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姜女肉質化銀魚 孟婆亭中留龍魄
關燈
小
中
大
過此亭,便是來生之路,不受幹炙之苦了。
”冥王還沒開口,卻有另一書辦笑道:“這話不行,輪回大事,怎得沒有規矩,若是吃飽了湯水就可不喝那迷魂湯,那麼自來作弊之人一定不在少數,誰願意把自己前生之事完全忘卻呢!何以古往今來很少聽得能記前生之事的人呢?”冥王點頭道:“此話不錯,這等大事當然有個規矩的,但據我想來,這事一定有個可以通融的辦法,他們仙人既如此玉成他們,我這裡也少不得格外施恩,務要替他想個法子才好。
”因即溫谕孟姜女夫妻:“可即退去,等到有了辦法,再行傳谕,召你們前來。
”夫妻倆叩頭而出。
冥司老例,凡是未定發入輪回的鬼魂,都有宮中房舍安頓他們,好似陽世的公寓一般,不過公寓是民人團體所設,這等房舍都由宮中代為預備,這可見冥中優待善人魂靈的一斑。
這是廢話,不必多說。
單講孟姜女夫妻就在這宮舍中住了多日,這天忽有冥王派人前來傳喚,說:“大王已替你們想好一個辦法,快快上殿去候谕。
”夫妻倆大喜,随了鬼卒一同上殿。
冥王笑谕道:“現在發生了一件巧事,那原管迷魂湯的婆子因誤了公事撤職,正想覓一妥當的鬼魂補他的缺。
不道又有一樁巧事,你的尊姑,就是杞良的母親,因知你們同遭不幸,号哭嘔血而亡。
寡人憐他無罪橫死,又查他為人忠厚和善,年輕時候曾因保全一人名節積有重大功德,照例可得一官,如今就着他掌管這個亭子事情。
雖然繁雜,也算一件重要職位,況且趁此機會可以料理你夫妻的事情。
這不好嗎?”夫妻倆聽得母親為了他們而死,心中不由感泣,又因本身之事可了,況老人家又得了冥中職份,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又不覺轉悲為喜,謝過冥王。
冥王即命召來孟婆生魂,和他們相見。
母子姑媳死後重逢,不免抱頭大哭了一場,哭得冥王和書判、鬼卒等也代為傷心起來。
孟婆憤憤地道:“無道昏王,害我全家,有日命盡到此,少不得找他報仇,也好洩洩我們的冤氣。
”冥王笑道:“秦皇殘暴不仁,荼毒海内,不久也就要到此地來的,生前罪惡死後一點不得折減,少不得按情節輕重、罪孽大小判以相當之罪,足夠消你們的怒氣。
”三人聽了,重又謝恩。
冥王又溫谕了幾句,即着他們退去,并命鬼卒不必拘束他們,待孟婆就職之後,可帶他兒媳同去任所,何日投胎下凡,也準他們自行指定。
此時迷魂亭中已無主管之人,隻有幾個辦事的吏卒。
孟婆知道那裡可以居住,就同兒媳先行進去,住了一天,次日即照規矩正式就職。
從此以後,孟婆就做這亭子的主人,管理迷魂湯之事。
所以相傳叫孟婆亭,就是這個出典。
孟婆既任此職,孟姜女和範杞良都住在亭中,自然不會受幹渴之苦,更不用喝那迷魂湯了。
孟婆舍不得同他們分手,便留他們住了許久。
後來冥王知道了,便令鬼卒催他們趕緊投生,孟姜女轉生在江南臨淮鎮上王姓人家,名叫月英;範杞良投生在江南藍姓人家,取名采和,兩家都是世代良善。
産婦懷孕十八個月也未見生産,兩家都慌得了不得,以為必是妖胎。
比及生下來,一家為男,一家為女,都是極清美秀麗的好孩子。
更喜的是,兩家孕婦臨盆之前,都夢見一位跛腳仙人手提鐵杖,杖端系着一個小小的葫蘆,并有兩個女仙陪侍左右。
跛仙對産婦說,你會産下一個大有根基的孩子,将來造福全家,你等須格外珍惜愛護,切莫慢待輕視于他。
在男家說,将來孩子婚姻,需要找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這女孩姓王,江南人,你們記着别忘了;要是錯匹别人,必有非常之禍。
對女家說,孩子要嫁江北姓藍的,與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
那兩家産婦得了此夢,均先對丈夫公姑說了。
不上半天,兩家都生了,且都有一種異香從外面透入室中,整天不散。
更怪的是孩子下地即能說話,對着父母叫爹爹媽媽。
一時四鄰驚為奇事,四處傳說。
男女兩家本隻一江之隔,其地又人煙稠密,每天渡口人來人往,這等奇怪的事情,況且兩家又都是地方上數一數二的大家,很快就傳開了。
兩家人聽了,也各自派人過江去調查對方事情真相,果然巧合。
于是托人介紹,又把孩子帶同對方見面。
兩小孩一見,都顯出非常歡悅的樣子,各伸出小手兒,将對方拉住,不肯放開。
男的說:“妹妹,我倆居然又見面了。
”女的也羞怯地含笑說道:“哥哥,我倆可别忘了仙師的法旨方好。
”這幾句話,正合他們母親夢中的境象,衆人這才知姻緣果有天定。
更難得的是雙方門第相當,即行對此議定,央請冰人,竟于滿月這天互結婚姻。
兩人後事,卻待以後交代。
原說鐵拐先生把孟、範兩牒送冥司,又于他們出世之時,借着夢境親自偕同何仙姑、通慧倆前去點悟了一番,回去之後,方才對着他們把範、孟倆前生之事說了出來。
未知二人前生究是何人,因何有此慘報,卻看下回分解。
”冥王還沒開口,卻有另一書辦笑道:“這話不行,輪回大事,怎得沒有規矩,若是吃飽了湯水就可不喝那迷魂湯,那麼自來作弊之人一定不在少數,誰願意把自己前生之事完全忘卻呢!何以古往今來很少聽得能記前生之事的人呢?”冥王點頭道:“此話不錯,這等大事當然有個規矩的,但據我想來,這事一定有個可以通融的辦法,他們仙人既如此玉成他們,我這裡也少不得格外施恩,務要替他想個法子才好。
”因即溫谕孟姜女夫妻:“可即退去,等到有了辦法,再行傳谕,召你們前來。
”夫妻倆叩頭而出。
冥司老例,凡是未定發入輪回的鬼魂,都有宮中房舍安頓他們,好似陽世的公寓一般,不過公寓是民人團體所設,這等房舍都由宮中代為預備,這可見冥中優待善人魂靈的一斑。
這是廢話,不必多說。
單講孟姜女夫妻就在這宮舍中住了多日,這天忽有冥王派人前來傳喚,說:“大王已替你們想好一個辦法,快快上殿去候谕。
”夫妻倆大喜,随了鬼卒一同上殿。
冥王笑谕道:“現在發生了一件巧事,那原管迷魂湯的婆子因誤了公事撤職,正想覓一妥當的鬼魂補他的缺。
不道又有一樁巧事,你的尊姑,就是杞良的母親,因知你們同遭不幸,号哭嘔血而亡。
寡人憐他無罪橫死,又查他為人忠厚和善,年輕時候曾因保全一人名節積有重大功德,照例可得一官,如今就着他掌管這個亭子事情。
雖然繁雜,也算一件重要職位,況且趁此機會可以料理你夫妻的事情。
這不好嗎?”夫妻倆聽得母親為了他們而死,心中不由感泣,又因本身之事可了,況老人家又得了冥中職份,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又不覺轉悲為喜,謝過冥王。
冥王即命召來孟婆生魂,和他們相見。
母子姑媳死後重逢,不免抱頭大哭了一場,哭得冥王和書判、鬼卒等也代為傷心起來。
孟婆憤憤地道:“無道昏王,害我全家,有日命盡到此,少不得找他報仇,也好洩洩我們的冤氣。
”冥王笑道:“秦皇殘暴不仁,荼毒海内,不久也就要到此地來的,生前罪惡死後一點不得折減,少不得按情節輕重、罪孽大小判以相當之罪,足夠消你們的怒氣。
”三人聽了,重又謝恩。
冥王又溫谕了幾句,即着他們退去,并命鬼卒不必拘束他們,待孟婆就職之後,可帶他兒媳同去任所,何日投胎下凡,也準他們自行指定。
此時迷魂亭中已無主管之人,隻有幾個辦事的吏卒。
孟婆知道那裡可以居住,就同兒媳先行進去,住了一天,次日即照規矩正式就職。
從此以後,孟婆就做這亭子的主人,管理迷魂湯之事。
所以相傳叫孟婆亭,就是這個出典。
孟婆既任此職,孟姜女和範杞良都住在亭中,自然不會受幹渴之苦,更不用喝那迷魂湯了。
孟婆舍不得同他們分手,便留他們住了許久。
後來冥王知道了,便令鬼卒催他們趕緊投生,孟姜女轉生在江南臨淮鎮上王姓人家,名叫月英;範杞良投生在江南藍姓人家,取名采和,兩家都是世代良善。
産婦懷孕十八個月也未見生産,兩家都慌得了不得,以為必是妖胎。
比及生下來,一家為男,一家為女,都是極清美秀麗的好孩子。
更喜的是,兩家孕婦臨盆之前,都夢見一位跛腳仙人手提鐵杖,杖端系着一個小小的葫蘆,并有兩個女仙陪侍左右。
跛仙對産婦說,你會産下一個大有根基的孩子,将來造福全家,你等須格外珍惜愛護,切莫慢待輕視于他。
在男家說,将來孩子婚姻,需要找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這女孩姓王,江南人,你們記着别忘了;要是錯匹别人,必有非常之禍。
對女家說,孩子要嫁江北姓藍的,與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
那兩家産婦得了此夢,均先對丈夫公姑說了。
不上半天,兩家都生了,且都有一種異香從外面透入室中,整天不散。
更怪的是孩子下地即能說話,對着父母叫爹爹媽媽。
一時四鄰驚為奇事,四處傳說。
男女兩家本隻一江之隔,其地又人煙稠密,每天渡口人來人往,這等奇怪的事情,況且兩家又都是地方上數一數二的大家,很快就傳開了。
兩家人聽了,也各自派人過江去調查對方事情真相,果然巧合。
于是托人介紹,又把孩子帶同對方見面。
兩小孩一見,都顯出非常歡悅的樣子,各伸出小手兒,将對方拉住,不肯放開。
男的說:“妹妹,我倆居然又見面了。
”女的也羞怯地含笑說道:“哥哥,我倆可别忘了仙師的法旨方好。
”這幾句話,正合他們母親夢中的境象,衆人這才知姻緣果有天定。
更難得的是雙方門第相當,即行對此議定,央請冰人,竟于滿月這天互結婚姻。
兩人後事,卻待以後交代。
原說鐵拐先生把孟、範兩牒送冥司,又于他們出世之時,借着夢境親自偕同何仙姑、通慧倆前去點悟了一番,回去之後,方才對着他們把範、孟倆前生之事說了出來。
未知二人前生究是何人,因何有此慘報,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