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草遺诏龍馭上賓 索國玺虎将進宮

關燈
先止住了血。

    崔總管聽說蓮英自己淨了身,也趕來瞧他,又将北京帶來的止血散,替他敷上,不到三天,居然好了。

    崔總管便将他帶到北京,送進宮去,先在花裡庫當一名小太監,不到三個月,又升為菜庫副管事太監。

    也是蓮英的運氣到了,鹹豐皇帝要人推摩,蓮英從前曾學過這門手藝,崔總管是知道的,就将他保舉出來,先得了鹹豐皇帝的歡喜,後來又拍上了懿妃。

    那懿妃這時,正要雇一個年輕的太監,當梳頭房的差使,崔總管便對懿妃說:“不要另找别人,就是那推拿的李蓮英,他便會梳各式各樣的頭,貴妃何不叫他梳來試試呢。

    ”  懿妃便叫蓮英來梳頭,蓮英原是專在女人身上用慣工夫的,他服侍女人,溫存體貼,斌媚玲珑他第一次替懿妃梳頭,便格外小心,懿妃的頭發,又黑又亮,約有六尺多長,垂在地上,至少也有二尺,真是人間少見的奇發。

    懿妃因此非常寶貴,而且又怕碰了頭皮發痛的别的太監,與他梳頭,都不合意。

    那蓮英知道懿妃的脾氣,常聽見宮内太監們說起,就使出輕巧靈便的手段,替懿妃慢慢梳好一個鳳凰雙飛頭,非但頭皮不痛,連一根頭發也未曾脫下來。

    那頭樣子更梳得輕巧不過,懿妃大喜,賞了他二十兩銀子。

    後來每天都要他梳頭他又知道懿妃最愛聽吉利話,便每天換一個樣子,總是說吉祥的名兒,什麼一定太平頭啦富貴不斷頭啦,千秋萬歲頭啦,越換越好看,懿妃更為歡喜。

    再加蓮英能說故事,懿妃悶着的時候,他便搬些鄉間的趣事,對懿妃去說。

    又對上了懿妃的勁,懿妃有時因為勞倦過度,也想人推摩,蓮英便也替她推摩推摩,懿妃更為快樂。

    那鹹豐皇帝的病,又一天重似一天,快到臨危的時候。

    肅順得了消息,便召集鄭親王端華,禦前大臣額驸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禮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等一班滿漢大臣,在肅順宅中,開緊急會議。

    肅順對衆位大臣說道:“今天聽說皇帝的病,更為沉重,隻怕龍馭上賓,就在早晚了,皇帝升遐之後,将來懿貴妃飛揚跋扈,仗着她兒子的勢力,玩弄大權,那還了得嗎,依我的意思,打算候聖駕歸天之後公勸怡親王載垣為嗣皇帝,不知衆位的意思如何。

    ” 衆人本是肅順的一黨,哪有異議,都同聲附和,說六爺的話,真是不錯,咱們就這樣的辦吧。

    肅順大喜,又連夜趕到怡親王載垣的府中,與載垣說明擁戴他為嗣皇帝的話,那載垣卻是一人廢物,膽子又向來極小。

    他說“懿貴妃不是生有皇子了嗎,如何可以廢去,叫我來強奪大位呢?就是我有心要繼大統,恐怕群臣也未必服,不如另想一個法子,就說皇子年幼,假托今上有遺诏,命我為監國攝政王,倒還說得過去。

    ” 肅順見他這樣顧慮,便急得說道:“我的爺,您别膽小啦,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您就幹吧。

    ”  載垣一定不依,肅順碰了一鼻子的灰,歎氣而退。

    第二天上午八時宮中忽然挂白舉哀,那鹹豐皇帝已在煙波緻爽殿上,嗚呼哀哉,伏維尚飨了。

    這時孝貞皇後,哭得死去活來,不成樣子,哪裡有心問皇帝死後之事,肅順又說奉大行皇帝遺诏,立怡親王載垣為嗣皇帝,改年号為祺祥元年,又傳谕留京大臣恭親王榮祿等不必到熱河行宮奔喪。

    不日即奉梓宮回京,頓時熱河地方,被肅順鬧得天地翻覆,日月昏沉。

    鹹豐皇帝賓天的次日,那肅順已将假遺诏拟好,隻是沒有國玺,不能發出,便惡狠狠地帶着二十八名虎将,一個個戎服佩刀,闖進宮來,求見孝貞皇後。

    這時孝貞皇後正穿着一身的素服,披散了頭發,跪在鹹豐皇帝的金棺旁邊,放聲大哭。

    要想追攀龍發,以圖自盡。

    懿妃也穿着一身的孝,在皇後面前跪着哭勸,求皇後以天下為重,萬不可盡節。

    那些宮女們慌得沒有主意。

    忽然肅順闖了進來,一眼瞧見孝貞皇後,便說請皇後快将國玺交出讓嗣皇帝早登大賓,以定國事。

    又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嗣皇帝早一天即位,就可以早一天安慰先帝在天之靈。

    ” 孝貞皇後隻裝着傻子一樣,口口聲聲要圖自盡,跟先皇帝同到天上去,别的話卻一字不提,肅順見孝貞皇後這個樣子,不便向她多說,轉過臉來問懿妃道“貴妃知道國玺在什麼地方嗎?” 懿妃說:“那傳國玺早被恭親王帶進京去,與英法兩國簽訂條約去了,請六爺派人到北京問恭親王去吧。

    ” 說罷又跪在金棺前放聲大哭,那孝貞皇後更哭得聲震天地,十分凄凄,率性散開頭發,在地上亂滾,總說求先皇将臣妾帶到天上去,以盡侍奉之義,免得孤兒寡婦,留在世上,活得也沒有意思,宮女們見了一後一妃,哭得這樣可憐,也便一齊跪在地下痛哭。

    真是愁雲慘淡,天地無光,令人有腸斷之勢。

    肅順瞧着這般情形,也不便相逼,又聽懿妃說:“國玺不在行宮裡,便急于要趕進京去,便邁步出了宮門,與端華一班人又開會議去了。

    正是:橋陵弓劍追何及帝室風波起正多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