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聯軍乘虛窺北京 鹹豐星夜走熱河

關燈
話說鹹豐帝因身體尚未複原,經此一吓,便引起舊病。

    孝貞皇後得了消息,吓得臉上都變了色,忙趕到靜香居,一面伺候皇上更衣吃藥,日夜看護着。

    這一場大病,直到秋深方好,都是孝貞皇後親嘗湯藥,調理見效的。

    那懿貴妃關在永巷中,一住四五個月,宮裡的太監宮女們,原是最勢利的人,見懿妃失寵,不但冷淡她,并且常在皇後跟前,說懿妃的壞話。

    又有人在皇帝面前告密,說懿妃在永巷裡終日拿滿洲話咒罵皇帝,皇帝聽了大怒說這東西還能讓她活着嗎?恰巧肅順在旁,皇上便問肅順道:“朕意欲将她廢了,賜她自盡你看怎麼樣?”  慌得肅順忙跪下磕頭,奏道:“奴才不敢預聞宮中大事,皇帝便将皇後請來問皇後的意思如何。

    ”  孝貞皇後卻竭力替懿妃辯護,說:“懿妃決不敢如此,卻是平日與她不和的人,随意造謠,請皇上萬不可信,臣妾也常去察看過懿妃,見她十分恭順,深知自己的罪過,日夜哭泣,求皇上聖體安甯,所以臣妾敢保她決無此事,請皇上開恩,将她放出。

    ” 鹹豐皇帝聽了皇後的話,把怒氣已消了一半,又想起懿妃舊日的恩情,再說懿妃已生了皇兒,又不便廢去妃子的名号,隻歎了一口氣,也不再說了。

    又過了兩個月,孝貞皇後又替懿妃求情,皇帝便赦了懿妃的罪,将她放出,仍住在天地一家春裡,這且不表。

    再說廣州的英美法俄四國聯軍,借口賠款未清,不肯退出廣州城外,一住兩年半,看看絕無交還廣州之意。

    便有一個佛山鎮團練頭目,忍不住胸中憤氣,想起當初廣東一場大禍,都是英國領事巴夏禮鬧的,害得中國這般可慘。

    便出了賞格,有殺夏巴禮的頭來獻的賞洋一千元。

    巴夏禮見了賞格,大吃一驚。

    連夜飛電,報告英國公使,英使大怒,便向中國欽差桂良交涉,要革兩廣總督黃宗漢的職,并且解散全省的團練,桂良答應了他,簽了舊約。

    卻不與英國調換,英使更氣得利害,馬上調兵船到長江一帶示威,直開到漢口,人心頓時恐慌,法國兵又到各處亂闖,并到處設天主教堂,長江一帶竟成了他們的殖民地。

    這時有一位滿洲親王僧格林沁,忍不住大怒起來,奏參直隸總督譚廷襄,說他疏于海防。

    僧王又派兵大沽口修炮台,在海口打一道木樁,再用鐵鍊鎖住海口。

    等到換約那一天各國兵船,都開到天津會齊,中國官廳,送照會與英法美俄四國公使,叫他們的兵船,在北塘上下定,不許他在大沽口停留,那英國人恃着武力,一口拒絕,将兵船開到大沽,用大炮将僧王的鐵鍊轟斷,一面開進十三隻兵船來,船頭上插着紅旗,與炮台挑戰,逼向炮台開炮,把中國兵打敗。

    英國一擁上岸,來搶炮台,炮台上開炮還擊,打沉了幾隻英國小兵船,那岸上的英兵,被僧王爺四面埋伏,一齊殺出,直殺得英兵落花流水,死了一千多人,又活捉了一個英國将軍。

    英國兵船,隻得逃出大沽口外,慢慢向南退去。

    廣東人民,聽說英國被僧王殺敗,就由各富商認捐三百萬兩,修造兵船報仇。

    英法兩國公使,照會通商大臣何桂清,情願遵守八年的條約,怎奈這時鹹豐皇帝不信用僧王爺,不允許外人的要求,隻答應他照道光年間的事禮,通融辦理,又命仍在上海議和。

    外國兵船不準開到北方來,如敢違背,即行痛剿,一面由僧王支款一百萬兩,修築北塘防岸。

    後來忽然有人獻策,引敵兵在北塘口上岸。

    鹹豐皇帝又聽了此計,把北塘口的軍備,完全拆去那翰林院編修郭嵩壽,上疏力言不可。

    北塘紳士禦史陳鴻翊也奏稱不可撤去軍備。

    鹹豐皇帝一概不聽。

    不多幾天,英法兩國兵船,果開進北塘,拔去僧王設的木椿,英國将軍額爾金,法國将軍葛羅打頭陣,帶了一百多隻兵船殺進來,外國兵拖着炮車上岸,中國兵卻不敢回手,隻送照會。

    叫外國人到北京城去,交換議和條約,外國人更兇橫異常,催動各國聯軍一萬八千人,從北塘殺進内港,這時适值潮退,外國兵船一齊擱在淺灘上,他們怕中國兵在兩岸夾攻,便設下詐降之計,各船全挂白旗,中國兵見他們都挂白旗,果然不去攻打。

    待到潮水大了,外國兵船,就出其不意,把外國兵全調到岸上,炮火連天,中國兵被殺得東逃西散,僧王帶兵,在新河迎敵,共有精練的騎兵三千,怎奈外國兵炮火太烈,槍彈如雨,可憐僧王三千勁卒,隻剩下七八個。

    新河失守之後,大沽危急萬分。

    皇帝便派大學士瑞麟,帶領京中的八旗兵,到通州防守,那聯軍勢如破竹,奪了大沽炮台,又用開花炮攻打北岸炮台,開花彈落在火藥庫内,一聲轟天大響,烈焰飛騰,把巍巍一座炮台,炸得粉碎。

    提督樂善炸死,僧王見大勢不佳,退到通州張家灣,眼看天津保不住了,告急的文書,同雪片似地到了北京。

    鹹豐帝看了,心中一急,舊病複發,一面命桂良到天津議和,英國公使要求增加賠款,開天津為商埠,還要帶兵進京,調換條約。

    鹹豐帝在病中,十分暴怒,便下上谕,拒絕各國的要求,英法各國兵隊,見和議絕望,便又打進河西,進逼通州。

    那時北京人心大亂,鹹豐皇帝聽孝貞皇後的話,連夜到河南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