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蕩秋千隻在銅錢一眼 救慈母了結塵世孽緣

關燈
國舅一面,因素不預聞外事,平時雖在朝中,卻與外人從無交結,因此得免株連。

    國舅反得出頭料理曹二家事,及曹二身後一切殡殓之事。

    事情一了,便把自己家務,一應交給兩個兒子。

     自己竟自芒鞋竹杖,遁出家門,前去衡山,會那韓湘子去了。

    他雖修道多年,卻足迹不曾離開京城一步,此時忽要他一人走這長途的路程,這一路風霜委頓,自不必說。

    好在他已學成許多法術,盡足抵禦一班邪魔外道,所以還不曾冒甚危險,卻平平安安到了湖南衡山頂上。

    湘子已先在那裡,替他預備了一間石室。

    師兄弟相見,不勝欣悅。

    湘子笑道:“你瞧,你雖然跑了這段路程,我卻替你把簇新的家室都弄好了。

    自來修仙了道之人,大概再沒有比你惬意的了。

    這也因你數百年來修持勤慎,功行很好,所以鐵拐祖師特地加意栽培于你,才有今日這等異數。

    ”國舅聽了,望空叩謝,并動問王泰之事。

     湘子笑道:“那是諸位仙師數百年前做好的局面。

    如今不過是按預定步驟,舉行故事罷了。

    若說這事的主要人物,還隻有何大仙姑一人。

    此番之事,因元真夫人劫運屆滿,合該脫災。

    是仙姑邀集我們,同到泰山,再去蓬萊。

    召來他的公子王泰。

    大家開了一次會議,當決全體緻書二郎,作個先禮後兵的辦法。

    因當年替王昌作媒主婚,全是月老一人。

    後來二郎怕見衆仙之面,退居灌口,仍由月老前去,請他出來。

    所以此時仍派月老送信與二郎。

    要知二郎性格,衆仙都是領教過的。

    明知舊事重提,反逢其怒,甚至還要傷及許多朋友情感。

    但也不得不先和他客氣一番。

    這信一去,果然月老頹喪而回。

    據他報稱,二郎接到公函,大罵衆友幹涉他的家事,聚衆相挾,太無朋友之情。

    他也不怕我們如何公憤。

    萬一大家和他動起手來,他可奏明玉帝,調齊全部天兵神将,和我們見一個高低。

    這等話說得真不近情理。

    好在我們倒是相知有素,早知他決不會容情的。

    大家聽了這等蠻話,倒也不甚動氣。

    于是喊出王泰,叫他尋找他的母舅,辦好交涉,再來救他母親。

    我們一共有十幾位天仙,都借與他種種法寶,并允在後方接應,叫他不必害怕。

    這王泰因生母久壓泰山,心如刀剜。

    早想獨力去找二郎,卻被何仙姑再三勸阻。

     “他又要劈開泰山,先把母親救出。

    又得張果老勸他:『你母親雖在山底,卻比在廟中更舒服适意。

    等他災一滿,自有出頭之日。

    此時憑你的法力,區區一座泰山,休說劈出一條路子,就是将全座泰山,搬個十萬八千裡,也非難事。

    可是二郎那邊不曾說好,一輩子總是冤仇。

    你母親雖得出頭,還是不免受禍。

    何如再等幾時,且待你母親罪滿災退,不怕二郎不答應你。

    即使他再逞強,那時是他做得忒過份了,天理人情不能容他。

    放着我們這許多仙人,還怕幫不了你的忙麼?』王泰聽了,才沒話說。

     “後來他父親王昌修成地仙,曾至山下,和他娘相見。

    王泰也得仙姑的指示,前去相會。

    夫妻父子,在這山底洞府相逢,一場哀哭,卻驚動了元始、老君兩位祖師,于是大發慈悲,代向玉帝前說情,叫元真于今年本月,出頭皈位。

    偏偏這位二郎,又如此倔強起來。

    因此王泰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立刻要和這位母舅拼命去。

    既得衆仙扶助,益發膽壯百倍。

    當即向呂純陽師尊借來寶劍,縱雲頭直上九天,尋到二郎三界巡按的行宮内。

     “二郎得報,立刻點起部下兵将,和他交戰。

    王泰因得衆仙教授,法寶最多。

    二郎也不是尋常之輩,雙方才打得個功力相當。

    後來他們又比劍比法,鬥術鬥陣。

    一場惡戰,二郎卻失敗在他的劍下。

    因王泰學的是玄女天遁劍法,使的是呂師幹将寶劍。

    劍是天上地下第一口寶劍,劍法又是三界九流中第一流劍法。

    二郎如何抵敵得住?被他退入海中。

    二郎和平和夫妻卻是極熟的,而且平和出身西海,屬于灌口地界。

    從這一點排來,他們還有點賓主僚屬的關系。

    平和一聞他到了,忙率海府神兵,将他保護起來。

    一面出來向雙方調停戰事。

    結果是二郎允許王泰劈山救母,王泰母子須向他叩頭認錯,從此言歸于好,各無異心。

    二郎勉強答應。

    平和先領着王泰叩見舅父。

    然後由二郎帶他同去泰山,揭開符咒。

    王泰一斧把泰山劈為兩半,迎出生母,與二郎相見。

    一場仙凡結婚的宿案,總算解決下來。

    ” 湘子把這事講完之後,又問了一回國舅的近況,又傳與他許多玄門大道,令他在山修持。

     又過了二十年,方由呂祖奉老君之命,賜八景宮靈虛玉笈全函。

    更十年,讀畢,方得完全成道。

    合之李鐵拐、锺離權、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張果、韓湘子共成八仙。

    即世上所稱八洞神仙。

     本書叙述至此,所言八仙修道曆史,已可告一大段落。

     此後尚有關于八仙成道後幾件大事。

    列公切勿心焦,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