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親王托病居家 高道士募捐修廟
關燈
小
中
大
燈彩,戲台上預備下場面,兩邊暗房是慈禧太後的更衣室。
慈禧太後入更衣室,略略休息一會。
外面茶桌擺齊,戲台上鑼鼓一響,開台唱戲。
高老道早已把内廷供奉的幾位名角請來,聽候太後點戲。
慈禧太後出來用茶果,果然點了一混元盒,一珠簾寨,一文昭關,一安天會一鴻鸾禧。
各名角都打起精神,大賣氣力,唱得十分精采。
慈禧太後大喜,一屋子官眷們都陪坐着聽戲。
劇台上竹歌嘹亮,台下珠圍翠繞。
文武官員一律回避着,獨有高老道在脂粉隊中,如穿花蝴蝶一般,跑來跑去的,承迎着慈禧太後的色笑。
這一場戲,直聽到日落西山,慈禧太後才擺駕回宮。
那班官眷命婦們,也各自上車進城而去。
這裡高老道将那班親王大臣讓進正廳内坐。
那班親王大臣們都向高老道問好。
談了一會,高老道又擺酒席,請大家暢飲。
便有許多戲子,上來請安。
那班親王大臣原是與戲子認識的,便叫戲子們坐在身後。
有說有笑,有唱有歌,越發樂得忘形。
這一場酒席,直吃到黃昏方散,各人坐車回府。
隔了三天,高老道又進宮來謝恩,皇太後留他在宮中賜宴。
高老道又教慈禧太後練八段錦和練氣打坐的工夫。
說每天在起床之前,練一套八段錦,可以延年益壽。
慈禧太後信高老道的話,就每天認真練習,直到臨死也不間斷。
因此太後的身體,更日見豐滿。
高老道更為太後所重視,有許多王公大臣,因為慈禧太後重視高老道,便與高老道時常往來,巴結高老道。
後來王府的福晉格格,大臣們的夫人小姐,也都拜高老道為師父。
這一風氣一開,京城裡許多官眷,都搶着拜在高老道門下,做一個女弟子,方算是一件榮耀的事。
那些女弟子們,都送大宗贽敬,多則上萬,少則數千,還有送繡貨的,送珠寶的。
又有許多親王貝勒貝子們,要求着和老道換帖拜把子。
老道還推三阻四的不肯。
那李蓮英卻與老道換了帖。
高老道又有一個特别的脾氣,他所見的人,一見面若是投緣,他便與他要好;若一見面不能投緣,便不與他契合。
任你送多少錢,他也不要。
這時高老道在男子當中,隻賞識了一個端方,收他為徒弟。
那端方甚得老道的歡心,又由老道介紹與李蓮英往來。
後來端方竟升到督撫,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這一年正月十五日,太後親自到白雲觀拈香之後,從此每逢正月十五日,便有京城裡文武官員,到觀中來拈香。
皇太後也要下一道上谕,派一位王爺代行拈香。
這一天高老道必備下戲酒,邀王公大臣們在觀中熱鬧一天。
從十五日起,将廟門開放,任人進廟燒香,直開放天二十五日為止。
在這十天之内,紅男綠女,進廟燒香的,也不知有幾千幾萬人,排得水洩不通。
京城裡的人,都叫做會神仙。
說是這十天以内,到白雲觀去,有福氣的人,便會得神仙。
于是上至王公大臣們的福晉格格,命婦小姐,下至販夫走卒的妻子兒女,都打扮得如花朵兒似的到白雲觀裡來會神仙。
他們又必定要在廟内借宿一夜,名叫宿山。
這白雲觀的名聲,因此就轟動了全國。
這一年也是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有一位吳侍郎的太太郁氏,生得花容月貌,嬌豔異常真算得是頭等美人。
郁氏這日到八王爺中去拜年,八福晉正打扮着,要到白雲觀去會神仙硬要邀郁氏同去。
郁氏也一時高興,便跟着八福晉去了。
他們到了白雲觀,拜見高老道。
高老道忙問八福晉:“這位是誰家的太太?” 八福晉便對他說:“這是吳侍郎的夫人。
” 高老道笑道:“吳太太,貧道見你的相貌,生得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是大富大貴之相,而且将來修道成仙,也是有分的,貧道想收你為徒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 郁氏嘻嘻地笑道:“我沒有帶贽敬,怎能拜師父呢?” 高老道說道:“吳太太,貧道并不重在贽敬,那些送贽敬的人都是凡夫俗子,可知貧道是重緣份,不重金錢的。
” 郁氏聽老道不要錢,就收她為徒弟,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那八福晉也在旁慫恿着,叫郁氏答應。
八福晉又從腰裡掏出一張二千兩銀子的銀票來,交給郁氏,叫郁氏轉交高老道,作為贽敬。
高老道連忙搖手說:“貧道有言在先,不收吳太太的贽敬,貧道是決不收的。
” 吳太太便趴在地下,對高老道磕頭,拜過師父。
高老道又請八福晉與吳太太到正廳上與那些福晉命婦們坐着看戲吃酒,直到會過神仙方才告别,高老道反送郁氏一萬兩銀票作為見面禮。
正是:神通廣大多弟子,金錢踴躍羨真人。
欲知後來情形如何,且聽下回解。
慈禧太後入更衣室,略略休息一會。
外面茶桌擺齊,戲台上鑼鼓一響,開台唱戲。
高老道早已把内廷供奉的幾位名角請來,聽候太後點戲。
慈禧太後出來用茶果,果然點了一混元盒,一珠簾寨,一文昭關,一安天會一鴻鸾禧。
各名角都打起精神,大賣氣力,唱得十分精采。
慈禧太後大喜,一屋子官眷們都陪坐着聽戲。
劇台上竹歌嘹亮,台下珠圍翠繞。
文武官員一律回避着,獨有高老道在脂粉隊中,如穿花蝴蝶一般,跑來跑去的,承迎着慈禧太後的色笑。
這一場戲,直聽到日落西山,慈禧太後才擺駕回宮。
那班官眷命婦們,也各自上車進城而去。
這裡高老道将那班親王大臣讓進正廳内坐。
那班親王大臣們都向高老道問好。
談了一會,高老道又擺酒席,請大家暢飲。
便有許多戲子,上來請安。
那班親王大臣原是與戲子認識的,便叫戲子們坐在身後。
有說有笑,有唱有歌,越發樂得忘形。
這一場酒席,直吃到黃昏方散,各人坐車回府。
隔了三天,高老道又進宮來謝恩,皇太後留他在宮中賜宴。
高老道又教慈禧太後練八段錦和練氣打坐的工夫。
說每天在起床之前,練一套八段錦,可以延年益壽。
慈禧太後信高老道的話,就每天認真練習,直到臨死也不間斷。
因此太後的身體,更日見豐滿。
高老道更為太後所重視,有許多王公大臣,因為慈禧太後重視高老道,便與高老道時常往來,巴結高老道。
後來王府的福晉格格,大臣們的夫人小姐,也都拜高老道為師父。
這一風氣一開,京城裡許多官眷,都搶着拜在高老道門下,做一個女弟子,方算是一件榮耀的事。
那些女弟子們,都送大宗贽敬,多則上萬,少則數千,還有送繡貨的,送珠寶的。
又有許多親王貝勒貝子們,要求着和老道換帖拜把子。
老道還推三阻四的不肯。
那李蓮英卻與老道換了帖。
高老道又有一個特别的脾氣,他所見的人,一見面若是投緣,他便與他要好;若一見面不能投緣,便不與他契合。
任你送多少錢,他也不要。
這時高老道在男子當中,隻賞識了一個端方,收他為徒弟。
那端方甚得老道的歡心,又由老道介紹與李蓮英往來。
後來端方竟升到督撫,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這一年正月十五日,太後親自到白雲觀拈香之後,從此每逢正月十五日,便有京城裡文武官員,到觀中來拈香。
皇太後也要下一道上谕,派一位王爺代行拈香。
這一天高老道必備下戲酒,邀王公大臣們在觀中熱鬧一天。
從十五日起,将廟門開放,任人進廟燒香,直開放天二十五日為止。
在這十天之内,紅男綠女,進廟燒香的,也不知有幾千幾萬人,排得水洩不通。
京城裡的人,都叫做會神仙。
說是這十天以内,到白雲觀去,有福氣的人,便會得神仙。
于是上至王公大臣們的福晉格格,命婦小姐,下至販夫走卒的妻子兒女,都打扮得如花朵兒似的到白雲觀裡來會神仙。
他們又必定要在廟内借宿一夜,名叫宿山。
這白雲觀的名聲,因此就轟動了全國。
這一年也是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有一位吳侍郎的太太郁氏,生得花容月貌,嬌豔異常真算得是頭等美人。
郁氏這日到八王爺中去拜年,八福晉正打扮着,要到白雲觀去會神仙硬要邀郁氏同去。
郁氏也一時高興,便跟着八福晉去了。
他們到了白雲觀,拜見高老道。
高老道忙問八福晉:“這位是誰家的太太?” 八福晉便對他說:“這是吳侍郎的夫人。
” 高老道笑道:“吳太太,貧道見你的相貌,生得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是大富大貴之相,而且将來修道成仙,也是有分的,貧道想收你為徒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 郁氏嘻嘻地笑道:“我沒有帶贽敬,怎能拜師父呢?” 高老道說道:“吳太太,貧道并不重在贽敬,那些送贽敬的人都是凡夫俗子,可知貧道是重緣份,不重金錢的。
” 郁氏聽老道不要錢,就收她為徒弟,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那八福晉也在旁慫恿着,叫郁氏答應。
八福晉又從腰裡掏出一張二千兩銀子的銀票來,交給郁氏,叫郁氏轉交高老道,作為贽敬。
高老道連忙搖手說:“貧道有言在先,不收吳太太的贽敬,貧道是決不收的。
” 吳太太便趴在地下,對高老道磕頭,拜過師父。
高老道又請八福晉與吳太太到正廳上與那些福晉命婦們坐着看戲吃酒,直到會過神仙方才告别,高老道反送郁氏一萬兩銀票作為見面禮。
正是:神通廣大多弟子,金錢踴躍羨真人。
欲知後來情形如何,且聽下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