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李鐵拐訪晤玄珠子 王月英試察藍
關燈
小
中
大
,便是棄本逐末,既分學道之心,又于養心有害,是絕對使不得的。
今天所教,雖非真正玩意兒,也該認作是一種好玩的事情,不必苦苦萦心,反召外魔。
至于我所以教你的緣故,你可明白麼?” 月英茫然道:“弟子正在狐疑。
師尊既言求道不必先求術數,緻分學道之心,為什麼今天又先把比術數更下一層的符咒之事,教給弟子?并又再三訓戒,隻可當作一種玩意兒。
弟子自揣根基未固,學力毫無,豈是學習玩意之時?又難道不怕分了求道之心麼?弟子愚昧,望乞師尊明白指示。
” 鐵拐先生聽了,深喜他能知大體,有操守,先獎勉了他幾句,方說:“此來專為采和之事,也卻是為你起見。
我對于你,已有十分堅強的信心。
對于采和,卻還不敢斷定他有無變志。
因想,趁此時機,試察他幾次,也不專為試驗他的誠心與否。
他若是真有造化的,經我這番試察,也可益堅修道之心。
他能早一日升天,你也可以早一天出世。
所以說為他也是為你。
你和采和的心願,也似我和你何師妹一般。
師妹一天不成仙,我也一天不登天。
你何師妹的用功,還了得麼?這幾時,你該見他那種刻苦勤煉,晨興夜寐的情形。
他現于性命之學,已十得七八,大概不久也可成正果。
我雖等候了他幾百年,他也很不辜負我了。
希望将來采和對你,也有這樣的用心,格外的努力,你也可以省些心事,我也得了極大的安慰了。
” 月英聽了,還不十分明白。
鐵拐先生笑而歎道:“這孩子如此聰明,這點小事,都想不出來,豈非懵懂一時?”仙姑也說道:“賢妹不用癡想。
師兄的用意,我全明白,告訴了你吧。
”月英聽到這句,忽然省悟起來,不覺失笑道:“真是弟子太不聰明了。
師尊之意,必是要弟子變化什麼,去試察采和,可是不是呢?”二仙見說,都大笑起來,說:“你如今才明白了麼?”鐵拐先生因吩咐他如此如此,切勿有誤,可得采和的真情。
月英領命。
鐵拐先生向下一看,忽然指着下界一個村莊,說道:“這裡已是豫州地界,在黃河之南。
我料采和今夜必當來此借宿,現在還在半途之上。
我和你何師妹先去,如此這般,吓他一下,看他可有些膽量?他要來到村中,你就照我這計策,如法辦理,不得有誤。
于是大家按落雲頭,落在一個土地廟内,吓得那土地慌忙出來招待上仙。
鐵拐先生慰勞了幾句,把來意對他說明,叫他照顧月英,為他年幼路生,恐有舛錯。
月英便在廟中等采和。
鐵拐先生和何仙姑仍複出廟,用縮地法,趕到十裡之外一個山坡後面。
鐵拐先生手指對面的林子,說:“那樹林中間,彳亍行路的,就是采和來了。
此際荒野無人,瞧他正在四顧彷徨,必是想找人問路。
賢妹可速動手去引他過來罷。
”仙姑聽了,笑了笑,一扭身子,變成白發婆婆迎着采和走上前去。
那邊采和正因日暮路迷,想找個人來問條路徑。
忽見前面走來這個老婆子,心中大為歡慰,忙着上前施禮,問道:“貧道是往王屋山的,因貪趕路程,誤了打尖,請婆婆指示哪處是大路,哪裡有宿頭?”仙姑聽了,回頭指道:“你往那邊去,繞過這個山坡,再趕五六裡路,就有村子,可以借宿。
”采和舉手稱謝,拔步就行。
此時天已垂暮,斜日黃昏。
采和心中越急,邁步越快。
可奈山坡在望,終是趕不上去。
采和不覺又笑又氣,自己說道:“性急的人,終是這等樣子。
路徑長短,是有一定的,怎會忽遠忽近。
自然是我心中發急,所以覺得越走越慢了。
”話雖如此,可是那時的道路,也委實有些可怪,明明相距不遠,卻實實在在地走了有半個時辰。
垂暮光陰,自然差不得一刻兩刻,經他多走半個時辰,自然要趕到黃昏時候了。
采和到了山坡下,已覺有些乏力,不覺急道:“據老太婆說,過了山坡,還有六七裡路,才有村子。
如今天已全黑,路徑難辨,人又非常辛苦,怎能趕得這許多路。
況且看此山雖不十分高峻,而峰巒重疊,還恐怕有虎狼暴客出沒其中。
萬一遇到這些東西,不但手無寸鐵,難以抵擋,而且疲乏之身,連逃走都很是不易的。
這可怎麼好呢?”想了一會兒,料到久坐此地終非長策,隻得鼓起勇氣前進。
剛要繞轉山坡,忽然滿山樹木蕭然作響,一陣狂風吹得采和渾身發抖,禁不住向山上一望,隻見樹林中間,兩盞極大的紅燈,正在一閃一閃地發出光來。
采和心中大疑,說:“山中沒有人居住,怎能有這等大燈?況且剛才并沒瞧見,怎麼一下子工夫就有這對紅燈?是誰上去懸挂的,挂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一層,更不覺再往上探望幾眼,哪知不望則已,一經瞧清,不由得大喊一聲,吓倒在地。
不知采和因甚怕這紅燈,卻看下回分解。
今天所教,雖非真正玩意兒,也該認作是一種好玩的事情,不必苦苦萦心,反召外魔。
至于我所以教你的緣故,你可明白麼?” 月英茫然道:“弟子正在狐疑。
師尊既言求道不必先求術數,緻分學道之心,為什麼今天又先把比術數更下一層的符咒之事,教給弟子?并又再三訓戒,隻可當作一種玩意兒。
弟子自揣根基未固,學力毫無,豈是學習玩意之時?又難道不怕分了求道之心麼?弟子愚昧,望乞師尊明白指示。
” 鐵拐先生聽了,深喜他能知大體,有操守,先獎勉了他幾句,方說:“此來專為采和之事,也卻是為你起見。
我對于你,已有十分堅強的信心。
對于采和,卻還不敢斷定他有無變志。
因想,趁此時機,試察他幾次,也不專為試驗他的誠心與否。
他若是真有造化的,經我這番試察,也可益堅修道之心。
他能早一日升天,你也可以早一天出世。
所以說為他也是為你。
你和采和的心願,也似我和你何師妹一般。
師妹一天不成仙,我也一天不登天。
你何師妹的用功,還了得麼?這幾時,你該見他那種刻苦勤煉,晨興夜寐的情形。
他現于性命之學,已十得七八,大概不久也可成正果。
我雖等候了他幾百年,他也很不辜負我了。
希望将來采和對你,也有這樣的用心,格外的努力,你也可以省些心事,我也得了極大的安慰了。
” 月英聽了,還不十分明白。
鐵拐先生笑而歎道:“這孩子如此聰明,這點小事,都想不出來,豈非懵懂一時?”仙姑也說道:“賢妹不用癡想。
師兄的用意,我全明白,告訴了你吧。
”月英聽到這句,忽然省悟起來,不覺失笑道:“真是弟子太不聰明了。
師尊之意,必是要弟子變化什麼,去試察采和,可是不是呢?”二仙見說,都大笑起來,說:“你如今才明白了麼?”鐵拐先生因吩咐他如此如此,切勿有誤,可得采和的真情。
月英領命。
鐵拐先生向下一看,忽然指着下界一個村莊,說道:“這裡已是豫州地界,在黃河之南。
我料采和今夜必當來此借宿,現在還在半途之上。
我和你何師妹先去,如此這般,吓他一下,看他可有些膽量?他要來到村中,你就照我這計策,如法辦理,不得有誤。
于是大家按落雲頭,落在一個土地廟内,吓得那土地慌忙出來招待上仙。
鐵拐先生慰勞了幾句,把來意對他說明,叫他照顧月英,為他年幼路生,恐有舛錯。
月英便在廟中等采和。
鐵拐先生和何仙姑仍複出廟,用縮地法,趕到十裡之外一個山坡後面。
鐵拐先生手指對面的林子,說:“那樹林中間,彳亍行路的,就是采和來了。
此際荒野無人,瞧他正在四顧彷徨,必是想找人問路。
賢妹可速動手去引他過來罷。
”仙姑聽了,笑了笑,一扭身子,變成白發婆婆迎着采和走上前去。
那邊采和正因日暮路迷,想找個人來問條路徑。
忽見前面走來這個老婆子,心中大為歡慰,忙着上前施禮,問道:“貧道是往王屋山的,因貪趕路程,誤了打尖,請婆婆指示哪處是大路,哪裡有宿頭?”仙姑聽了,回頭指道:“你往那邊去,繞過這個山坡,再趕五六裡路,就有村子,可以借宿。
”采和舉手稱謝,拔步就行。
此時天已垂暮,斜日黃昏。
采和心中越急,邁步越快。
可奈山坡在望,終是趕不上去。
采和不覺又笑又氣,自己說道:“性急的人,終是這等樣子。
路徑長短,是有一定的,怎會忽遠忽近。
自然是我心中發急,所以覺得越走越慢了。
”話雖如此,可是那時的道路,也委實有些可怪,明明相距不遠,卻實實在在地走了有半個時辰。
垂暮光陰,自然差不得一刻兩刻,經他多走半個時辰,自然要趕到黃昏時候了。
采和到了山坡下,已覺有些乏力,不覺急道:“據老太婆說,過了山坡,還有六七裡路,才有村子。
如今天已全黑,路徑難辨,人又非常辛苦,怎能趕得這許多路。
況且看此山雖不十分高峻,而峰巒重疊,還恐怕有虎狼暴客出沒其中。
萬一遇到這些東西,不但手無寸鐵,難以抵擋,而且疲乏之身,連逃走都很是不易的。
這可怎麼好呢?”想了一會兒,料到久坐此地終非長策,隻得鼓起勇氣前進。
剛要繞轉山坡,忽然滿山樹木蕭然作響,一陣狂風吹得采和渾身發抖,禁不住向山上一望,隻見樹林中間,兩盞極大的紅燈,正在一閃一閃地發出光來。
采和心中大疑,說:“山中沒有人居住,怎能有這等大燈?況且剛才并沒瞧見,怎麼一下子工夫就有這對紅燈?是誰上去懸挂的,挂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一層,更不覺再往上探望幾眼,哪知不望則已,一經瞧清,不由得大喊一聲,吓倒在地。
不知采和因甚怕這紅燈,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