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防後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夢

關燈
厲害。

    除了趕去靈鹫山,哭訴通天教主,請求派兵報仇外,一面兀自潛居海底,專待這邊稍有疏處,便可乘勢再起。

    即使不能達到稱孤道寡的目的,也要把玄珠子鬧得落花流水,不能安居榮享。

    這是老蛟所定的毒腸。

    看它雖是隐伏,大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景況。

    這邊玄珠子自然也料到老蛟尚在,必不肯就此罷休,也在那裡天天打算收伏老蛟,為根本肅清之計。

    邪正兩方,相持相待,勝負成敗,後文另有交代。

    書中再說藍采和出世以後,轉瞬已有十歲了。

    因從小和對江王家月英姑娘訂婚,雙方家長,便也走動得非常莫逆,更難得采和的父親藍文,和月英的老子王光,都是極曠達大方,不拘小節之人。

    看看兒女年紀都大,因為教讀便利起見,藍文家便請了一位姓毛的先生,在家教讀。

    王光也想請個先生,無奈自己雖然有些體面,其實景況并不甚佳,無力延請教讀。

    再則鄉村地方難得名師。

    況是女孩子家,擇師更不可不慎。

    正在四處尋訪之際,藍文家已要開館。

    藍文特設盛筵,恭宴先生。

    請來幾位陪客,都是本地有體面的士人。

    王光以親家而兼好友,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席間,王光見那毛先生年逾花甲,須發全白。

    看他一副非禮不言、非禮勿動的情形,确是一位齒德俱高、品行端肅的老師,心中十分起敬。

     和他談了一回,又着實佩服他那一肚子的學問。

    無心中忽然轉一個念頭來,笑對藍文說:“親翁的洪福不小,請到這樣一位好先生,小弟欽仰之至。

    小女和公子同年。

    今年也拟令他讀幾年書。

    雖然女子不一定要學問,但如吾輩家況,小女若是一字不識,也未免太不相稱。

    況小女已許公子,将來終是藍家之媳。

    貴府世代書香,向來幾位小姐也都能詩能文。

    小女若沒些小學問,将來嫁了過來,妯娌姑娘之間,也甚鮮光彩。

    小弟為此想培植他讀個三年五載,不求甚好,但能略通文理,識得聖賢大義,也盡夠了。

    此念蓄之已久,怎奈敝村僻小,竟請不到一位好先生,心中着實氣悶。

    今見貴老師齒德并茂,才學俱佳,又令弟深恨無緣訂交。

    現在小弟定下一個主見,務請親翁慨允方好。

    ”藍文忙道:“你我至親密友,何事不可商量?但請見示,無不敬從。

    ” 王光便說:“要将小女送在府中,附塾讀書。

    一則免得小弟再去尋師;二則小女尚不愚頑,也可與令郎共同切磋。

    雖說已訂良緣,照俗例,小夫妻不能見面。

    但你我這等人家,何必拘于俗例。

    何況孩子們的年紀都還小咧,眼前也說不上避什麼嫌疑。

    且等一二年後,小弟請到了好先生,再作計較。

    不知親翁可能答應?”藍文笑道:“這是最好的事,小弟哪有不允之理?但恐嫂夫人舍不得令愛離開膝下。

    這卻怎麼處理?”王光也笑道:“隻要吾兄答應,舍下倒沒有什麼的。

    好在彼此女眷們,早已互相往還,好似老親戚一般。

    兩方相去又不甚遠,内人輩要是記挂小女,大可早夕渡江過來瞧看瞧看,諒也不見得怎樣作難的。

    ”藍文笑道:“這就好極了。

    明天上學,已經太晚了。

    後天由我這裡派人備下輿馬,渡江奉迎小姐去吧。

    ”王光大喜,因又說:“還得回去和内人輩商量,選個吉日,再行送來,不必相接。

    ”藍文也答應了。

     王光回到家中,和夫人牛氏說起此事。

    牛氏先是不允,說:“隻有這個女兒,又已早許人家,長大起來,就要出閣。

    現在年紀還輕,正好厮伴幾年,偏又将他送到人家去讀書,知道人家可能好好照管孩子?這還罷了。

    我又聽說,藍親家的如夫人胡氏,是個極刁險難弄的人。

    我女兒又是天真爛漫,不大識得世故的。

    萬一得罪了胡氏,彼此結怨在心,将來嫁了過去,一輩子吃他的苦頭,犯得着麼?”王光見說,心中也覺此事有些不妥。

     無奈他是要面子的人,既然已經說出了口,況且是自己要求人家的事,無緣無故翻悔成約,豈不惹人笑話?因此正色對牛氏說:“這都是你們女流之見。

    彼此近在咫尺,即使嫁了過去,也天天可以往還,何必定要一天到晚厮守着,才顯得你母女的親昵麼?”牛氏原怕丈夫,知他主意已定,是不能和他硬拗的。

    硬拗一場,結果仍是他的主意,徒傷夫妻情份,何苦來呢!想了一會兒,也隻得硬了頭皮,一口允許,并擇于三日後黃道大吉之日,送月英渡江,赴藍家入學。

    月英雖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