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關燈
何瑞說道:“事不宜遲,你要依我的主意,今夜晚就行事,先殺了任山與高勝,破了竹子山的北山口,引穆将軍大軍進竹子山,捉住吳恩,這不是一件大功勞麼?”張寶說:“兄長,你說此話當真麼?”何瑞說:“賢弟,我焉能與你說謊言?此事千真萬真!”就把那王天寵和白少将軍定計之話述說了一遍。

    張寶說道:“好哇!你就是這樣作事?我還在夢中呢!既然如此,你先派他二人急速至大清營内送信,定于今夜晚三更時分,我與兄長在這裡等候他們接應。

    我統帶這一萬水師營兵丁,都是我的心腹之人,我說降,他等就降;我說反,他等就反,由我自便。

    ”何瑞說:“師弟,你說的甚好。

    既是這樣,我可以放心,你我少時再談。

    ” 何瑞站起身來,回到自己營中,請白少将軍、王天寵二人,述說方才之事,兩個人甚是喜悅。

    何瑞立刻派魯化與何道明二人撐兩隻小船兒,送白少将軍、王天寵二人回歸大清營中去了,定于今夜内三更時分前來接應。

    那何瑞自己在船艙内悶坐,用了晚戰飯。

    少時,何道明、魯化二人回來,進了船營。

    何瑞說:“何道明、魯化,你二人各穿水衣水靠,各帶随身的兵刃,跟我到那中軍大營,護庇你師叔張寶。

    定于今夜三更以後,官兵殺到,那時獻這竹子山的北山口。

    你我父子三人要立功作為出頭之日就在今朝。

    ”魯化說道:“舅舅請放寬心。

    我二人仗着跟你老人家所練的水性,樣樣精通,不能落在賊人之下!”何瑞說:“很好。

    ”立刻收拾停妥,三人撲奔張寶那裡去了。

     不多時,已至營門以外。

    早有回事之人通禀進去。

    那張寶親身迎接出來,到了賬房屋中,四人落座吃茶。

    又講論些今夜之事。

    天已不早,少時擺上酒飯,四人用過了晚飯。

    魯化說:“我先去結果了任山,你們在此等候。

    ”這魯化去不多時,把任山的首級提來,扔在船頭之上。

    聽了聽外面天交二鼓二點,那何瑞、張寶先把親随諸将調齊,都下了一支密令:“如要是官兵到來,立起投降的号燈來!”正說着,忽聽信炮驚天,殺聲一片,正是穆将軍領全營大小三軍,大隊兵馬殺奔前來。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回捉妖人忠臣奏凱滅邪教永慶升平 詩曰:著書非是為窮愁,豪曠應偕造物遊。

     落筆漫驚風助陣,抛竿一任月盈舟。

     午餐動并朝餐膳,夏日常備冬日裘。

     何幸清貧無俗事,飽觀經史樂齋頭。

     張寶等四人竟候官兵到來。

    天方到三鼓,穆将軍大隊已到。

    且說穆将軍自從王天寵、白少将軍把獻竹子山之故都禀明了,穆将軍統領全軍大隊人馬,派馬成龍、李慶龍、馬夢太為前站先鋒,點齊了五千飛虎兵,派玉鬥、巴德哩為接應軍,派韋佗保、韓三保、薩哩善、哈三保、白勝祖五人為左右翼,“如得了竹子山的北山口,進兵搶山,捉拿吳恩,算你等頭功!”白勝祖又告訴:“王天寵、張義二人起他那聚泉山的人馬來到,會合在一處,前去接應。

    ”穆将軍亦甚喜悅,又派顧煥章知會張義、王天寵二人,就在那裡進兵。

    到二鼓以後,在竹子山聚齊,兩軍會合在一處,沖殺過去,那裡有何瑞等迎接,張寶把大環金絲寶刀奉還了馬成龍。

    賊人正在睡夢中,俱被官兵所殺。

    巡山太保高勝也死在亂軍之中。

     天有五鼓之時,穆将軍得了竹子山的北山口,吩咐進兵,大隊人馬趁勢取了竹城,殺傷了無數的賊将。

    大戰了有半日工夫,有聚泉山的小白龍王天寵、笑面閻羅張二虎、顧煥章三人先搶了竹子山。

    這官兵四面圍住,生擒賊将十三員。

    各處搜查,就是不見八路都會總吳恩。

     書中交待,這八路都會總吳恩,他聽見說那北山口失守,反了靜江太歲張寶,勾串大清營的諸将,約會他那裡大隊人馬,殺進竹子山來。

    自己望左右一看,并無一個保護之人。

    隻聽外邊喊聲大震,殺聲連天。

    所派出去的戰将,全都被那大清營中之人捉去了,暗自心中說道:“我自統兵叛反大清國約數十年以來,不想我今朝落在這一個地步。

    我倘要被他等捉去,豈不被人恥笑于我?也不免有殺身之禍。

    莫若我趁此逃走,找一個僻靜之處,躲藏一時,候官兵去後,我再找一個清靜山谷,從此閉門思過,以了我平生之願也。

    ”想罷,自己抽身出了逍遙閣,飛身上房。

    擡頭望前山一看,隻見那些人馬如兵山一般相似,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殺聲不斷,金鼓大作。

    此時天已東方發亮,見大清營的人馬還是亂殺亂砍,山谷之中旌旗遍野。

    吳恩蹿至後山,心内甚是驚慌,自己戰戰兢兢往前行走。

    慌不擇路,過了一道山澗,隻見眼前一座山神廟。

    吳恩進了廟内,向上叩頭,祝念着說:“山神爺在上,保佑我今日逃脫此難,改日我給你老人家重修廟宇,燒香上供,從此我再也不敢作非禮之事了!”磕完了頭,平身站起來,自己心中一動,說:“不好!我得走,這裡不是我隐身之所,我走吧!”出了廟門,走了不遠,往西一看,見那邊有一座石洞,石碣之上有三個大字,是“絕恩洞”。

    心中甚是歡喜,伏身進了這座山洞。

    到了裡面一看,極其狹窄。

    “倘若官兵到此,把我堵在這裡,反為不美。

    ”自己又一想:“這座山洞是絕恩洞,我名叫吳恩,與這‘恩’字有犯,吾命該休矣!這裡不好,我還是走吧。

    ”立刻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