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謝應登高山顯聖 祁巧雲平地成仙

關燈
話說馬成龍領了大隊人馬,離了雞爪山,向登州進發。

    前面先鋒隊裡,設立兩杆金字大紅旗,上面寫道: 報國安民,除奸削佞。

     中軍帳内高挂榜文,申明号令,細分條款,寫道: 上陣退避者斬。

    旌旗靡亂者斬。

    金鼓失次者斬。

    妄報軍情者斬。

     妖言惑衆者斬。

    亂取民财者斬。

    克減軍糧者斬,奸妻女者斬,洩漏軍 機者斬。

    不遵号令者斬。

     那十條禁令一出,軍中誰敢亂動,真乃是鬼伏神欽,秋毫無犯,又作一道檄文,在各州府縣張挂,上寫道: 欽命雲南大都督世襲定國公馬成龍,為除奸削佞,報國安民事:切因 奸相沈謙淩虐天子,暗害忠良。

    圖謀篡逆,擾亂朝綱。

    賣官粥爵,賄賂成 行。

    妄開邊釁,耗費錢糧,暴虐百姓,亵讀彼倉。

    如鬼如魅,另有肺腸。

     擢發難數,罪惡昭彰。

    親離衆叛,帝用不臧。

    我等起義,為國除奸。

    臭除 元惡,易如探囊。

    豈容爾輩,跋扈跳梁!為此草檄,告于四方。

    如敢抗逆, 降之百殃,如順義旨,降之百祥,同心協力,仰報君王。

    須至榜者,以翊 大唐。

     大唐某年某月某日示 這一道檄文傳将出去,那些附近的各州縣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都知沈賊的罪惡。

    那些被害的一班臣子,聞知雞爪山興兵前來除奸報國,人人歡喜,都備了牛羊酒禮前來迎接。

    馬爺一一優待,安撫軍民,秋毫無犯。

    那些百姓見馬爺愛民如子,家家頂禮,戶戶焚香,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勢如破竹。

    馬爺心中十分歡喜,吩咐三軍緩緩而行。

     那日午後,來到大行山下,隻見前面都是高山峻嶺,翠岫青峰。

    山凹之中,露出兩根朱紅旗忏,内有一座寺院,四面都是怪石如虎,蒼松似龍,十分幽雅。

    馬爺問軍士道:“這是何處。

    ”軍士禀道:“此乃太行山。

    ”馬爺吩咐安營。

    一聲令下,隻聽得三聲大炮,五營四哨,大小三軍,早已紮下行營。

    馬爺帶領衆将,都上山來遊玩。

    行到寺院之前,隻見那院字軒昂,山門上有三個金字,上寫道:“升仙觀”,旁邊有一段石碑,碑上有字。

    馬爺同衆英雄近前看時,原來是隋朝謝應登在此修行了道成仙之所,因此後人起這寺院在此侍奉香火,碑石乃謝應登先生一生事迹。

    謝元驚道:“此乃我高祖升仙之處,不想士人乃能立廟奉侍!”馬爺感歎。

     忽見觀門開處,走出一位白發道人,到馬爺面前一揖道:“請諸位大人入内獻茶。

    ”馬爺道:“你寺還是僧家,還是道家?”那老者道:“此觀并無僧道,乃是先高祖昔日在此修行成仙,故我們就在此間侍奉香火。

    ”馬爺大喜,謝元亦喜,一齊進了山門,但見十數間殿字,蒼苔滿地,翠柏參天,一派幽景。

    衆人頗有超凡出俗之想。

    先是謝元參拜了祖宗的神像,次後馬爺領衆英雄拈香禮拜。

     進了後堂,那老者夫妻兩個同一個女兒,出來迎接,見過了禮,捧上茶來,謝無叙起譜系,是謝元五服内的堂兄。

    謝元甚喜,認了兄嫂。

    那女兒名喚靈花,也來拜見叔叔,那老者道:“此女雖小,倒頗通武藝,求叔爺指教!”謝元道:“我們随行也有女将在後。

    ”老者道:“何不請來随喜随喜。

    ”謝元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