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暗殺黨骈誅湖北讨袁軍豎幟江西
關燈
小
中
大
江要沖,匪黨往來如織,近聞挾持巨金,來此運動,克期起事,懇就近速派軍隊,及兵輪到來,藉資鎮懾”等語。
黎副總統,亟遣第六師師長李純,率師東下,一面密報中央,請再增兵江西,藉備不虞。
袁總統即命李純為九江鎮守使,并陸續調遣北軍,分日南下。
那知護軍使歐陽武,偏電達武昌,聲言:“贛地各處,一律安靖,何用重兵鎮懾?現在北軍,分據賽湖、青山、瓜子湖一帶,嚴密布置,斷絕交通,商民異常恐慌,請即日撤回防兵,且乞轉達中央,務期休兵息民”雲雲。
黎得此電,不禁疑慮交并。
這種把戲,一時卻看他不懂。
隻好覆慰歐陽,說明陳司令告急,因派李司令到浔,既據稱贛省無事,當調李回防,但船隻未到,軍隊未回以前,仍希轉饬浔軍,并地方商民,毋徒輕信謠言,緻生誤會為要。
這電文甫經發出,不意陳廷訓又來急電,說:“由湖口炮台報告,前督李烈鈞帶同外人四名,于七月八日晚間,乘小輪到湖口,會同九十兩團,調去工程辎重兩營,勒令各台交出,歸他占據,并用十營扼住湖口,分兵進逼金雞炮台,且有德安混成旅旅長林虎等,亦向沙河鎮北進,聞為李烈鈞後援。
事機萬急,火速添兵。
” 看這數語,與歐陽武所報情形,迥然不同,弄得黎副座莫明其妙。
又電诘歐陽武,等他複電,竟有一兩日不來。
獨鎮守使李純,卻有急電請示,據言:“李烈鈞已占住湖口炮台,宣告獨立。
前代理鎮守使俞毅及旅長方聲濤,團長周璧階等,俱潛往湖口,與李聯兵,駐紮德安的林虎,亦前應李衆,亂機已發,未敢驟退,請訓示遵行。
”那時江西兼督黎副總統,已經瞧破情形,飛電令李純留駐九江,毋即回軍,複電緻政府,詳報護軍鎮守兩使情狀。
政府即嚴诘歐陽武,歐陽武複電到來,略言:“李烈鈞确到湖口,九十兩團,雖為所用,幸兩團以外,各處軍隊,未經全變。
現已連日調集南昌,并開兩團往湖口,竭力支持,荷蒙知遇,當誓死圖報”雲雲。
政府複據情電鄂,黎兼督又是動疑,忽傳到讨袁軍檄文,為首署名,就是總司令李烈鈞,接連列名的,乃是都督歐陽武,民政長賀國昌,兵站總監俞應鴻等,所說大旨,無非是痛詈老袁。
黎亦瞧不勝瞧,但就緊要數語,仔細一閱,略雲: 民國肇造以來,凡我國民,莫不欲達真正目的。
袁世凱乘時竊柄,帝制自為;滅絕人道,而暗殺元勳,弁髦約法,而擅借巨款。
金錢有靈,即輿論公道可收買,祿位無限,任腹心爪牙之把持。
近複盛暑興師,蹂躏贛省,以兵威劫天下,視吾民若寇仇,實屬有負國民之委托,我國民宜亟起自衛,與天下共擊之! 黎閱至此處,将來文擲置案上,暗暗歎道:“老袁卻也專制,應該被他譏評,但他們恰也性急。
前年革命,生民塗炭,南北統一,僅隔一年,今又構怨弄兵,無論袁政府根地牢固,一時推他不倒,就是推倒了他,未必後起有人,果能安定全國,徒令百姓遭殃,外人幹涉。
唉!這也是何苦生事呢!我隻知保全秩序,不要卷入漩渦,省得自讨苦吃罷。
”好算明見。
正籌念間,李烈鈞又有私函到來,接連是黃興、柏文蔚等,也有電文達鄂。
黎俱置諸不理,未幾,得九江鎮守副使劉世鈞要電,請催李純速攻湖口,又未幾,得歐陽武通電,說:“由省議會公舉,權任都督,且指北軍為袁軍,說他無故到贛,三道進兵,具何陰謀?贛人憤激得很,武為維持大局計,不得不暫從所請”雲雲。
又未幾,得李純急電,已與林虎軍開戰了。
正是: 帷幕不堪長黑暗,蕭牆又複起幹戈。
欲知李林兩軍勝負,容待下回表明。
---------- 是回為二次革命之發端,見得正副兩總統,内外通籌,聯為一體,專防國民黨起事。
周予儆之自首,得票傳黃興到京,所以抗宋案也,徐企文之攻制造局,得輸運陸海軍至滬,所以争先著也。
贛皖粵三都督,盡令免官,所以報争款之怨,而弱黨人之勢也。
一步緊一步,一着緊一着,此是袁總統無上兵略,而黎副總統即默承之,黨人不察,徒号召黨羽,散布鄂省,令幾個好男女頭顱,無端輕送。
至圖鄂不成,轉而圖贛,曾亦聞李純已至,北軍南來,要險之區,俱已扼守,尚有何隙可乘耶?或謂三督在位,尚有兵權,何不乘免官令下之時,聯合反抗,宣告獨立,乃遲至卸職以後,再行發難,毋乃太愚。
是不然。
袁政府既能撤除三督,甯不能防備三督?三督正因老袁之注意,姑為此寂然不動,遵令解職,待事過境遷,乃躍然而起,掩其不備。
彼以為老袁已弛戒心,而誰料老袁之防,轉因此而益切。
十面埋伏,專待項王。
袁之計何其巧乎?故予謂周予儆、徐企文輩,實皆受袁之指使,試悉心鈎考之,當知予言之非誣矣。
黎副總統,亟遣第六師師長李純,率師東下,一面密報中央,請再增兵江西,藉備不虞。
袁總統即命李純為九江鎮守使,并陸續調遣北軍,分日南下。
那知護軍使歐陽武,偏電達武昌,聲言:“贛地各處,一律安靖,何用重兵鎮懾?現在北軍,分據賽湖、青山、瓜子湖一帶,嚴密布置,斷絕交通,商民異常恐慌,請即日撤回防兵,且乞轉達中央,務期休兵息民”雲雲。
黎得此電,不禁疑慮交并。
這種把戲,一時卻看他不懂。
隻好覆慰歐陽,說明陳司令告急,因派李司令到浔,既據稱贛省無事,當調李回防,但船隻未到,軍隊未回以前,仍希轉饬浔軍,并地方商民,毋徒輕信謠言,緻生誤會為要。
這電文甫經發出,不意陳廷訓又來急電,說:“由湖口炮台報告,前督李烈鈞帶同外人四名,于七月八日晚間,乘小輪到湖口,會同九十兩團,調去工程辎重兩營,勒令各台交出,歸他占據,并用十營扼住湖口,分兵進逼金雞炮台,且有德安混成旅旅長林虎等,亦向沙河鎮北進,聞為李烈鈞後援。
事機萬急,火速添兵。
” 看這數語,與歐陽武所報情形,迥然不同,弄得黎副座莫明其妙。
又電诘歐陽武,等他複電,竟有一兩日不來。
獨鎮守使李純,卻有急電請示,據言:“李烈鈞已占住湖口炮台,宣告獨立。
前代理鎮守使俞毅及旅長方聲濤,團長周璧階等,俱潛往湖口,與李聯兵,駐紮德安的林虎,亦前應李衆,亂機已發,未敢驟退,請訓示遵行。
”那時江西兼督黎副總統,已經瞧破情形,飛電令李純留駐九江,毋即回軍,複電緻政府,詳報護軍鎮守兩使情狀。
政府即嚴诘歐陽武,歐陽武複電到來,略言:“李烈鈞确到湖口,九十兩團,雖為所用,幸兩團以外,各處軍隊,未經全變。
現已連日調集南昌,并開兩團往湖口,竭力支持,荷蒙知遇,當誓死圖報”雲雲。
政府複據情電鄂,黎兼督又是動疑,忽傳到讨袁軍檄文,為首署名,就是總司令李烈鈞,接連列名的,乃是都督歐陽武,民政長賀國昌,兵站總監俞應鴻等,所說大旨,無非是痛詈老袁。
黎亦瞧不勝瞧,但就緊要數語,仔細一閱,略雲: 民國肇造以來,凡我國民,莫不欲達真正目的。
袁世凱乘時竊柄,帝制自為;滅絕人道,而暗殺元勳,弁髦約法,而擅借巨款。
金錢有靈,即輿論公道可收買,祿位無限,任腹心爪牙之把持。
近複盛暑興師,蹂躏贛省,以兵威劫天下,視吾民若寇仇,實屬有負國民之委托,我國民宜亟起自衛,與天下共擊之! 黎閱至此處,将來文擲置案上,暗暗歎道:“老袁卻也專制,應該被他譏評,但他們恰也性急。
前年革命,生民塗炭,南北統一,僅隔一年,今又構怨弄兵,無論袁政府根地牢固,一時推他不倒,就是推倒了他,未必後起有人,果能安定全國,徒令百姓遭殃,外人幹涉。
唉!這也是何苦生事呢!我隻知保全秩序,不要卷入漩渦,省得自讨苦吃罷。
”好算明見。
正籌念間,李烈鈞又有私函到來,接連是黃興、柏文蔚等,也有電文達鄂。
黎俱置諸不理,未幾,得九江鎮守副使劉世鈞要電,請催李純速攻湖口,又未幾,得歐陽武通電,說:“由省議會公舉,權任都督,且指北軍為袁軍,說他無故到贛,三道進兵,具何陰謀?贛人憤激得很,武為維持大局計,不得不暫從所請”雲雲。
又未幾,得李純急電,已與林虎軍開戰了。
正是: 帷幕不堪長黑暗,蕭牆又複起幹戈。
欲知李林兩軍勝負,容待下回表明。
---------- 是回為二次革命之發端,見得正副兩總統,内外通籌,聯為一體,專防國民黨起事。
周予儆之自首,得票傳黃興到京,所以抗宋案也,徐企文之攻制造局,得輸運陸海軍至滬,所以争先著也。
贛皖粵三都督,盡令免官,所以報争款之怨,而弱黨人之勢也。
一步緊一步,一着緊一着,此是袁總統無上兵略,而黎副總統即默承之,黨人不察,徒号召黨羽,散布鄂省,令幾個好男女頭顱,無端輕送。
至圖鄂不成,轉而圖贛,曾亦聞李純已至,北軍南來,要險之區,俱已扼守,尚有何隙可乘耶?或謂三督在位,尚有兵權,何不乘免官令下之時,聯合反抗,宣告獨立,乃遲至卸職以後,再行發難,毋乃太愚。
是不然。
袁政府既能撤除三督,甯不能防備三督?三督正因老袁之注意,姑為此寂然不動,遵令解職,待事過境遷,乃躍然而起,掩其不備。
彼以為老袁已弛戒心,而誰料老袁之防,轉因此而益切。
十面埋伏,專待項王。
袁之計何其巧乎?故予謂周予儆、徐企文輩,實皆受袁之指使,試悉心鈎考之,當知予言之非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