳斧當車,不自量力,區區幾百個電文,濟甚麼事?反足令老袁暗笑呢。
果然電文一達,威令重來,撤銷孫文籌辦鐵路全權,此外不置一詞。
好似不值答複。
還有蔡元培、汪兆銘、唐紹儀等,冒冒失失,也電請老袁退位,袁總統乃答辯數語,略言:“按照約法,及所宣誓言,須待正式總統選定,始能退位,不能照三數人私見,冒昧行事。
”旋複下一通令,洋洋灑灑,約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願詳錄。
但記得文中要語,很有幾句好筆仗,大緻謂:“受事之日,父老既以此完全統一國家,托諸藐躬,受代之時,藐躬當以此完全統一國家,還諸父老,是用雪涕誓師,哀矜執訊,豈用黩武?實以完責。
一俟兇慝蕩平,國基奠定,行将自劾以謝天下”等語。
大衆見此通令,總道他語語真誠,言言痛切。
而且正式總統,未知誰人?民國初造,元氣未複,孫黃等無端發難,釀成南北戰争,甘為戎首,真是何苦?所以一般人士都望這次亂事,迅速蕩平,各省都督,也多詈孫、黃為亂黨,李烈鈞、柏文蔚等為國賊,情願荷戈前驅,為袁效力,比那辛亥革命,直不啻天淵遠隔呢。
大家都睡在鼓中。
惟安徽署督孫多森,接到江甯獨立消息,頗為駭異。
尋複得下關來電,謂:“甯已獨立,公自忖無軍事學識,可将都督一席,仍讓柏公。
公如無反對意思,尚可公認為省長”雲雲。
當下密電江甯,探問虛實。
嗣得電複,果屬确鑿,并勸令即日獨立。
乃請省議會議長,及各軍官到公署集議。
大衆以甯皖相連,甯既生變,皖先當災,不如随聲附和,維持現狀為是。
孫本袁總統心腹,到了這個地步,亦拿不住一定主意,隻好說是未曾統軍,不便督師,衆議推師長胡萬泰為都督,孫仍任民政長,宣布獨立,并任憲兵營長祁耿寰,為讨袁總司令,蕪湖旅長龔振鵬,且先日揭獨立旗,脫離中央關系,龔本瞧不起孫胡,所以省城尚未獨立,他先獨立起來。
但皖省财政奇绌,饷項無着,蕪湖獨立,名義上雖是讨袁,心目中卻是要錢。
兵老爺緻治不足,擾亂有餘,吾為民國一歎。
探得大通督銷局,所存鹽款,不下數十萬金,便乘着黑夜,拔營盡起,齊向大通進發。
督銷局中的辦事人員,已都到黑甜鄉裡,去做好夢,一聲炮響,局門洞開,蕪兵明火執仗,一擁而入,吓得全局司事,從睡夢中驚醒,隻在被窩裡亂抖,不知是什麼盜賊。
那蕪兵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