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一門孤寡伴旅魂 片舟萬裡驚噩夢

關燈
說:“惠道身事蕭條,本院聽了也覺得可慘,自有幫助,請老兄不必悲傷。

    ” 藩台聽了撫台的話,自然替惠徵說了些代謝的話,告别而去。

    這時佟佳氏一家孤寡,度這可憐的日月,就不盡千悲萬痛,惟有以淚洗面。

    況且手中無錢,度日更為艱難。

    而且冬天已到,天氣十分寒冷,北風吹在身上,又尖又痛。

    佟佳氏因貧而愁,因愁而哭,因哭而病,就倒在床上。

    那桂祥和蓉兒兩人,原不懂得人事,隻有蘭月,在一傍侍奉。

    忽然這天下午,門外有人敲門,蘭月搶出去問:“誰呀?” 門外的人答道:“咱們是撫台院上的人,快些開門。

    ” 蘭月聽是院上的人,不知為了何事,吓得心頭亂跳,那門外的人又催着快快開門,要待不開,如何使得,隻好硬着頭皮,将門開了,見是一個戈什,蘭月便請他進去。

    那戈什進了堂前,就對蘭月說:“你是惠故道家中什麼人?” 蘭月道:“我是惠道台的女兒。

    ” 那戈什說:“原來是惠小姐,失敬了。

    ”  蘭月問他到此何事。

    他說是奉撫台大人的命,送給惠故道奠儀二百元。

    撫台的意思,勸惠故道的家眷,早些打點回京,不可在此流落。

    ” 說罷便掏出二百元一個包兒,放在桌上。

    蘭月千恩萬謝,說了許多好話。

    那戈什要讨一張謝帖,蘭月便叫桂祥去寫。

    可憐那桂祥雖讀了幾年書,卻全不讀在肚裡。

    這時要他寫謝帖,真是千難萬難。

    寫了半天,還寫不成一個格局,蘭月心中好氣,到底還是她聰明。

    她平日常看在眼裡,當下就寫了一張謝帖,交與那戈什去了。

    蘭月捧了二百元錢,走到她母親床前,把撫台送來的話,對她母親說了。

    佟佳氏一見銀子,白亮亮地堆在床前,不覺發怔,有了銀子,病也好了。

    便和蘭月商量打算盤靈柩回京。

    蘭月又将周伯伯請來,托他辦理雇船盤柩的事,周伯伯見他們孤兒寡婦,十分可憐就滿口答應替他們去幹。

    周伯伯出去,雇好一隻大船,由安慶送到清江浦,共大洋一百六十元。

    又雇了十二個擡棺材的苦力,又要二十四元錢。

    這二百塊大洋,已去了一百八十四元,隻剩下十六塊洋錢。

    再要還帳,相差得很遠。

    就單說房租,已欠下一年零三個月,就要還房東一百五十元,其餘的米館、柴行、油坊、醬園、布莊等等,都向他母子要債。

    五塊的,十塊的,零零碎碎統算起來,也要二百元的光景。

    若不還清,一定不放他母子離開安慶。

    佟佳氏仍是無可奈何,一籌莫展。

    這也是合該有救,顔撫台送了二百元奠儀,這個消息,不到三天,就傳遍了全城。

    那些文武官員,她有疑惑顔撫台與惠徵是老朋友的,也有知道顔撫台是動了恻隐之心的。

    從前惠徵初死的時候,蘭月同周伯伯向他們告幫,他們雖是不肯,但是現在看撫台竟送了這大宗的款項,他們也不能不送,不要被撫台說他們毫無寅誼之情。

    況且藩台又送了三十元在前,他們也不能少送。

    就從臬台起,你三十,他二十的送過去。

    蘭月見送禮的人太多了大有其門如市之概,寫謝帖是萬來不及,趕快去印。

    忙了四五天,統共收了七百多元的奠敬。

    接着又有外縣的府道,送了不少,共收足了一千四百餘元,佟佳氏便替惠徵開了一天吊,文武官員前來祭奠的也不少。

    總算惠徵死後,又出了一次風頭。

    到了第三天,佟佳氏把行李都已收拾停當,便帶着蘭月桂祥蓉兒三人,上了船,周伯伯也送到船上,灑淚而别,直在岸上等着開了船,看不見船影,方才回去。

    這裡佟佳氏們所坐的船,從安慶開起,早行夜宿,走了許多日。

    一船孤寡,看在佟佳氏的眼裡,好不傷心。

    她想起丈夫在日,帶着他們在蕪湖上任的時候,那些文武官員,在碼頭上迎接,是何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