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谏暴君仙姑發善念 擒大豹小孩奮

關燈
等得始皇回宮,大家必将此事禀陳,益發容易堅他信仰仙道之心。

    這原是他懷着的一番苦衷,誰知始皇竟目為迂腐,置之不睬,确是仙姑始料所不及咧。

     仙姑丢下绫子,即刻回至那個道觀,瞧那趙公子一班從人,卻一個也不見了,因笑道:“這不消說,又是那位道長幹的玩意兒。

    我正急要找他,如今卻請教那老道去。

    ”想着,正要舉步,誰知老道迎面而來,一見仙姑就嚷道:“道友,你害了人也。

    我是那樣對你說,勸你别找住處,你不信,偏偏又碰到那位趙公子。

    你是有道行的人,随便施些小玩意兒,弄得他一家人七颠八倒,卻不替我們想想,在他這等大勢大力之下,如何逃得過他的掌心?剛才已經派了兵來,把我們一位劉大法師拿去,還不曉怎樣定罪咧。

    這也不必說了,橫豎你也管不了這麼多的事,但從今為始,觀中決不再留過路道侶,隻好委屈道友,另外尋找寓處去罷。

    ”仙姑聽了,不覺又驚又怒,見他如此決絕,不便再和他糾纏,因說:“劉法師也是有道法的,怎麼會吃這厮的虧?至于貧道,本用不着一定住處,要走就走,何必再來累及你們。

    隻是請教一言,剛才押那趙公子出去之時,有一位道長和貧道略一招呼,因有事在身,未及細細請教。

    敢問道長,這位可就是費法師麼?他可也住在觀中,還是另有家室?”道人回道:“費法師住在西街,離此甚近,他是極有名望的高人,你要去找他,随便哪裡,一問便知。

    ”說罷,一聲“對不住,失陪”,頭也不回的去了。

    那仙姑獨自立着,也沒人去理他。

     仙姑又是好氣,卻也有些好笑,隻得踯蹰而出。

    到了一條市上,問了一聲,果然有人指引他到那西街費長房家,問了一聲,長房家有一個孩子開門出來,一見仙姑便“呸”了一聲,自己笑起來道:“我爹爹頂恨什麼出家人,我叔叔天天被一個拐子道人迷得昏頭脹腦,如今又有個女道士來找他,正也好笑極了。

    ”說畢,把門一關,由你喊破喉嚨,再也沒人理你。

    仙姑不覺失笑起來道:“一到京師,就被人逐出了兩次,可見這天子腳邊實在是壞人多,好人少。

    ”說罷,隻得回轉身,到一個冷僻無人的地方打坐了一夜,到了次日天光,眼睛一睜,就至溪邊掬了些泉水,洗洗眼睛。

    正在打算如何再去找那長房,共商救劉法師的法子,兼要請教他些道法,卻苦于他家不肯接待,還該如何辦法?想到這裡,不期坐在一塊浣衣石上,發起怔來。

    蓦聽得一陣怪風起于西邊山後,山上樹木蕭蕭作響,樹上的蟲鳥一齊打個胡哨,呼噜噜,咿呀呀,一陣亂啼,四散飛開;俯聽泉水,淙淙作響,卷起無數皺紋,把許多大小魚蝦卷得身不自主,上上下下、滾來翻去的鬧了一回。

    仙姑不禁點頭歎息道:“蟲鳥魚蝦安居山水之間,有何不法之事?偏受罡風之厄。

    聞得當今天子多行不義,趙高等一批小人又多方導之為惡,弄得四海鼎沸,人民轉徙流離,不知死所,和才見的魚鳥之類有何分别?”想至此,頓生一種悲憫之心,自恨道行太淺,不能除暴安良,救盡天下千萬苦人,消彌人間無數煩恨。

    正出神咧,蓦然又起一陣大風,比方才這陣更狂更驟,勢也更猛,一時樹聲、水聲、蟲鳥啼聲以及石卷沙飛之聲,聲聲相應,混成片片慘狀之聲。

    仙姑見風來無端,袖蔔一課,不覺大驚道:“山中必有大虎豹。

    ” 一語未了,複聽得轟然一聲,起于山上,比平常雷聲更形猛烈。

    仙姑掣劍在手,離了澗邊,一步步繞過溪畔,要想走上山去。

    剛達半途,早見一隻斑斓巨豹從山中奔将出來,那豹一面跑一面還時時回看,似乎怕人追襲的樣子。

    仙姑驚奇道:“如此大獸,難道還有人去追它?”一言未畢,眼前又發現一件怪事。

    原來那豹後面果有一人飛步追來,而這人的年紀望去至多不過八九歲的樣兒,看他赤手空拳奮勇而來,勢如疾風,口中高叫:“兀那孽畜還敢逃走?難道你小爺就放過你麼?”這一來把仙姑驚得目瞪口呆,莫名其妙起來。

    不知小孩如何能夠打豹,結果勝負如何,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