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四封銀子,急欲尋一妻室奉侍母親。
左說右說,總不能妥,隻得按下。
不題。
柳毅就在本莊上合了一個夥計,叫做顧有已,販些雜貨,在馬家口集上開鋪,言明除本分利。
不料那人是個拐子,做了半年生意,卻也賺錢。
忽一日,顧有己從集上回來,向柳毅說道:“俺丈母死了,叫賤荊娘家走去。
我還得給他照料幾天,才能上集。
一切貨物,俱在鋪裡屯着哩!” 柳毅信以為真,不知那人早已賣了銀子,下入腰櫃,晚上領着他女人往河南去了。
住有半月,并不見他回來。
着人去問他丈人,他丈人道:“賤荊并未曾死,女兒也并沒回家。
這未必不是顧有己設計坑你,何不上集去盤貨物?”柳毅聽說,到了集上一看,才知他貨俱變訖,領着家小,上别處跑了。
柳毅回來,一場暗惱。
身着大病,請人吃藥,又把銀子花了有三十兩,方才起得身來。
剩下七十兩銀子,莊氏收在櫃裡,再不肯拿出來使了。
時當六月天氣,柳毅往遠處行禮,被大雨所隔,晚上沒得回家。
莊氏無人作伴,獨自睡去。
到得半夜,忽有大盜進院。
明火執仗,開了屋門。
走到牀前,把莊氏捆住,說道:“你兒子拾俺銀子四封,作速拿出給俺!不給,定要你命!”莊氏道:“銀子四封,委實有的。
小兒不善識人,被夥計顧有己坑去一百,人所共知。
剩下一百,小兒害病耗費了三十兩,其餘隻剩銀子七十兩整,現在櫃中,任你拿去。
我與你無仇,萬勿害我性命!”那賊道:“看你家這般寒苦,使出去的斷難倒回!”就開了櫃,取出銀子一包。
把莊氏放了,哄然跳牆而出。
次日,柳毅回來。
莊氏向他告訴。
柳毅長歎了幾聲,因作詩一首以寄慨,雲:算來豐約不由人,休把遭逢太認真! 端木結驷難誇富,原思環堵讵厭貧? 财非應有終須散,福不能享反累身。
爨火久虛總是命,甯甘淡泊受艱辛。
話說柳毅所得銀子四封,俱經化散。
欲待回頭教學,一時誰家來請?欲求程惠心幫助罷,自覺絮煩,難以開口。
仍落得母子兩個依舊賣草鞋為生。
一日,柳毅在南羅鎮上賣鞋。
見一個行客,站在店門口前,問道:“你這草鞋,要多少錢一雙。
”柳毅答道:“要二錢一雙。
”那人道:“三百不也罷了!”柳毅道:“實不勾本,暫當發市,就賣雙給你。
”那人把柳毅仔細一看,問道:“尊兄,你不是個賣草的人,如何做這樣生意?”柳毅道:“事出無奈,故而如此。
”那人道:“看尊兄,好像個發過身的。
”柳毅道:“身雖發過,無濟于貧。
”那人問道:“兄是那科的?”柳毅答道:“是上科的。
”那人道:“弟也是上科的。
這等說,咱兩個系大同年了。
” 那人就把柳毅讓到店裡,坐下。
問道:“年兄是那裡人?”柳毅答道:“弟賤姓柳,是朗州府武陵縣人,住在梅花村内。
”柳毅問那人道:“年兄籍貫何處?”那人答道:“弟姓商,名琏,是廉州府合浦縣人,住在昌平集上。
”那人問柳毅道:“年兄家中還有何人?”答道:“還有家母,已高年了。
” 那人道:“你我既系同年,不啻兄弟。
相兄儀表,日後定不以一标終局。
目下如此颠沛,弟實代為痛心。
别無可贈,暫助白銀二十五兩,以為柴米茶果之資。
”柳毅不受,那人不準。
柳毅無可奈何,隻得收訖。
彼此寫了籍貫,叙了齒錄。
柳毅再三緻謝而回。
來到家裡,莊氏見柳毅有二十多兩銀子,問其來由,說道:“這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兒以此作本,買些筆墨紙張,外邊遊學去罷!勿坐視山空,再像從前。
”柳毅答道:“孩兒亦想要這樣。
” 但不知柳毅在外遊學如何,下回分解。
左說右說,總不能妥,隻得按下。
不題。
柳毅就在本莊上合了一個夥計,叫做顧有已,販些雜貨,在馬家口集上開鋪,言明除本分利。
不料那人是個拐子,做了半年生意,卻也賺錢。
忽一日,顧有己從集上回來,向柳毅說道:“俺丈母死了,叫賤荊娘家走去。
我還得給他照料幾天,才能上集。
一切貨物,俱在鋪裡屯着哩!” 柳毅信以為真,不知那人早已賣了銀子,下入腰櫃,晚上領着他女人往河南去了。
住有半月,并不見他回來。
着人去問他丈人,他丈人道:“賤荊并未曾死,女兒也并沒回家。
這未必不是顧有己設計坑你,何不上集去盤貨物?”柳毅聽說,到了集上一看,才知他貨俱變訖,領着家小,上别處跑了。
柳毅回來,一場暗惱。
身着大病,請人吃藥,又把銀子花了有三十兩,方才起得身來。
剩下七十兩銀子,莊氏收在櫃裡,再不肯拿出來使了。
時當六月天氣,柳毅往遠處行禮,被大雨所隔,晚上沒得回家。
莊氏無人作伴,獨自睡去。
到得半夜,忽有大盜進院。
明火執仗,開了屋門。
走到牀前,把莊氏捆住,說道:“你兒子拾俺銀子四封,作速拿出給俺!不給,定要你命!”莊氏道:“銀子四封,委實有的。
小兒不善識人,被夥計顧有己坑去一百,人所共知。
剩下一百,小兒害病耗費了三十兩,其餘隻剩銀子七十兩整,現在櫃中,任你拿去。
我與你無仇,萬勿害我性命!”那賊道:“看你家這般寒苦,使出去的斷難倒回!”就開了櫃,取出銀子一包。
把莊氏放了,哄然跳牆而出。
次日,柳毅回來。
莊氏向他告訴。
柳毅長歎了幾聲,因作詩一首以寄慨,雲:算來豐約不由人,休把遭逢太認真! 端木結驷難誇富,原思環堵讵厭貧? 财非應有終須散,福不能享反累身。
爨火久虛總是命,甯甘淡泊受艱辛。
話說柳毅所得銀子四封,俱經化散。
欲待回頭教學,一時誰家來請?欲求程惠心幫助罷,自覺絮煩,難以開口。
仍落得母子兩個依舊賣草鞋為生。
一日,柳毅在南羅鎮上賣鞋。
見一個行客,站在店門口前,問道:“你這草鞋,要多少錢一雙。
”柳毅答道:“要二錢一雙。
”那人道:“三百不也罷了!”柳毅道:“實不勾本,暫當發市,就賣雙給你。
”那人把柳毅仔細一看,問道:“尊兄,你不是個賣草的人,如何做這樣生意?”柳毅道:“事出無奈,故而如此。
”那人道:“看尊兄,好像個發過身的。
”柳毅道:“身雖發過,無濟于貧。
”那人問道:“兄是那科的?”柳毅答道:“是上科的。
”那人道:“弟也是上科的。
這等說,咱兩個系大同年了。
” 那人就把柳毅讓到店裡,坐下。
問道:“年兄是那裡人?”柳毅答道:“弟賤姓柳,是朗州府武陵縣人,住在梅花村内。
”柳毅問那人道:“年兄籍貫何處?”那人答道:“弟姓商,名琏,是廉州府合浦縣人,住在昌平集上。
”那人問柳毅道:“年兄家中還有何人?”答道:“還有家母,已高年了。
” 那人道:“你我既系同年,不啻兄弟。
相兄儀表,日後定不以一标終局。
目下如此颠沛,弟實代為痛心。
别無可贈,暫助白銀二十五兩,以為柴米茶果之資。
”柳毅不受,那人不準。
柳毅無可奈何,隻得收訖。
彼此寫了籍貫,叙了齒錄。
柳毅再三緻謝而回。
來到家裡,莊氏見柳毅有二十多兩銀子,問其來由,說道:“這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兒以此作本,買些筆墨紙張,外邊遊學去罷!勿坐視山空,再像從前。
”柳毅答道:“孩兒亦想要這樣。
” 但不知柳毅在外遊學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