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大井巷仙人留古迹 白雲山鬼吏訪名師

關燈
肯随便示弱于人。

    聽他們還是那番議論,因即向他們拱拱手兒,說道:“對不住三位得很,鄙人奉旨辦理鬼役,一則,繼續先師未了之事;二則,左右閑着無事,既有上命,樂得濫竽一下,橫豎為地方人民辦公,也不敢嫌甚麼官卑職小,至于鄙人心中,卻的确志不在此。

    可惜三位初次相見,交淺不便深言,也談不到那些細微曲折的内容。

    但是鄙人自信和三位既是初交,彼此似乎還沒有什麼關系可言。

    不料三位萍水之交,不談客套,不論交情,自從進門以至此刻,一味說的是一片鬼話。

    鄙人固不敢妄疑三位和一班厲鬼有甚麼來往,可也不信三位是奉了哪一方面的命令,前來調查鄙人職務的。

    鄙人生平好客,尤其歡迎同道之士。

    不料今天逢着三位道長種種議論,使我大失所望。

    究竟三位有何見教,因甚不談人事,隻說鬼話,敢乞明白賜示。

    ”說罷,闆起面孔,一言不發。

     三仙聽說,相對大笑,都道:“先生真乃天下負氣的奇士。

    若照今人的志趣,不為陽間官宦,就在陰曹地府,先當吏胥也是好的。

    不道先生膺此重任,竟還引為不滿。

    可見人生懷抱大小,志向高下,自有不同。

    但不知先生之志,以何者方為高尚,平生志在何種為業,可得聞乎?”長房先時抱着滿肚皮的謙恭,和放着一腔子的虛心,把三位迎了進來,總當遠方道者專忱見訪,必可叨領一點教誨。

    後來被三仙那麼一激,心中激出火來,哪裡還把他們放在心頭,因即冷然說道:“人各有志,志之不同,各如其面。

    萍水相交,兩無關系。

    我固不暇道問三位的來曆,三位卻要知我的志向如何,豈非多事?” 張果見他動了真氣,忙笑而道歉,說道:“向未謀面,竟不知先生對眼前職務如此勉強奉公,并非由衷之事。

    想先生志願,必有高于現在所任的事情十百倍者。

    某等既未前知,不期語氣唐突,敢乞恕罪。

    至才問先生之志,無非仰慕氣節,妄思結交之意。

    何意氣節如先生,道德如先生,獨以一言芥蒂,辄作盛怒之狀。

    似先生度量氣魄,當欠闊大。

    如此氣小量窄之人,恐怕隻能辦陰差,充鬼職。

    神仙大道,卻非所宜。

    或者先生另有所志,畢竟有勝于神仙者乎?假定志在修仙,或與神仙等類之事,似乎非先生這等氣度所能學來。

    還望明察為幸。

    ” 長房本欲冷淡他們,免得再來纏繞。

    不料一怒之餘,又被人家資為笑柄,竟其當面侮辱,此氣如何忍受得住?但見他面上忽而現出紅光,忽又露出青筋,滿臉孔不悅之情,完全流露出來。

    隻是細味張果的話,卻又确有至理。

    因即轉念道:不管來人的人品如何,有甚話說,而我之為我,還該格外友善,格外虛心,方能提高自己的身份,方能見得修道人闊大宏偉的胸襟。

    一言不合,悻悻相問,真是猥鄙小丈夫之事,犯不着學他。

    如此一想,頓時消卻盛怒,反向張果拱拱手笑說:“三位辱臨,隻此一言,賜益良多。

    鄙人敢不拜受。

    不敢相瞞,鄙人生來運蹇,自幼孤立,未得趨庭之訓。

    後從先師王一之學得符咒之法,也與大道無關。

    先師下世,鄙人原拟棄家遠遊,訪求名師。

    偏偏又奉命繼承師職。

    縱然行止無礙,而職責分心,未容專精玄理,以此耿耿于心,時引為憾。

    不意三位遠道莅臨,不以正道相助,反就鄙人所隐恨者,剌剌不休,似諷似譏,在三位原屬無心之言,在鄙人卻引為莫大失望,不覺悻然之态現于辭色,實是故耳。

    ” 三仙聽說,又相向點頭,說一聲孺子可教。

    六目互示,踴身離地,滿院中忽現五彩祥雲,冉冉升空。

    室中陣陣芬芳,為塵世所未聞,令人神志徹爽。

    長房大驚大駭,慌忙仰頭上望,則見三仙立在雲中,朝着下方呵呵而笑。

    長房忙不疊地跪在地下,磕頭大叫:“三位仙師,方才弟子有眼無珠,出言冒撞。

    還望仙師憐念弟子一片忱心,恕其罪過,俯賜收錄,刊在門牆,使弟子得以早脫苦海。

    弟子有生之年,皆感仙師大德。

    ”張果聽了,在雲端把手一擺,命他起來,随即說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