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關燈
,不知用什麼服式與狄爺更換?”潞花王道:“即取孤的服式,與狄爺更換便了。

    ”内監宮娥領旨去了。

     這時太後娘娘手挽狄青,呼道:“我那侄兒,作姑母的今日與你相見,如見你爹娘一般。

    喜得你長成,得延一脈,生得一表堂堂,威風凜凜,若非韓琦圓夢,逆龍作祟,今日怎能姑侄相逢?”狄青呼道:“千歲爺。

    太後娘娘啊,吾實無姑母的,隻恐錯認了。

    ”狄太後言道:“你方才說有姑母的,怎麼又說沒有,是何道理?”狄青道:“姑母原是有的。

    ”太後道:“如今在何處?”狄青原要說出已經身故,便思他如此相認,又不好如此說,隻得轉口道:“隻是進宮之後,一直信息全無,不知詳細了。

    ”太後呼道:“侄兒啊,我是你嫡嫡親親姑母,兩無錯訛的了。

    我生身故土小楊村,與你父身同一脈,我父官居兩粵都堂,有家傳玉鴛鴦一對。

    況我進宮之後,并無差池,山西那時進宮秀女,并無第二個姓狄的,我想來決無舛錯,你還疑惑不認麼?此時尚有巧合成對玉鴛鴦足以為據,一些不差,雌的我所收拾,雄的你母謹藏,若非這玉鴛鴦,幾難相信了。

    ”狄青暗慎,師父之言驗了,果有親人相見。

    于是連連叩首,呼道:“姑母大人在上,侄兒不孝,罪大如天。

    隻為侄兒九歲時,母子分離,六親無靠。

    後得王禅老祖救脫水難,在峨嵋山學藝七年,今朝不期而會,與姑母相逢,何異旱苗得雨、枯木逢春,實在不勝欣喜。

    ”當時潞花王更喜形于色,上前拍拍狄青肩上道:“太後與你初見,弟不知是表兄,多有委曲,以後隻以弟兄稱呼便了。

    ”狄青道:“豈敢如此僭越,貴賤懸殊,決無此理。

    ”潞花王道:“既是至親,何分貴賤!”狄太後道:“侄兒且起來,沐浴更衣,再行相見。

    ”狄青領命,辭過太後母子,侍官領他沐浴慢表。

     當下狄太後呼道:“王兒,你且看此鴛鴦好否?分别多年,今日始得成雙。

    ”千歲爺将鴛鴦接來細看,連聲稱妙,隻見血彩閃爍,口吐霞光,即說道:“請問母後,此對鴛鴦既是一件寶貝,不知此物産在何方?”狄太後道:“孩兒,此對鴛鴦,原出于北番外邦,進貢朝廷,先皇欽賜與你外公,為娘得了雌的,雄的留與你母舅。

    為娘時時想念雌雄兩寶,以為沒有會期,豈料鴛鴦今日重逢,追思昔日,倍覺慘然。

    ”潞花王道:“這卻為何?”狄太後道:“王兒有所不知,此對鴛鴦,狄門已經傳了三世,真是鎮家之寶。

    今日為娘見鞍思馬,你外祖母與舅舅得病而亡,倒也罷了,隻是你舅母遭殃被水而亡,骨肉沉流波底,不得共享安閑,那得不傷心啊!”潞花王禀道:“母後且免愁煩,今喜得表兄長成,氣宇不凡,外祖、舅父母留得英雄好後裔,此乃天不負善良之報。

    況表兄生得如此品貌昂昂,何難光前裕後。

    待明日進朝奏知聖上,封他一員大将,還有那個敢欺侮他?”狄太後道:“王兒,說什麼武将,明朝傳我之命,要當今封他一個王位。

    如若不封,說為娘的必定要動氣了。

    ”潞花王應允,狄太後又道:“韓吏部洞明算理,圓夢準驗,如今且請他回府去。

    若贈他金帛财寶,諒他也不領受,須奏知當今升調,以獎其勞。

    ” 正言語間,狄青沐浴更衣,穿着潞花王服式,看來愈覺威儀赫赫,即上前拜見姑母。

    太後娘娘見了,心花怒放,當時表兄弟一同叙過禮,宮人内監,俱來叩見狄王親。

    太後娘娘又呼:“侄兒,且往前殿會宴後,再來叙談。

    ”狄青領命告辭,退往前殿去了。

    當時日已正中,潞花王帶着笑臉,把情形傳知韓吏部,着他先歸衙署,候日加封,即差内官送他回府。

    此時韓爺喜悅萬分,不覺暗暗稱奇說:“那知狄太後即狄廣哥哥之妹,陳琳奉選回朝,已将二十年,老夫亦未深知,誰料我詳夢,卻如此神準。

    ” 不表韓爺欣悅,卻說潞花王陪伴狄青筵宴,弟兄開懷暢飲,自未刻言談交酢,不覺斟酒數巡,已是時交二鼓。

    用過夜膳,潞花王傳令内監宮人,不必多人在此伺候,隻留下四名侍官,伺候狄王親。

     潞花王辭别回宮安寝慢表。

    卻說狄青已經飲酒過多,雖酒量不低,他的酒性卻不甚好。

    大凡酒量與酒性,卻有兩般之别,吃酒多而不醉者為之好酒量;吃酒多,醉而不狂暴者,謂之好酒性。

    狄青的酒量雖高,而酒性卻也平常,前者在花樓上打死胡公子,也因酒性平常之故,如今又要因酒後弄出事來了。

    當夜宴畢,已有三更時候,他仍未安寝,卻于燈下想起了兩個奸臣,因道:“孫兵部、龐太師啊,我與你一無瓜葛,又并無覓仇,為什麼二次三番,要害我性命!”越想越怒,大呼:“可惱!可惱!你這兩個惡毒之賊,真難涵容,今夜必要斬了這狠毒奸臣,以免後患。

    ”當時怒氣沖沖,即要抽身,便呼侍官兩人,快提燈籠,便要出府。

    侍官禀道:“狄爺,時交三鼓了,要往那裡去?”狄青到底醒中已醉,醉中又醒,暗想倘若言明要往殺孫兵部,他們必不肯與我去的,不若哄騙他們,便說道:“往韓吏部府中去便了。

    ” 欲知狄青如何殺孫兵部,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