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

關燈
話說迦葉準備了一切,帶了五十名從人,各個乘着駱駝,馬上出發,取道向須彌山而來。

    一路上不是廣漠砂碛,便是幽壑深林,十分不易行走。

     日間趕路,夜間就在曠野搭了篷帳休息。

    常常數十裡之内,不見人煙羊犬,就是水草也不易得到,幸而駱駝能耐得饑渴,否則就更感困難哩! 如此曉行夜宿,一連半月有餘,方才看得清須彌山各峰的雪頂。

    你道為何峰峰都是雪頂?原來須彌的山峰,高可接天,上面的氣候實在寒冷不過,就在盛暑之時,也比了平地的冬天要冷上兩倍。

    故冬令下了雪,積将起來,永遠沒有融化的機會,因此山頂就成了一白無垠,遠遠地望上去,好象有許多白頭老人,參差并立着一般,别是一種奇觀。

     這一隊人既然近了須彌山,一個個都非常歡喜,進行也更是迅速。

    如此不止一日,巳到了須彌山的北麓。

    可是在團近十裡之内,卻找不到一個部落,卻又不知道三五十個高峰之中,哪一座是雪蓮峰,真弄得信都沒有問處。

    天色又是不早,勢難走,于是迦葉帶着這一隊從人,揀了個僻靜所在,搭下篷帳,權且歇宿一宵,預備到了第二天再行設法尋訪。

    大家飽餐一頓,各就篷帳休息。

    迦葉有事在心,兀自不能入睡,翻來複去,好生不自在。

    于是便披了一件長毛大氅,佩了一口長劍,獨自走出帳外,觀賞這須彌山下的夜景。

     他一個人走到樹林邊,隻覺得月暗風高,刺人肌骨。

    舉目遠望,隻見黑越的長林,在昏沉的月光中搖擺,反是山頂上面,積雪被月光一映,發出耀耀的銀光,極為燦爛。

    迦葉挨着一峰一峰地看去,甚覺有興。

    看到居中一峰上,忽覺得光彩有異,心上就是一動,暗忖,這一座峰莫非就是雪蓮峰!那異光莫非就是我們欲彩的蓮花吧? 他懷了此念,便聚精會神地觀看,果見有一朵缽盂大的白蓮,亭亭地立在積雪裡面,奇光果就從蓮花上射出。

    這一喜非同小可,一口氣奔回篷帳中,喚醒了一班從人,領着一同出帳觀看。

    那些人都是俗眼凡夫,何曾見過這種奇珍?故一見之下,都歡喜得手舞足蹈,不知不覺地脫口歡呼起來。

    隻大家這麼一陣歡呼之下,就驚動了那蓮花,竟漸漸地隐到雪中去了。

    迦葉才知此物果然是闖聲而隐的。

    當下大家隻好回帳安睡,預備第二天再看他一個清楚。

     不料它再不出來,一連三五夜不見影響。

    迦葉知道等也無益,好得今番是奉命來探有無的,如今既有了着落,又大家都看見的,也可以複得命了,于是整隊由原路回去。

     如此一來一往,前後共曆三個多月。

    不料回到興林國都,卻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迦葉着實驚駭!原來妙莊王後,寶德國母,竟在一月之前逝世,此時舉國都哀痛異常。

    迦葉屈指一計籌,-國母辭世的日子,正是自己在須彌山前發現寶蓮的時候,暗中不覺有些奇怪,以為如此湊巧,這裡邊定有什麼因緣,決非偶然之事。

     當下他安頓好了從人,便徑自入朝複命,把沿途險阻以及發現雪中自蓮的詳細情形,從頭說了一遍。

    妙莊王在王後新喪之時,心中沉悶不樂,如今聽說雪蓮有了着落,更增了許多驚悔,勉強向迦葉慰勞了一番,竟悒悒回宮。

     論情理,雪蓮有了着落,正是一件很可喜的事,他正該喜悅,為何反而驚悔呢?他驚些什麼,悔些什麼呢?原來,他驚的是世間果有這一晶的蓮花,樓那富律的話并非虛假,足見他是個高人;悔的是不該一時胡塗,非但不信樓那富律的金玉良盲,反而将他幽囚受苦,終于被他脫身逃跑了。

    要不然,非但雪蓮可以求到,就是其餘的事,也不難靠他指點而解決。

    如今一切都沒有希望,叫他如何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