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遭家難椿萱歸樂土 惑名利夫婿戀紅

關燈
子孫,不得不下一個狠心。

    要不如此,你便得了個賢婦的名聲,對于祖宗面上,仍然不能不做一個贻害兒女的罪名兒。

    功罪好歹,究竟還是抵不過咧。

    ”胡氏聽了,恍如發熱的人服下一劑清涼散,頓時心花怒開,連稱妙計。

    姊弟倆重又關起房門,悄悄地議了許多辦法。

    胡千便匆匆地去了。

    去不多時,又回來,從袖中取出一包什麼東西,悄悄地交與胡氏。

    胡氏也慌慌忙忙地,接過來藏在衣櫃子裡。

     從這天為始,胡氏對于采和夫妻,格外待得客氣。

    對于患病的藍文,格外伺候得周到,也不曉他用的什麼言語,不上三天,就見藍文扶病出堂,命人邀到許多親族世好,竟自宣布,扶立胡氏為後妻,當堂命一班兒女并月英等,向他叩頭行禮。

     胡氏胸有成竹,立刻擺第起正室的架子,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面,受了他們的大禮,方才再來敷衍一班親友人等。

    這一來,親友中有明白的,很覺這事來得太奇,也太突兀,深為采和夫妻發愁。

    采和、月英卻始終是一片天真,從前對于胡氏,既無絲毫輕慢之心,此時既然做了他們正式的後母,自更誠心誠意的盡他們自己的孝道。

    這都不在話下。

     誰知他倆的災星正盛。

    月英家中,忽然被仇人放了一把野火,一夜工夫,燒得幹幹淨淨,月英的母親竟葬身火窟。

    父親王光,見家破人亡,也吐血而死。

    夫婦倆同日歸陰,相隔隻有幾個時辰。

    月英是早上得知信息的,午刻趕回家中,剛好送他父親的終。

    王光臨死時,吩咐他道:“我一生為善,不曉得如此慘報。

    然人生百年,終歸一死。

    好在我又沒有兒子,隻生你一個女孩兒,已經有了夫家。

    現下婆婆雖死,公公還健在。

    你丈夫又是青年可選之才,聽說待你極好,我也可以放心歸西,沒什麼系戀的了。

    至于我的家況,雖甚貧困,隻要喪禮簡略一些,大概所費也不恁大。

    隻有一句話通知你,你公公新把小夫人扶正,這人是一個……”說到這裡,竟來不及再把下半句說出,就帶了這半句話,到冥司去了。

    月英這時的悲痛、苦惱,不言可喻。

    一個女孩子家,初經大故,自己對于這些禮節,都不曾有過經驗。

    隻得派人到夫家,請丈夫過來幫忙。

    他本人就哭得和癡人一般,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幸得采和深知月英對于這些上頭,是完全不懂的。

    除了請命父親,帶了一些銀錢,前來買辦衣棺之外,更請了數字族中年長的叔伯們,同來照料一切。

    這采和既要替王家辦喪,又要苦勸月英節哀,倒也弄得個手足無措,可算是有生以來未有的奇苦極忙。

    好容易把喪事辦了,此時自不用說,月英更隻有跟了采和一同回去,此外哪有别法。

    這事在月英,倒反看得不甚重要,因為素來笃信大道,今一旦猝經此變,連遭大故,覺得人世的光陰,越發毫無留戀的價值。

    本來灰心世故的,至此愈加把世情看得如死灰一般,真沒有一絲一毫留戀的可能。

    獨怪采和與本人一樣的來曆,一般的聰明,何以至今還迷惘不悟,未見入道之機呢?當他回到藍家之日,藍文的病況本來已有起色,将他喊進房去,問了他父母去世的情形,并再三慰藉他。

    月英謝過了他,方去叩見胡氏。

     胡氏這日待他忽然非常的親熱起來。

    趕着叫心肝,喊肉兒,摸着他身上瘦減的腰肢,發出許多惋惜的好話。

    月英雖然天真,但因初承恩寵,免不得有些受寵若驚的光景,反弄得手足無所措置,索性連坐也坐不住了,談了幾句,慌忙辭了出來。

     湊巧采和因恐月英傷心,正在到處找他,約他去花園中釣魚散悶。

    月英本來沒心情遊玩,又卻不得他一番美意,于是答應了他,一同步行,到了後面大花園内。

    那園大可二十餘畝,有假山,有池水。

    水中又養着許多遊魚。

    采和等月英進了花園,才笑對他說:“妹妹今天見了繼母,可聽他說什麼話沒有?”月英搖頭道:“倒不聽得什麼。

    隻覺繼母待我比平日更好,或許是他看到我是無父母無家室的可憐人了,因此格外疼我一些。

    ”采和沉吟道:“妹妹,你我都是實心人,怎曉得人心的變詐。

    繼母現在是尊長,我們為兒媳的,安能疑心他有甚歹意?但有一人,最使我見而心寒的,就是那位舅太爺。

    那天,我親自聽他對繼母說,若要永除後患,除非下一番毒心辣手。

    第一個,老頭子,就不能讓他怎樣怎樣。

    此下的話,我卻聽不大清楚,也不敢瞎猜亂講。

    大概沒什麼好事吧。

    妹妹你想,他們如果存此心腸,你我兩個小孩子家,有甚法子和他們對抗。

    況且父親現在正受繼母的迷惑,一條老性命,正在人家掌握之中。

    我們怎能坐視他老人家,處在這等危險之中,不思事先預防的辦法呢?若把這話先對老人家說明,那是一定不能取信的。

    倘被繼母等知道了,危險就立刻累到你我身上,一點沒有避免之法。

    妹妹,你倒想想,該怎麼辦法才好。

    ” 月英正因父親說半句就歸天了,那含住的下半句是什麼話,也似采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