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呂祖高論驚老父 锺仙吟句儆賢徒
關燈
小
中
大
薦,焉有不悅之理?但是他老人家至今還有疑念未明。
因彼此要好多年,師父始終不曾說出自己的家鄉所在,也不知師父是何等出身,曾做什麼事情,何以這許多年未見師父回家一走,也未聞師父寫過什麼家書,更不見有甚親友上門相訪。
這便是他們疑惑師父的原因了。
”锺離權聽到這裡,禁不住哈哈一笑。
洞賓又道:“其實弟子年才五齡。
爹爹曾說,弟子有生以來,确是夙慧的。
弟子四歲,已畢經史。
五歲上頭,便被我駭倒兩位老師,弄得他們無顔而去。
今得師父辱臨指教,事情是非常之好,又恐弟子負才做人,瞧不起師父。
所以喊出弟子,先叫拜見師父。
豈知弟子一見師父,宛如天賜良師,不由不滿心悅服似的。
未及領教,先已心折。
所以弟子曾說,這才是我的師父哪!”锺離權點頭說道:“這也許是你我有些前緣吧。
”呂洞賓矍然道:“師父,我們前緣是前緣,但我想師父一定是位天上神仙。
許是前生有約,特地下凡來教誨弟子,引弟子入道門來的。
師父,今兒閑着無事,師父不妨把前生之事,也對弟子說說吧。
” 锺離權聽到這句,不覺變了臉色,喝道:“人世怎有神仙?神仙哪能跑到凡間來,替人教書?你這孩子真會胡說。
怪不得你爹爹要罵你狂妄呢!”呂洞賓受責,并不懼怕,反而笑起來道:“這是師父故意嘔我玩哩。
我就知道師父必是天仙下降,師父若說神仙不得下凡,何以世上又傳下許多神仙真迹?大抵真人不肯随便露相,露相之後,必多麻煩。
所以諱莫如深。
師父既不承認,弟子也不敢妄測高深。
橫豎時機到來,師父總會告訴弟子的。
”說罷,也不再問,自歸書位用功去了。
這呂洞賓天份既高,又得名師教導,自然成為無上好才。
這時,正值唐朝貞觀時代。
呂洞賓年十二,便跟着一班親友,同去應試。
一戰而捷,中了進士第一名,時人稱為河中小才子。
一時世家大族,有女兒的,都願招他為東牀佳客。
呂洞賓守師父之訓,遵父母主張,十五歲上,娶了本郡何太守的小姐為夫人。
伉俪之情,十分敦厚。
過了二年,生下一子。
洞賓也以才名補官,宦途十數年,锺離權始終相從不去。
一天,師徒父子在衙中治酒小酌,閑談政治民生之事。
忽吏胥進來道喜,說有升遷消息。
洞賓父子聽了,也有喜色。
锺離權獨微笑,不作一聲,也不道賀。
洞賓的父親笑道:“先生高士,宜不以功名介懷。
小兒年才弱冠,仕途太順,凡人得志太早,必易生驕妄之心。
驕則不能更進,妄則為世所輕。
人皆羨彼,吾懼其不為福也。
唯先生始終管護而督過之,兒子幸甚!呂氏幸甚!”锺離權聽了,不覺仰天大笑道:“世安有迷于名利而能進于道者?老大人隻慮其驕妄非福,抑尤淺言之耳!”幾句話,說得父子皆默然不語。
锺離權推杯而起,踉踉跄跄離席,走了幾步,口中吟道: 傳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
自言住處連滄海,别是蓬萊第一峰。
又吟道: 莫厭追歡笑語頻,易思離亂可傷神。
閑來屈指從頭數,得到清平有幾人。
吟罷,大笑道:“了不得!今兒被賢喬梓灌醉了,先失陪了。
”說完,向外急走。
呂洞賓父子都怪他今日言語神情有些不倫不類,都道他真個醉了。
呂洞賓本來對師父最尊敬,見他醉容可掬地出去了,忙禀命父親,親自追了出來,直到锺離權的卧室。
锺離權一面走,一面還在那裡叽哩咕噜的,不知說些什麼。
一進門,就嘔吐狼藉,臭氣難聞。
他也不管後面有什麼人跟着,徑自奔上牀去,和衣躺下。
呂洞賓怕他受寒,想替他蓋上被,便在他耳旁輕輕地喚了聲:“師父,好好睡下,這樣睡,是要受寒的。
”锺離權聽了,睜開兩隻惺忪的醉眼,呵呵地笑道:“人生一醉,如登天府。
弟子可能從我到天上一遊麼?”洞賓笑道:“師父說笑話了。
弟子凡濁之軀,如何得升天庭?若是能夠升天,弟子求之不得,怎有不願之理?”锺離權聽了,大喝道:“胡說,本是天上人,硬向地獄鑽,還說什麼情願升天。
”說畢,又哈哈一笑,搖搖頭說道:“這圈子可怕!這圈子可怕!”說了這兩句,登時鼾聲大起,悠然入夢去了。
呂洞賓自從應試以來,功名順利,天天做的都是煩劇之事。
虧他年富力強,才識高遠,無論冤案疑獄,或是種種為難之事,一經他手,無不神速妥當。
外面的聲譽,一天高似一天。
他自己也漸覺此中可樂,大有沉醉于功名的情況。
夫人何氏,才貌都臻上乘。
自他出仕以來,又替他購置兩個姬人,也皆雅豔清華,智慧不凡。
呂洞賓也不免有情,時時對師父誇獎他的妻賢妾美。
锺離權隻朝他微笑點頭,既不勸阻,也不說什麼掃興的話。
不過從此以後,呂洞賓每每和他說道,他總是不肯深言高論,惟以一二語敷衍他的面子。
有時呂洞賓發起急來,說:“師父莫非懷疑弟子不肖,才入仕途,就忘本來面目,所以相棄如遺麼?”锺離權大笑道:“非也非
因彼此要好多年,師父始終不曾說出自己的家鄉所在,也不知師父是何等出身,曾做什麼事情,何以這許多年未見師父回家一走,也未聞師父寫過什麼家書,更不見有甚親友上門相訪。
這便是他們疑惑師父的原因了。
”锺離權聽到這裡,禁不住哈哈一笑。
洞賓又道:“其實弟子年才五齡。
爹爹曾說,弟子有生以來,确是夙慧的。
弟子四歲,已畢經史。
五歲上頭,便被我駭倒兩位老師,弄得他們無顔而去。
今得師父辱臨指教,事情是非常之好,又恐弟子負才做人,瞧不起師父。
所以喊出弟子,先叫拜見師父。
豈知弟子一見師父,宛如天賜良師,不由不滿心悅服似的。
未及領教,先已心折。
所以弟子曾說,這才是我的師父哪!”锺離權點頭說道:“這也許是你我有些前緣吧。
”呂洞賓矍然道:“師父,我們前緣是前緣,但我想師父一定是位天上神仙。
許是前生有約,特地下凡來教誨弟子,引弟子入道門來的。
師父,今兒閑着無事,師父不妨把前生之事,也對弟子說說吧。
” 锺離權聽到這句,不覺變了臉色,喝道:“人世怎有神仙?神仙哪能跑到凡間來,替人教書?你這孩子真會胡說。
怪不得你爹爹要罵你狂妄呢!”呂洞賓受責,并不懼怕,反而笑起來道:“這是師父故意嘔我玩哩。
我就知道師父必是天仙下降,師父若說神仙不得下凡,何以世上又傳下許多神仙真迹?大抵真人不肯随便露相,露相之後,必多麻煩。
所以諱莫如深。
師父既不承認,弟子也不敢妄測高深。
橫豎時機到來,師父總會告訴弟子的。
”說罷,也不再問,自歸書位用功去了。
這呂洞賓天份既高,又得名師教導,自然成為無上好才。
這時,正值唐朝貞觀時代。
呂洞賓年十二,便跟着一班親友,同去應試。
一戰而捷,中了進士第一名,時人稱為河中小才子。
一時世家大族,有女兒的,都願招他為東牀佳客。
呂洞賓守師父之訓,遵父母主張,十五歲上,娶了本郡何太守的小姐為夫人。
伉俪之情,十分敦厚。
過了二年,生下一子。
洞賓也以才名補官,宦途十數年,锺離權始終相從不去。
一天,師徒父子在衙中治酒小酌,閑談政治民生之事。
忽吏胥進來道喜,說有升遷消息。
洞賓父子聽了,也有喜色。
锺離權獨微笑,不作一聲,也不道賀。
洞賓的父親笑道:“先生高士,宜不以功名介懷。
小兒年才弱冠,仕途太順,凡人得志太早,必易生驕妄之心。
驕則不能更進,妄則為世所輕。
人皆羨彼,吾懼其不為福也。
唯先生始終管護而督過之,兒子幸甚!呂氏幸甚!”锺離權聽了,不覺仰天大笑道:“世安有迷于名利而能進于道者?老大人隻慮其驕妄非福,抑尤淺言之耳!”幾句話,說得父子皆默然不語。
锺離權推杯而起,踉踉跄跄離席,走了幾步,口中吟道: 傳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
自言住處連滄海,别是蓬萊第一峰。
又吟道: 莫厭追歡笑語頻,易思離亂可傷神。
閑來屈指從頭數,得到清平有幾人。
吟罷,大笑道:“了不得!今兒被賢喬梓灌醉了,先失陪了。
”說完,向外急走。
呂洞賓父子都怪他今日言語神情有些不倫不類,都道他真個醉了。
呂洞賓本來對師父最尊敬,見他醉容可掬地出去了,忙禀命父親,親自追了出來,直到锺離權的卧室。
锺離權一面走,一面還在那裡叽哩咕噜的,不知說些什麼。
一進門,就嘔吐狼藉,臭氣難聞。
他也不管後面有什麼人跟着,徑自奔上牀去,和衣躺下。
呂洞賓怕他受寒,想替他蓋上被,便在他耳旁輕輕地喚了聲:“師父,好好睡下,這樣睡,是要受寒的。
”锺離權聽了,睜開兩隻惺忪的醉眼,呵呵地笑道:“人生一醉,如登天府。
弟子可能從我到天上一遊麼?”洞賓笑道:“師父說笑話了。
弟子凡濁之軀,如何得升天庭?若是能夠升天,弟子求之不得,怎有不願之理?”锺離權聽了,大喝道:“胡說,本是天上人,硬向地獄鑽,還說什麼情願升天。
”說畢,又哈哈一笑,搖搖頭說道:“這圈子可怕!這圈子可怕!”說了這兩句,登時鼾聲大起,悠然入夢去了。
呂洞賓自從應試以來,功名順利,天天做的都是煩劇之事。
虧他年富力強,才識高遠,無論冤案疑獄,或是種種為難之事,一經他手,無不神速妥當。
外面的聲譽,一天高似一天。
他自己也漸覺此中可樂,大有沉醉于功名的情況。
夫人何氏,才貌都臻上乘。
自他出仕以來,又替他購置兩個姬人,也皆雅豔清華,智慧不凡。
呂洞賓也不免有情,時時對師父誇獎他的妻賢妾美。
锺離權隻朝他微笑點頭,既不勸阻,也不說什麼掃興的話。
不過從此以後,呂洞賓每每和他說道,他總是不肯深言高論,惟以一二語敷衍他的面子。
有時呂洞賓發起急來,說:“師父莫非懷疑弟子不肖,才入仕途,就忘本來面目,所以相棄如遺麼?”锺離權大笑道:“非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