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不談林貴差人查訪,且言狄青雖遭藥棍傷害,幸得隐修的妙藥調治,當日内服丹丸,外敷仙藥,毒氣盡消。
一連過了五六天,腐爛處已皮光向實,行動如常。
這隐修和尚實乃濟世善良之輩,調愈了狄公子,尚憐他行走未得如常,且冒不得風,既無财帛相謝,反将公子留下,飨膳之費仍是他的。
看來真乃救急扶危為心,不以資财為重之輩,在出家人中如是存心,亦不可多得。
狄青在寺中已有數天,又調服了幾次丹藥,症已痊愈了。
想道:這和尚如此救濟,得調理痊愈,我赤手到來,娘膳所供,亦是他的。
今日無物作謝,不免将此血結玉鴛鴦,相送與他便了。
但思此寶乃我七歲時母親交付。
母親對我說,此物乃三代流傳家寶,外邦進貢一對與朝廷,聖上賜與祖父,乃雌雄一雙。
一隻雌的祖母已交付姑母,一隻雄的與我母親收拾。
如今交我佩于身邊,一見鴛鴦,如見生身之母,至今已有九載。
今日無可奈何,隻得将此寶送與和尚吧。
主意已定,向腰間解下香囊,取出玉鴛鴦,但見霞光閃閃,不由歎道:“寶物啊,你出産番邦,祖父叨先皇恩賜,伴我多年,今日不想要分離了。
但今見此鴛鴦,不覺又想起我的姑母。
曾記幼年時,母親常說,父親有一同胞妹子,似玉如花之美,被先帝選上朝中。
後來得聞兇信,已歸黃土,可憐屍柩還在京邦,不得歸鄉人土,想來也令人心酸。
想我姑母雖則身死,未知雌的鴛鴦存于何所?鴛鴦好比夫婦一般,前日成雙成對,豈料今朝又歸别人,實乃不得完叙。
” 狄青正自言自想之際,隻見小和尚含笑到來,言道:“官人,你今患症已痊愈了。
”狄青道:“多感你師莫大之恩,無可酬報。
”小和尚道:“你手中弄的是什麼東西?”狄青道:“此乃血結玉鴛鴦,因思量大和尚活命之恩,怎奈我并無财物相謝,故将此寶送他,聊表微忱,有勞弓悅。
”小和尚微笑道:“難得你有此心,來吧。
”小和尚當即引着狄青來至靜房,拜見隐修,狄青叩謝活命之恩,跪拜在地。
大和尚微笑道:“些小搭救之情,何足言謝。
”起位扶挽小英雄,狄青遞上鴛鴦,隐修一見此寶,連忙問其緣由。
狄青将此物來曆說明,言道:“深沾活命洪恩,無以報答,隻有随身小物,聊表寸心,伏望勿嫌微薄收領,小子心下略安。
”隐修聽了,微微含笑道:“吾既人戒(,必以方便救濟為懷,那個要你酬謝?況此物乃是你傳家之寶,老僧斷不敢領情。
”狄青懇切說了一番,隐修隻得收受放下。
狄青自思,身體已痊愈了,便要拜辭出寺,隐修道:“且慢,你患傷雖愈,還未可多動,且從緩耽擱三兩天乃可。
”狄青道:“還動不得麼?”隐修道:“這孫賊用毒藥汁,浸淫棍棒,他一心要絕你性命,非用藥快速,不出十天之内,毒氣傳于六腑,難以挽救。
今幸而安痊,到底兩腿尚弱,且再靜耐數天,服些丹丸,便永無後日之患了。
”狄青聽罷,應諾依命,隐修又吩咐徒弟引他回到禅床安息去了。
卻說隐修平生所愛者,乃古董玩器之物,如今狄公子做人情相送,一時滿心欣然,拿起玉鴛鴦看弄一番,笑道:“果然好一件寶物。
我想狄青有此奇寶,必非等閑人家之子,老僧要問個明白才得放心。
”說罷,把玉鴛鴦裝入香囊,霞光閃射于外。
又過了三天,此日乃八月初十,隐修正在禅房閑坐,忽小和尚報說:“靜山王爺到來。
”原來靜山王呼延千歲,與這隐修和尚時常來往,兩人交誼甚厚。
這一天呼延千歲騎馬,帶着八名家将,來到相國寺門首。
隐修忙出來迎接,遂至靜堂參禮畢,遞奉過香茗,隐修請過千歲金安。
王爺言道:“吾倒忘記了。
”隐修道:“千歲忘記了什麼?”王爺說:“本藩有丹青一幅,想送與你,不想連次忘懷了,當真記性平常。
”隐修道:“千歲爺為國分懮,記大不記小,貧僧改日到府領賜便了。
”王爺四邊一看,隻見禅榻清淨,迥絕塵埃,幽雅的很,不覺歎道:“你修行無懮無慮,可比活神仙,我等為官,政務紛繁,實不如你自得逍遙。
”隐修道:“承千歲謬贊,念貧僧在此,無非靠着十方田土,供應三尊聖佛,閑來數卷經書消遣,多蒙王爺擡舉,貧僧借以有光。
”王爺笑道:“你卻會言語,今日本藩不往看操,且取棋來與你下幾局吧。
”隐修向香囊内拿出棋子。
王爺偶然看見囊中一隻玉鴛鴦,毫光四射,帶笑把頭一搖,道:“你這和尚果是個趣客,這玉鴛鴦是件至趣妙東西,但非民間所有,那一位老爺送你的?”隐修微笑道:“原非民間之物,隻可惜雌雄不得成雙。
”王爺道:“是了,倘得雌的配成一對,價值連城,可以上進得朝廷的。
不知你多少銀子買下來的?”隐修笑道:“不用得銀子,隻因貧僧醫痊一人,他送我作謝。
”王爺道:“你這光頭倒也得此便宜奇貨。
”當時王爺放下這玉鴛鴦,隐修已将棋子四圍排開,擺下對坐交椅,棋盤棋子全是象牙造成。
不知二人下棋後,狄公子如何拜别老和尚,且看下回分解。
一連過了五六天,腐爛處已皮光向實,行動如常。
這隐修和尚實乃濟世善良之輩,調愈了狄公子,尚憐他行走未得如常,且冒不得風,既無财帛相謝,反将公子留下,飨膳之費仍是他的。
看來真乃救急扶危為心,不以資财為重之輩,在出家人中如是存心,亦不可多得。
狄青在寺中已有數天,又調服了幾次丹藥,症已痊愈了。
想道:這和尚如此救濟,得調理痊愈,我赤手到來,娘膳所供,亦是他的。
今日無物作謝,不免将此血結玉鴛鴦,相送與他便了。
但思此寶乃我七歲時母親交付。
母親對我說,此物乃三代流傳家寶,外邦進貢一對與朝廷,聖上賜與祖父,乃雌雄一雙。
一隻雌的祖母已交付姑母,一隻雄的與我母親收拾。
如今交我佩于身邊,一見鴛鴦,如見生身之母,至今已有九載。
今日無可奈何,隻得将此寶送與和尚吧。
主意已定,向腰間解下香囊,取出玉鴛鴦,但見霞光閃閃,不由歎道:“寶物啊,你出産番邦,祖父叨先皇恩賜,伴我多年,今日不想要分離了。
但今見此鴛鴦,不覺又想起我的姑母。
曾記幼年時,母親常說,父親有一同胞妹子,似玉如花之美,被先帝選上朝中。
後來得聞兇信,已歸黃土,可憐屍柩還在京邦,不得歸鄉人土,想來也令人心酸。
想我姑母雖則身死,未知雌的鴛鴦存于何所?鴛鴦好比夫婦一般,前日成雙成對,豈料今朝又歸别人,實乃不得完叙。
” 狄青正自言自想之際,隻見小和尚含笑到來,言道:“官人,你今患症已痊愈了。
”狄青道:“多感你師莫大之恩,無可酬報。
”小和尚道:“你手中弄的是什麼東西?”狄青道:“此乃血結玉鴛鴦,因思量大和尚活命之恩,怎奈我并無财物相謝,故将此寶送他,聊表微忱,有勞弓悅。
”小和尚微笑道:“難得你有此心,來吧。
”小和尚當即引着狄青來至靜房,拜見隐修,狄青叩謝活命之恩,跪拜在地。
大和尚微笑道:“些小搭救之情,何足言謝。
”起位扶挽小英雄,狄青遞上鴛鴦,隐修一見此寶,連忙問其緣由。
狄青将此物來曆說明,言道:“深沾活命洪恩,無以報答,隻有随身小物,聊表寸心,伏望勿嫌微薄收領,小子心下略安。
”隐修聽了,微微含笑道:“吾既人戒(,必以方便救濟為懷,那個要你酬謝?況此物乃是你傳家之寶,老僧斷不敢領情。
”狄青懇切說了一番,隐修隻得收受放下。
狄青自思,身體已痊愈了,便要拜辭出寺,隐修道:“且慢,你患傷雖愈,還未可多動,且從緩耽擱三兩天乃可。
”狄青道:“還動不得麼?”隐修道:“這孫賊用毒藥汁,浸淫棍棒,他一心要絕你性命,非用藥快速,不出十天之内,毒氣傳于六腑,難以挽救。
今幸而安痊,到底兩腿尚弱,且再靜耐數天,服些丹丸,便永無後日之患了。
”狄青聽罷,應諾依命,隐修又吩咐徒弟引他回到禅床安息去了。
卻說隐修平生所愛者,乃古董玩器之物,如今狄公子做人情相送,一時滿心欣然,拿起玉鴛鴦看弄一番,笑道:“果然好一件寶物。
我想狄青有此奇寶,必非等閑人家之子,老僧要問個明白才得放心。
”說罷,把玉鴛鴦裝入香囊,霞光閃射于外。
又過了三天,此日乃八月初十,隐修正在禅房閑坐,忽小和尚報說:“靜山王爺到來。
”原來靜山王呼延千歲,與這隐修和尚時常來往,兩人交誼甚厚。
這一天呼延千歲騎馬,帶着八名家将,來到相國寺門首。
隐修忙出來迎接,遂至靜堂參禮畢,遞奉過香茗,隐修請過千歲金安。
王爺言道:“吾倒忘記了。
”隐修道:“千歲忘記了什麼?”王爺說:“本藩有丹青一幅,想送與你,不想連次忘懷了,當真記性平常。
”隐修道:“千歲爺為國分懮,記大不記小,貧僧改日到府領賜便了。
”王爺四邊一看,隻見禅榻清淨,迥絕塵埃,幽雅的很,不覺歎道:“你修行無懮無慮,可比活神仙,我等為官,政務紛繁,實不如你自得逍遙。
”隐修道:“承千歲謬贊,念貧僧在此,無非靠着十方田土,供應三尊聖佛,閑來數卷經書消遣,多蒙王爺擡舉,貧僧借以有光。
”王爺笑道:“你卻會言語,今日本藩不往看操,且取棋來與你下幾局吧。
”隐修向香囊内拿出棋子。
王爺偶然看見囊中一隻玉鴛鴦,毫光四射,帶笑把頭一搖,道:“你這和尚果是個趣客,這玉鴛鴦是件至趣妙東西,但非民間所有,那一位老爺送你的?”隐修微笑道:“原非民間之物,隻可惜雌雄不得成雙。
”王爺道:“是了,倘得雌的配成一對,價值連城,可以上進得朝廷的。
不知你多少銀子買下來的?”隐修笑道:“不用得銀子,隻因貧僧醫痊一人,他送我作謝。
”王爺道:“你這光頭倒也得此便宜奇貨。
”當時王爺放下這玉鴛鴦,隐修已将棋子四圍排開,擺下對坐交椅,棋盤棋子全是象牙造成。
不知二人下棋後,狄公子如何拜别老和尚,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