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報父仇美妾殺夫 呈小說孝女瞞親
關燈
小
中
大
她姊妹的妝閣,在河樓上。
樓下種着一株高大楊樹的便是。
皇帝吩咐她們,你兩人打聽得朕回銮過揚州的時候,快在樓上點一盞紅燈,朕便能打發人來取你姊妹兩人進京。
她姊妹兩人聽了皇上的話,十分歡喜,便真的去住在河樓上,天天守着。
這裡乾隆帝因常常遇到刺客,疑心人民還存滿漢的意見,要刺死清皇帝,替漢人報仇。
他想這報仇的意思,都是讀書人鼓吹出來的,如今朕欲查驗民心的向背,須先從讀書人身上下手。
便下诏,凡禦駕經過的地方,許沿途讀書的士子,把他的詩文著作獻上來,由皇上過目。
做得好的,賞他銀錢,十分好的,又賞他官衛。
這個意旨下去,那班士子,妄想名利,便大家搶着獻詩獻文。
皇帝分派給幾個文學侍從大臣察看,雖說沒有好文章,卻也沒有悖逆的句子。
這時江陰地方,有一個姓缪的老名士。
他因功名失意,在家中著了一部小說,名叫《野叟曝言》。
他自己仗着多才,書上天文地理兵農禮樂曆數音律,沒有一種學問不講。
書中的主人,便是他自己的化身。
說那西湖殺龍的一段,頗有自命不凡的氣概。
說到那李又全春娘的一段,又是十分淫穢。
姓缪的有一個女兒名叫蘅娘知書識字,十分聰明。
他見父親著的書裡面,有許多犯忌的地方。
又描寫淫穢,必遭毀禁。
常常勸着她父親,無奈這姓缪的高自期許,他逼着女兒,把這部《野叟曝言》用恭楷抄寫,裝潢成一百本,藏在一隻小箱子裡,打算候乾隆帝禦駕這路的時候,把這部書獻上去。
平日見了親友,也拿出這書本給親友觀看,誇張他自己的博學。
他親友中有一個金蘭圃,原也是一個讀書少年,家中富有錢财,見蘅娘面貌美麗,幾次托媒人到缪家去求婚。
這姓缪的,嫌蘭圃舉動輕佻,便一口回絕他。
蘭圃含恨在心,蘭圃的叔叔金蓮舫,也因田地糾葛的事體,和姓缪的打過官司,因此他兩家積怨較深,如今打聽得這姓缪的有這一部書蘭圃也曾到缪家去讀過一遍,見上面有許多觸犯忌諱的話,便悄悄地去到江陰府衙門裡去告密。
那知府官原得到内廷的密旨專搜查這種叛逆的著作,如今見蘭圃來告密,便親自去拜望那姓缪的,這姓缪的不知他們是計,又拿出這部《野叟曝言》來給知府看。
知府見上面有許多誇大的話。
那殺龍一段,顯系是殺皇帝的意思。
當下假作稱贊幾句,又慫恿他定須獻與皇帝定可得皇上的獎賞。
姓缪的聽了,便十分得意,到了皇駕過江陰的這一天,姓缪的便穿着袍褂,手中拿着書匣子,恭恭敬敬的跪在岸旁獻稿。
那江陰府知府,早已預備下了,隻須禦舟上說一聲拿上,他便動手。
誰知待到那部《野叟曝言》送上禦舟去看時,打開書箱,裡面藏着一百本紙本兒,上面一個字也沒有。
皇帝看了詫異,傳話出去問他,什麼意思。
那姓缪的見他的書忽然變了白紙,也吓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皇帝認作他是個傻子,便傳旨申斥了幾句,也便放他回去了。
那金蘭圃和江陰知府,枉費了一場心計,依舊是抓不着姓缪的把柄。
這姓缪的也因為一生心血,都在這部書上,如今一個字也不留,叫他如何不傷心。
他在家中,便長籲短歎,卻不知道他那部書,早已被他女兒偷出。
裝在小缸裡,悄悄地拿去後園埋在地下了。
卻拿白紙照樣地裝訂成一部假書,藏在書箱裡。
這也是使她父親免罪的法子。
後來直到姓缪的死過以後,蘅娘嫁了丈夫,才悄悄地又把這部《野叟曝言》掘出來,藏在家裡,直傳到現在。
這是後話,表過不提。
正是:文人都為虛名誤,女子還知大義來要知乾隆帝此後有何趣事,且待下回再說。
樓下種着一株高大楊樹的便是。
皇帝吩咐她們,你兩人打聽得朕回銮過揚州的時候,快在樓上點一盞紅燈,朕便能打發人來取你姊妹兩人進京。
她姊妹兩人聽了皇上的話,十分歡喜,便真的去住在河樓上,天天守着。
這裡乾隆帝因常常遇到刺客,疑心人民還存滿漢的意見,要刺死清皇帝,替漢人報仇。
他想這報仇的意思,都是讀書人鼓吹出來的,如今朕欲查驗民心的向背,須先從讀書人身上下手。
便下诏,凡禦駕經過的地方,許沿途讀書的士子,把他的詩文著作獻上來,由皇上過目。
做得好的,賞他銀錢,十分好的,又賞他官衛。
這個意旨下去,那班士子,妄想名利,便大家搶着獻詩獻文。
皇帝分派給幾個文學侍從大臣察看,雖說沒有好文章,卻也沒有悖逆的句子。
這時江陰地方,有一個姓缪的老名士。
他因功名失意,在家中著了一部小說,名叫《野叟曝言》。
他自己仗着多才,書上天文地理兵農禮樂曆數音律,沒有一種學問不講。
書中的主人,便是他自己的化身。
說那西湖殺龍的一段,頗有自命不凡的氣概。
說到那李又全春娘的一段,又是十分淫穢。
姓缪的有一個女兒名叫蘅娘知書識字,十分聰明。
他見父親著的書裡面,有許多犯忌的地方。
又描寫淫穢,必遭毀禁。
常常勸着她父親,無奈這姓缪的高自期許,他逼着女兒,把這部《野叟曝言》用恭楷抄寫,裝潢成一百本,藏在一隻小箱子裡,打算候乾隆帝禦駕這路的時候,把這部書獻上去。
平日見了親友,也拿出這書本給親友觀看,誇張他自己的博學。
他親友中有一個金蘭圃,原也是一個讀書少年,家中富有錢财,見蘅娘面貌美麗,幾次托媒人到缪家去求婚。
這姓缪的,嫌蘭圃舉動輕佻,便一口回絕他。
蘭圃含恨在心,蘭圃的叔叔金蓮舫,也因田地糾葛的事體,和姓缪的打過官司,因此他兩家積怨較深,如今打聽得這姓缪的有這一部書蘭圃也曾到缪家去讀過一遍,見上面有許多觸犯忌諱的話,便悄悄地去到江陰府衙門裡去告密。
那知府官原得到内廷的密旨專搜查這種叛逆的著作,如今見蘭圃來告密,便親自去拜望那姓缪的,這姓缪的不知他們是計,又拿出這部《野叟曝言》來給知府看。
知府見上面有許多誇大的話。
那殺龍一段,顯系是殺皇帝的意思。
當下假作稱贊幾句,又慫恿他定須獻與皇帝定可得皇上的獎賞。
姓缪的聽了,便十分得意,到了皇駕過江陰的這一天,姓缪的便穿着袍褂,手中拿着書匣子,恭恭敬敬的跪在岸旁獻稿。
那江陰府知府,早已預備下了,隻須禦舟上說一聲拿上,他便動手。
誰知待到那部《野叟曝言》送上禦舟去看時,打開書箱,裡面藏着一百本紙本兒,上面一個字也沒有。
皇帝看了詫異,傳話出去問他,什麼意思。
那姓缪的見他的書忽然變了白紙,也吓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皇帝認作他是個傻子,便傳旨申斥了幾句,也便放他回去了。
那金蘭圃和江陰知府,枉費了一場心計,依舊是抓不着姓缪的把柄。
這姓缪的也因為一生心血,都在這部書上,如今一個字也不留,叫他如何不傷心。
他在家中,便長籲短歎,卻不知道他那部書,早已被他女兒偷出。
裝在小缸裡,悄悄地拿去後園埋在地下了。
卻拿白紙照樣地裝訂成一部假書,藏在書箱裡。
這也是使她父親免罪的法子。
後來直到姓缪的死過以後,蘅娘嫁了丈夫,才悄悄地又把這部《野叟曝言》掘出來,藏在家裡,直傳到現在。
這是後話,表過不提。
正是:文人都為虛名誤,女子還知大義來要知乾隆帝此後有何趣事,且待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