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回 光緒帝幽禁瀛台 維新黨盡忠菜市
關燈
小
中
大
着日本衣服,扮成洋人,逃到天津,上日本輪船,從大連一帶,又逃往日本去,中國的政治犯進東交民巷請外國人保護的,要推梁啟超為第一人了。
再說那譚嗣同得了兇信,當時氣得昏暈過去,大家叫了半日,才将他叫醒。
長歎一聲道:“反了,反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憐我那聖明的皇帝,為我譚嗣同所累,總怪我瞎了眼睛,認錯了袁世凱,以緻弄得這般的結局。
事到臨頭。
我譚嗣同隻有拼着一死,以盡忠于皇帝了。
說着又大哭起來。
正哭之間,來了一個美國人,闖進譚嗣同房内,勸譚嗣同與他同到東交民巷,譚嗣同再三不肯,對那美國人慷慨說道:“現在已是我義不能逃的時候,情願以身殉國,以勸來者,請閣下不必再說了。
” 那美國人肅然起敬,說中國竟有這等人格高尚的義士,真是可佩之至。
譚嗣同又對那美國人說道:“鄙人有一事相來懇,我國大皇帝,現在已被幽囚,萬一那些亂臣賊子,要加害于我國大皇帝的時候,就請貴國公使,提出抗議,使他們不敢做那篡逆之事,我譚嗣同雖死在九泉,也感恩不盡了。
” 那美國人道:“這是自然要幫忙的。
” 正說話之時。
那九門提督福锟已趕到這裡,帶着隊兵,兇神霸道的就蜂擁而進,捉住了譚嗣同,要帶他到提督衙門去。
譚嗣同道:“我是打定主意,盡忠殉國的人,你們便不來捉我,,我也是死的,好,好好。
我同你們去,福锟命上了鐐拷,隊兵們拿出鐐铐來,要替譚嗣同帶上,那美國人見了不由的怒氣沖天,大聲說道:“這是幹甚麼?” 譚先生是忠義之士,不可虐待。
” 福锟一瞧是外國人,知道洋大人是惹不得的,而且旗人更怕洋人,便不敢再上刑具,隻得由隊兵們将譚嗣同帶上刑具,隻得由隊兵們譚嗣同擁上騾車,竟自去了。
這時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五君子,正在順治門外趕驢市聞喜庵中,商議辦法。
那九門提督派來的官兵,一擁而入,如同鶴鷹捕雀似的,将五君子同時捕去。
九門提督到南海會館去捉康有為,前後窮搜了兩次,不見蹤影,詳細的調查,才知康有為已于前一日下午,就奔天津而去。
九門提督又搜捕梁啟超,也是不知下落。
九門提督便遞了封奏,請旨将譚嗣同等定奪并将康梁逃走的情形,一并詳細奏上,皇太後立刻下了一道谕旨,仍用皇帝的名義,其文雲:近因時勢多艱,朝廷孜孜圖治,力求變法自強,凡所設施,無非為社稷生民之計,朕憂深宵旰,每切兢兢,乃不意主事康有為,首創邪說,惑世誣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變法之際,隐行其亂法之謀,包藏禍心,潛圖不軌,前日竟有糾約亂黨,謀圖頤和園劫制皇太後陷害朕躬之事,幸經察覺,立破奸謀,又聞該亂黨私立保國會,聲言保中國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實堪發指,朕恭奉慈闱,力崇孝治,此中外臣民之所共知,康有為學術乖僻,其平日著述,無非離經叛道非聖無法之言,前因請求時務,令在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旋赴上海辦官報局,乃竟留逼辇殺之下,搞煽陰謀,若非仰賴祖宗默佑,洞燭機先,其事何堪設想,康有為實為叛逆之首,現已在逃,着各省督撫一體嚴行查拿,極刑懲治,舉人梁啟超與康有為狼狽為奸,所著文字,語多狂謬,着一并嚴拿懲辦,康有為之弟廣仁及禦史楊深秀、軍楊章京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實系與康有為結黨,隐圖煽惑,楊銳等每于召見之時,欺蒙狂悖,密保匪人,實屬同惡相濟,罪大惡極,均着交刑部嚴行審訊,按律定拟。
谕旨下來之後,九門提督福锟便将譚嗣同等六君子解到刑部。
這時舊黨健将趙舒翹,正做刑部尚書,趙舒翹道:“此乃欽交要犯,罪案已定,不必多說,就具奏上去,請旨施行太後立刻批準。
戊戌年八月十三日清晨,刑部尚書領旨下朝,一直奔到刑部。
将譚嗣同等六人提出,綁赴順治門外菜市口,立即行刑。
早驚動了滿城人士,都去瞧熱鬧,真是人山人海。
那舊黨中的人,自然是個個歡喜,嘻笑怒罵。
至于普通人民,都啧啧歎息,替六君子暗中呼冤。
正是:功名未遂身行死國運如斯信可哀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再說那譚嗣同得了兇信,當時氣得昏暈過去,大家叫了半日,才将他叫醒。
長歎一聲道:“反了,反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憐我那聖明的皇帝,為我譚嗣同所累,總怪我瞎了眼睛,認錯了袁世凱,以緻弄得這般的結局。
事到臨頭。
我譚嗣同隻有拼着一死,以盡忠于皇帝了。
說着又大哭起來。
正哭之間,來了一個美國人,闖進譚嗣同房内,勸譚嗣同與他同到東交民巷,譚嗣同再三不肯,對那美國人慷慨說道:“現在已是我義不能逃的時候,情願以身殉國,以勸來者,請閣下不必再說了。
” 那美國人肅然起敬,說中國竟有這等人格高尚的義士,真是可佩之至。
譚嗣同又對那美國人說道:“鄙人有一事相來懇,我國大皇帝,現在已被幽囚,萬一那些亂臣賊子,要加害于我國大皇帝的時候,就請貴國公使,提出抗議,使他們不敢做那篡逆之事,我譚嗣同雖死在九泉,也感恩不盡了。
” 那美國人道:“這是自然要幫忙的。
” 正說話之時。
那九門提督福锟已趕到這裡,帶着隊兵,兇神霸道的就蜂擁而進,捉住了譚嗣同,要帶他到提督衙門去。
譚嗣同道:“我是打定主意,盡忠殉國的人,你們便不來捉我,,我也是死的,好,好好。
我同你們去,福锟命上了鐐拷,隊兵們拿出鐐铐來,要替譚嗣同帶上,那美國人見了不由的怒氣沖天,大聲說道:“這是幹甚麼?” 譚先生是忠義之士,不可虐待。
” 福锟一瞧是外國人,知道洋大人是惹不得的,而且旗人更怕洋人,便不敢再上刑具,隻得由隊兵們将譚嗣同帶上刑具,隻得由隊兵們譚嗣同擁上騾車,竟自去了。
這時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五君子,正在順治門外趕驢市聞喜庵中,商議辦法。
那九門提督派來的官兵,一擁而入,如同鶴鷹捕雀似的,将五君子同時捕去。
九門提督到南海會館去捉康有為,前後窮搜了兩次,不見蹤影,詳細的調查,才知康有為已于前一日下午,就奔天津而去。
九門提督又搜捕梁啟超,也是不知下落。
九門提督便遞了封奏,請旨将譚嗣同等定奪并将康梁逃走的情形,一并詳細奏上,皇太後立刻下了一道谕旨,仍用皇帝的名義,其文雲:近因時勢多艱,朝廷孜孜圖治,力求變法自強,凡所設施,無非為社稷生民之計,朕憂深宵旰,每切兢兢,乃不意主事康有為,首創邪說,惑世誣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變法之際,隐行其亂法之謀,包藏禍心,潛圖不軌,前日竟有糾約亂黨,謀圖頤和園劫制皇太後陷害朕躬之事,幸經察覺,立破奸謀,又聞該亂黨私立保國會,聲言保中國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實堪發指,朕恭奉慈闱,力崇孝治,此中外臣民之所共知,康有為學術乖僻,其平日著述,無非離經叛道非聖無法之言,前因請求時務,令在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旋赴上海辦官報局,乃竟留逼辇殺之下,搞煽陰謀,若非仰賴祖宗默佑,洞燭機先,其事何堪設想,康有為實為叛逆之首,現已在逃,着各省督撫一體嚴行查拿,極刑懲治,舉人梁啟超與康有為狼狽為奸,所著文字,語多狂謬,着一并嚴拿懲辦,康有為之弟廣仁及禦史楊深秀、軍楊章京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實系與康有為結黨,隐圖煽惑,楊銳等每于召見之時,欺蒙狂悖,密保匪人,實屬同惡相濟,罪大惡極,均着交刑部嚴行審訊,按律定拟。
谕旨下來之後,九門提督福锟便将譚嗣同等六君子解到刑部。
這時舊黨健将趙舒翹,正做刑部尚書,趙舒翹道:“此乃欽交要犯,罪案已定,不必多說,就具奏上去,請旨施行太後立刻批準。
戊戌年八月十三日清晨,刑部尚書領旨下朝,一直奔到刑部。
将譚嗣同等六人提出,綁赴順治門外菜市口,立即行刑。
早驚動了滿城人士,都去瞧熱鬧,真是人山人海。
那舊黨中的人,自然是個個歡喜,嘻笑怒罵。
至于普通人民,都啧啧歎息,替六君子暗中呼冤。
正是:功名未遂身行死國運如斯信可哀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