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白蛇初報放生德 神仙還有未了緣

關燈
的洞府,名為玉屋洞。

    新近有祖師法旨下來,叫我等各按份位,派定居住修真之地。

    如鐵拐先生和雲房先生,還有藍采和、張果等,或仍處原址,成另覓新居,差不多都已就緒。

    就是你,雖未成道,而祖師另眼相看。

    聽說也已替你指定一處洞府,将來會到令師雲房先生,自能帶你前去。

    ”呂洞賓聽了,忙向空拜謝。

     仙姑又道:“這裡原是一個大地的漏洞。

    因其深不見底,從來也沒人前來問津。

    三年前,我随玄女師尊遊玩至此,行至山谷之下,覺腳步聲音比别處輕空一些。

    玄女師當召土地來一問,方知端的。

    師尊笑問我道:『神仙洞府,不在山頭,便在海上。

    如今你可别出心裁,建一地底的居室,你可喜歡?』我自然欣喜叩謝。

    師尊當替我召來許多鬼工妖役,施以鬼斧神工,不多幾時,竟把這萬丈深潭,造成洞天福地,而且四季都春,四時不雨;借來日月精光,晝夜溫和明亮。

    敢說白有神仙洞府以來,要算此地最為别緻、幽雅。

    記得左傳中有句話,叫『吾公在壑谷口』,所謂壑谷,隻是今人所做的地窖之類。

    不過造得華美闊大一點,便賜以壑谷之名。

    其實比之吾洞,可謂小巫見大巫,相去不知幾萬裡了。

    至于出洞之路,卻有兩處:其一,即你進來之處。

    我的意思,原想一丸泥,将它堵住,免得将來害人堕落。

    誰知玄女師尊神通真大。

    他可早已料定你該來我處,傳授天遁劍法,卻要從這個口進來,所以不允就堵。

    隻說幾年後,你該得一道友,傳授我的天遁劍。

    這人須從此口入洞,須帶此人進來,方可設法堵塞。

    你說這等神通,可偉大不偉大呢?”呂洞賓聽了,又額手為禮,遙謝玄女。

    仙姑又道:“如今你既然來了,就在此地稍住。

    我在一二天内,還當替你出去辦理你那未完的手腳,順便封住這個洞口,也算替天地補滿了一個缺點。

    将來你我出入之路,卻在這大瀑布之下。

    無論何人,不知水遁,不能入洞。

    不能土遁,即使入洞,仍難到我洞府。

    有此瀑布作我天然守衛,真乃神妙到不可思議。

    而且瀑布常流,水勢湍急,雖有洞口,尋常目光休想看得出來。

    所以有路還似無路,若是聞名而來,一到泉下,看見這種形勢,也隻好望洋興歎罷了。

    ” 呂洞賓聽了,不勝欽羨。

    因又問道:“仙姊才說替我辦理未了之事,可是為那朱小鬼的女人麼?我想,他和奸夫既有那種淵源,我們又何必再去理會這些閑事。

    ”仙姑笑道:“姻緣是姻緣,犯法歸犯法。

    我不辦他們通奸之罪,難道并殺子害姑之罪,一起可以不問麼?況且這女人如此兇狠,此番之事,禍由伊女而起,将來能夠放得過這女兒麼?就是他丈夫朱小鬼如此昏愦、殘忍,就他夫妻方面說,恐為他母子之續;自你這方面說,雖然你未遭毒手,而狠毒至此,簡直把殺人大事看得兒戲一般。

    這等人不配久留世上,當和他兄弟一同受罪。

    縱然不至馬上殺身,最少也該得個殘廢之刑,免得他們再禍害别人。

    還有那姓王的,通奸非出自本心,因奸害命,更未參預,但天理昭彰,善惡要報在人前。

    若因原情之故,竟予免刑,也不免使人懷疑天道無知。

    因此也不能不略行懲戒。

    好在這人善行極多,而且累世都是好人。

    善報既深,後福無量。

    暫令吃些小小的風流之苦,也不甚緊要。

    這件案子,牽涉的倒也不少。

    本來人間之事,自有官府辦理,用不着我們越俎代庖。

    也因此案日子太久,告發無人。

    長此以往,深恐死者沉冤難雪,而生者之性命可危。

    我仙家本是随緣行善,到處救人,總是便當得很,何妨顯些報應給衆人瞧瞧。

    ” 呂洞賓點頭稱是,又道:“仙姊此論,正合小弟之意。

    所貴為仙為神,原要替人間做些勸懲之事。

    若是冷面冷心,隻顧一己清閑,不管人家閑事,那也隻可獨善其身,究竟何益于世呢?”仙姑聽了,微笑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是各人見解。

    見仁見智,各行其是便了。

    ”洞賓聽了,不覺怃然若失。

     從當日為始,洞賓開始在洞府學習天遁劍法。

    據仙姑說,此種劍法創自火龍真人。

    但其法未備,隻能變化随心,往來如志。

    後來玄女得其法而益加神化,照他的方法,熟煉成功,可以寓神于劍,藏劍于心。

    心之所至,神即随之,而收其功效于劍。

    蓋不僅為保生救世之用,直能錯綜萬有,爐冶乾坤。

    雖大羅金仙,不能測其端倪也。

    洞賓質秉,不同凡俗,更異諸仙,一經指點,已得三昧。

    據仙姑所說:“從前受劍于玄女,凡三十年而得其一二。

    玄女贊為古今學劍第一人。

    今洞賓乃以數日之間,而通其要旨,則超勝仙姑而淩駕玄女矣。

    ”仙姑又言:“照洞賓這等姿質,大約三年内,可以盡通其變。

    此後修道之功,便可假借劍氣而益易為力,緣劍學深時,人劍合一,人能用劍,而劍氣也能制人雜念,使人身體精神無形進功,這真是神劍靈效。

    平常寶劍,焉能同日而語呢?”洞賓在洞中轉瞬三年,劍法大體都已學全。

    同時把锺離權所授各種法術,也已練得極熟。

    凡尋常遁變之法,和召将請神之術,大概都能使用。

    仙姑笑對他說:“劍法已學得,還得一口神劍方好。

    可記得你師父三年之約麼,快去約會地點找他,求他替你找一口好劍來,還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