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我們已經介紹了凱瑟琳·莫蘭的姿容和資質。

    在行将開始的巴思六周之行中,她的姿容和資質就要經受種種艱難險阻的考驗。

    為了讓讀者對她有個比較明确的認識,免得往後越看越糊塗,也許還要說明:凱瑟琳心腸熱切,性情愉悅直爽,沒有絲毫的自負與造作。

    她的舉止剛剛消除了少女的忸怩與腼腆。

    她很讨人喜歡,神色好的時候還很妩媚。

    和一般的十七歲姑娘一樣,她的頭腦也是那麼蒙昧無知。

     動身的時刻臨近了。

    莫蘭太太是做母親的,當然應該滿腹焦慮才是。

    親愛的凱瑟琳就要離家遠行,做母親的唯恐她遭遇不幸。

    應該憂念叢生,哀傷不已,臨别前一兩天應該哭得淚人似的。

    在她房裡話别時,她應該憑着自己的老于世故,向女兒提出許多極其緊要,極其實用的忠告。

    有的貴族和準男爵專愛年輕小姐拉到偏僻的鄉舍裡,倘若莫蘭太太此刻能告誡女兒提防這些人行兇作惡,她那滿腹的憂慮必定會松快一點。

    誰說不是呢?可惜莫蘭太太并不了解貴族和準男爵,對他們的惡作劇一無所知,因而絲毫也不疑心女兒會遭到他們的暗算。

    她的叮咛僅限于以下幾點:“我求你,凱瑟琳,晚上從舞廳出來的時候,可要把脖子裹暖和了。

    我希望你用錢時能記個帳,我特意把這個小帳簿送給你。

    ” 薩利,最好叫薩拉(因為普通紳士家的年輕小姐到了十六歲,有哪個不盡可能改改名字呢?)由于處境的緣故,此時,一準是她姐姐的摯友和知己。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她既沒堅持讓凱瑟琳每天都給她寫封信,也沒硬要她答應把每一個新朋友的人品來信描述描述,或者把巴思可能出現的每一起趣談詳細報導一番。

    莫蘭一家人冷靜而适度地處理了與這次重要旅行有關的一切事項。

    這種态度倒是十分符合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感情,但是并不符合那種優雅的多情善感,不符合一位女主角初次離家遠行時,照理總應激起的那種纏綿柔情。

    她父親不但沒給她開一張随行支取的銀行彙票,甚至也沒把一張一百鎊的鈔票塞進她手裡,他隻給了她十個幾尼,答應她不夠時再給。

     就在這般慘淡的光景中,凱瑟琳辭别家人,登上旅程。

    一路上一帆風順,平安無事。

    既沒碰上強盜,又沒遇上風暴,也沒有因為翻車而幸會男主角。

    隻有一次,艾倫太太擔心把木屐丢在旅店裡,後來幸而發現這隻是一場虛驚。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發生令人驚恐的事情。

     他們來到了巴思。

    凱瑟琳心裡不覺急煎煎,樂滋滋的。

    車子駛近景緻優美、引人入勝的城郊,以及後來駛過通往旅館的幾條街道時,隻見她兩眼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她來這裡是想玩個痛快,她已經感到很痛快了。

     他們很快便在普爾蒂尼街的一幢舒适房子裡住了下來。

     現在應該來介紹一下艾倫太太,以便讓讀者能夠判斷:她的行為今後将會如何促成本書中的種種煩惱,可能如何使可憐的凱瑟琳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

    究竟是出自她的輕率、粗俗或是嫉妒。

    還是因為她偷拆了凱瑟琳的信件,诋毀了她的聲譽,甚至把她攆出門去。

    (譯者注:其實,艾倫太太與凱瑟琳後來的遭遇毫無關系。

    作者之所以這樣說,旨在諷刺哥特傳奇小說,因為在哥特傳奇小說中,女主角的不幸都是由于姑母等人的嫉妒造成的。

    ) 世上有許多這樣的女人,你在同她們的交往中隻會感到奇怪:天下居然會有男人喜愛她們,甚至還和她們結為夫妻;艾倫太太便是這樣一位女人。

    她既不美貌,又無才無藝,還缺乏風度。

    像艾倫先生這樣一個洞達世故、通曉情理的人之所以挑中她,全是因為她有上流社會的淑女氣派、性情娴靜溫厚,還喜歡開開玩。

    她和年輕小姐一樣,喜歡四處奔走,無所不看,就這點來說、她倒是極其适宜作年輕小姐的社交引介人。

    她愛好衣着,有個完全不足為害的癖好:總喜歡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先費了三四天工夫,打聽到穿什麼衣服最時興,并且還買到一身頂時髦的衣服,然後才領着我們的女主角踏進社交界。

    凱瑟琳自己也買了些東西。

    等這些事情籌措停當,那個事關重大的夜晚來臨了,她就要被引進上舞廳啦。

    最好的理發師給她修剪了頭發,她再仔仔細細地穿好衣服。

    艾倫太太和她的使女看了都說,她打扮得很好看。

    受到這番鼓勵,凱瑟琳便希望自己打人群中穿過時,起碼可以不遭到非議。

    至于說贊賞,真有人贊賞當然可喜,但是她并不抱這個奢望。

     艾倫太太磨磨蹭蹭地打扮了半天,緻使兩人很晚才步入舞廳。

    眼下正趕上鬧季,舞廳裡擁擠不堪,兩位女士用力擠了進去。

    卻說艾倫先生,他徑直奔牌室去了,讓兩位女士在亂哄哄的人叢中自尋樂趣。

    艾倫太太光顧得當心自己的新衣服,也不管她的被保護人是否受得了。

    打門前的人堆裡穿過時,艾倫太太小心翼翼地得飛快。

    幸虧凱瑟琳緊貼在她身邊,使勁挽住她朋友的胳膊,才算沒被那推推搡搡的人群沖散。

    但是,使她大為驚奇的是,打大廳裡穿過決不是擺脫重圍的辦法,她們越走人群似乎變得越擠。

    她本來設想,隻要一進門,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座位,舒舒服服地坐下來看人跳舞。

    誰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