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難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李玄見孩子自言楊仁,因不能救母自投清流。
忙用手一指,湖水皆凝。
楊仁跳入湖中,宛如履在平地,不但未遭沒頂,衣服鞋襪也毫不沾濡。
楊仁大驚,四面一望,隻見一道人立在前面向自己微笑不已。
楊仁心知此道必非常人,但自己志在必死,亦不暇為禮,隻高聲嚷道:“是你這位道長弄的玄虛麼?可恨極了!我自不願生此世上,才走到這條絕路上去,卻與你出家人何幹!弄這頑意兒尋我苦人的開心。
”說罷,号天啕地痛哭不休。
李玄笑嘻嘻地走了過去,把楊仁衣服一扯。
楊仁吃一大驚道:“你拉我則甚?”一語未畢,李玄笑道:“你再睜眼瞧瞧這是什麼地方。
”楊仁聽說,不期睜大了眼,四處一望:“咦!說也奇怪,明明自己在湖邊尋死,怎麼一霎眼間卻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朱門碧瓦,明窗淨幾,宛然王者之居。
四顧無人,隻他和李玄兩人。
李玄兀自朝着自己孜孜憨笑哩!”楊仁才知李玄果是真仙,疾忙拜了下去,大呼:“師父救命!師父救命!”李玄笑道:“你這人好胡鬧,大凡人生世上,自己總要有個主意,你方才拼命投湖,我貧道一念之慈,救了你的性命,你還怨我多事。
怎麼一下子又求我救命起來?這不成了自相矛盾麼?”楊仁俯伏在地,苦苦哀泣道:“先時因不能救母,一時想不過來,迫不得自盡。
雖蒙仙師指授,兀自想不明白。
今見仙師實是上界真仙,一定能救我母。
我母得救,小子亦可不死,所以變了念頭。
懇求師父,萬望師父垂憐!”李玄笑道:“你真會纏,自己保了性命,還要救你的娘,我貧道哪裡管得許多閑賬!”楊仁大哭道:“師父不救我母,卻救弟子則甚?還是讓弟子去死在湖中,去得幹淨!”李玄大笑道:“你便死了,可能救得你母?”一句話倒問住了楊仁,一時回話不出。
想了一回,方才下拜道:“弟子知道仙師必有救我母親本領,但求大發慈悲,速施援手。
弟子死生原不足惜,但求老母脫險,雖将弟子碎屍揚灰卻也願意。
”李玄歡喜道:“你可真心麼?”楊仁賭咒道:“若有些微虛假,願受天地誅殛,萬劫不得為人!”李玄笑道:“這便是了!你要去救你娘,正少一味藥兒作個引子。
”楊仁道:“請問師尊,家母并不患病,因甚要用藥物?如要引藥,卻須哪裡去采?”李玄笑道:“不管是病非病,橫豎要我救命,這藥引是必不可少的。
若說這藥要去市坊采辦,就花千兩黃金,未必有人肯賣。
隻憑你一點誠心,可就不費分文而得!”那楊仁卻也聰明,想了一回,說道:“我說個啞謎兒給師父猜。
”李玄道:“妙得很!你卻說來。
”楊仁道:“師父,這藥引兒不能外求,卻是遠在千裡,近在目前!”李玄大笑道:“好聰明人兒,這話準準給你猜透了也。
來來來!我倆就此動身救你母親去來!”楊仁愕然道:“師父已知弟子的家楹了麼?”李玄笑道:“你再看看,這是什麼所在?”楊仁擡頭一看,不覺吓得目瞪口呆,拜倒于地,口中說道:“師父真天神也。
”李玄笑着将他攙了起來,說道:“且莫多禮!你既知我不是常人,也不請教我姓甚名誰?世上哪有你這等野人!請人幫忙,卻不知人家是什麼來頭!”楊仁聽了,不覺舉起一對小小拳頭,在自己額上狠狠打了兩下,說道:“師父,你看我這東西不胡塗得要死麼!幾次三番都要請教師父道号法名,卻總沒有說到,真個變成師父所說的野人了!”李玄笑道:“不必怨悔,如今很來得及。
告訴了你罷,我姓李,俗名一個『玄』字,太上老君李耳,便是我的祖師。
因見你有此孝心,立意要救你出險。
出險之後,并要度你出世,你可願意?” 李玄說時,探着楊仁面色。
隻見他先是喜悅,之後漸漸變為憂容。
李玄怒道:“我這樣成全于你,你還不知足麼?難道還不及跳在湖中做個人不知鬼不識的溺水鬼麼?”楊仁忙含淚禀道:“不瞞師尊,弟子家事,師尊諒必盡知。
弟子幼讀經書,頗識禮義,知人生百行,以孝為先,方才實因家母被劫,勢力不濟,知道無可如何才出此自盡之途。
但若家母得救,而弟子卻随師尊出家,為弟子本身計,正不知是哪世修來的福命!卻把個老母丢在鄉下,一則危險可慮;二則缺少甘旨之養,不為餓殍,也作凍鬼。
此弟子更所以不敢自全而心有不足也。
忤犯師尊,罪該萬死。
還乞師尊大開鴻慈之路。
俾弟子有以兩全,則萬分之幸也。
” 李玄大笑道:“人說『人心不足』,果然!果然!我卻問你,譬如你方才身死湖心,或真應了你的誓言,非锉骨揚灰不能救母,那麼救出令堂之後,又有何人代你奉養呢?”
忙用手一指,湖水皆凝。
楊仁跳入湖中,宛如履在平地,不但未遭沒頂,衣服鞋襪也毫不沾濡。
楊仁大驚,四面一望,隻見一道人立在前面向自己微笑不已。
楊仁心知此道必非常人,但自己志在必死,亦不暇為禮,隻高聲嚷道:“是你這位道長弄的玄虛麼?可恨極了!我自不願生此世上,才走到這條絕路上去,卻與你出家人何幹!弄這頑意兒尋我苦人的開心。
”說罷,号天啕地痛哭不休。
李玄笑嘻嘻地走了過去,把楊仁衣服一扯。
楊仁吃一大驚道:“你拉我則甚?”一語未畢,李玄笑道:“你再睜眼瞧瞧這是什麼地方。
”楊仁聽說,不期睜大了眼,四處一望:“咦!說也奇怪,明明自己在湖邊尋死,怎麼一霎眼間卻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朱門碧瓦,明窗淨幾,宛然王者之居。
四顧無人,隻他和李玄兩人。
李玄兀自朝着自己孜孜憨笑哩!”楊仁才知李玄果是真仙,疾忙拜了下去,大呼:“師父救命!師父救命!”李玄笑道:“你這人好胡鬧,大凡人生世上,自己總要有個主意,你方才拼命投湖,我貧道一念之慈,救了你的性命,你還怨我多事。
怎麼一下子又求我救命起來?這不成了自相矛盾麼?”楊仁俯伏在地,苦苦哀泣道:“先時因不能救母,一時想不過來,迫不得自盡。
雖蒙仙師指授,兀自想不明白。
今見仙師實是上界真仙,一定能救我母。
我母得救,小子亦可不死,所以變了念頭。
懇求師父,萬望師父垂憐!”李玄笑道:“你真會纏,自己保了性命,還要救你的娘,我貧道哪裡管得許多閑賬!”楊仁大哭道:“師父不救我母,卻救弟子則甚?還是讓弟子去死在湖中,去得幹淨!”李玄大笑道:“你便死了,可能救得你母?”一句話倒問住了楊仁,一時回話不出。
想了一回,方才下拜道:“弟子知道仙師必有救我母親本領,但求大發慈悲,速施援手。
弟子死生原不足惜,但求老母脫險,雖将弟子碎屍揚灰卻也願意。
”李玄歡喜道:“你可真心麼?”楊仁賭咒道:“若有些微虛假,願受天地誅殛,萬劫不得為人!”李玄笑道:“這便是了!你要去救你娘,正少一味藥兒作個引子。
”楊仁道:“請問師尊,家母并不患病,因甚要用藥物?如要引藥,卻須哪裡去采?”李玄笑道:“不管是病非病,橫豎要我救命,這藥引是必不可少的。
若說這藥要去市坊采辦,就花千兩黃金,未必有人肯賣。
隻憑你一點誠心,可就不費分文而得!”那楊仁卻也聰明,想了一回,說道:“我說個啞謎兒給師父猜。
”李玄道:“妙得很!你卻說來。
”楊仁道:“師父,這藥引兒不能外求,卻是遠在千裡,近在目前!”李玄大笑道:“好聰明人兒,這話準準給你猜透了也。
來來來!我倆就此動身救你母親去來!”楊仁愕然道:“師父已知弟子的家楹了麼?”李玄笑道:“你再看看,這是什麼所在?”楊仁擡頭一看,不覺吓得目瞪口呆,拜倒于地,口中說道:“師父真天神也。
”李玄笑着将他攙了起來,說道:“且莫多禮!你既知我不是常人,也不請教我姓甚名誰?世上哪有你這等野人!請人幫忙,卻不知人家是什麼來頭!”楊仁聽了,不覺舉起一對小小拳頭,在自己額上狠狠打了兩下,說道:“師父,你看我這東西不胡塗得要死麼!幾次三番都要請教師父道号法名,卻總沒有說到,真個變成師父所說的野人了!”李玄笑道:“不必怨悔,如今很來得及。
告訴了你罷,我姓李,俗名一個『玄』字,太上老君李耳,便是我的祖師。
因見你有此孝心,立意要救你出險。
出險之後,并要度你出世,你可願意?” 李玄說時,探着楊仁面色。
隻見他先是喜悅,之後漸漸變為憂容。
李玄怒道:“我這樣成全于你,你還不知足麼?難道還不及跳在湖中做個人不知鬼不識的溺水鬼麼?”楊仁忙含淚禀道:“不瞞師尊,弟子家事,師尊諒必盡知。
弟子幼讀經書,頗識禮義,知人生百行,以孝為先,方才實因家母被劫,勢力不濟,知道無可如何才出此自盡之途。
但若家母得救,而弟子卻随師尊出家,為弟子本身計,正不知是哪世修來的福命!卻把個老母丢在鄉下,一則危險可慮;二則缺少甘旨之養,不為餓殍,也作凍鬼。
此弟子更所以不敢自全而心有不足也。
忤犯師尊,罪該萬死。
還乞師尊大開鴻慈之路。
俾弟子有以兩全,則萬分之幸也。
” 李玄大笑道:“人說『人心不足』,果然!果然!我卻問你,譬如你方才身死湖心,或真應了你的誓言,非锉骨揚灰不能救母,那麼救出令堂之後,又有何人代你奉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