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金山成古迹報德在來生

關燈


    尊夫既已出家,前程未可限量!夫人不日當由寡人牒送冥府,再轉人生。

    千年功行,至此即可圓滿! 寡人念賢夫妻賢德苦情,已着江神就夫人盡節之處,憑借尊夫所擲金寶之氣,捐出水面若幹畝湧出一座孤獨江面的島山,供後人憑吊矜式之地。

    傳谕已久,近日想可實現了。

    ”大姑感激叩謝。

    後來江中果然湧出一山,世人有知此山成功的原因,便都稱為“金山”。

    千百年來,越積越高,地面也越廣,至今尚為中國名勝之地。

    這都是後話,不用再述。

     單道大姑之魂得龍王牒送投生,因不忘那座金山,轉世為人,即在金山腳下何姓人家。

    堕地能言,神靈不昧,呱呱在抱,即不進葷腥。

    稍長,便立志修道。

    他父何傑、母劉氏都是忠厚善人,深信仙佛,見女兒如此虔心,也甚願成他之志,不去阻攔他。

    轉瞬過了十餘年。

    那姑娘乳名蘭仙,因在家修持沒有多大進步,求告爹媽想要離家遠遊,訪求仙人傳授大道。

    何傑夫婦對于這層倒有些不大願意。

    因他倆年過四十,隻生此女,若是任其遠離膝下,不但放不下心,自己也過嫌寂寞。

    曾把此意和蘭仙商量,希望再有子女時方能放他出門。

    那時蘭仙年紀也稍大一點,萬事可以老練些兒,蘭仙尚未應諾。

    正在相持,忽有一個姓李的年輕道人上門拜訪。

    何傑驚異起來,問女兒何處認得這個道人?蘭仙也莫名其妙。

    父女倆雙雙出去相會。

    隻見那道人豐神秀逸,骨相清奇,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蘭仙一見道人似乎在哪裡見過。

    道人見了蘭仙,亦現出奇異的神情。

    看他走上前,向父女行了個禮。

    二人急忙還禮,動問道人仙鄉法号。

     道人一面就座,一面笑說:“姓李,名玄,是河南地方人。

    和女公子夙世有緣。

    轉世堕地時,念女公子前生之事,特來一會,以了夙緣。

    ”即将前因後果說畢而去。

     單道大姑生魂因不忘金山和為他受害之道人,投生金山腳下何姓人家為女。

    呱呱堕地便通性靈說話,從小不進葷腥,不着錦衣,立誓不嫁。

    七歲上有玄女化身道婆,降凡指點,那姑娘生有宿慧,自然認得玄女是真仙下凡,便虔心求教。

    但他念念不忘前生之事,務要尋得那道人投胎之處,等他先成神仙,自己方肯超凡證道。

    玄女贊歎道:“此亦數也,不可勉強。

    但你所說的老道,我卻已知他投生河南李姓人家,将來合為老君祖師弟子。

    既你立志等他,且待他成道之後,我再着他前來會你。

    ”于是傳以許多煉氣、養心、導引、辟谷的口訣,并将幾樣防身法術,如隐身飛劍之類。

    姑娘一一領受。

    玄女叮囑幾句,自行歸天。

    這姑娘便專心一志在家修持,專候那李仙到來。

    自己也可脫度。

    看官記清,這便是八仙中的何仙姑。

    因和跛仙李玄有如許關系,先将他的事情記載一番。

     如今再說跛仙本身之事。

    那時洛陽地方有一家官宦之家,姓李名奇。

    夫人尤氏,單生一子,取命李玄。

    降生之時,夫人夢見一道人投懷,醒來之時,滿室都是異香,呱呱者即已堕地。

     夫妻倆知道此子有些來曆,十分寵愛。

    不道李玄生性奇特,不想為官作宰,隻求出家修道。

    又常對父母談說前生之事,說自己本一老道,一生好善,未作絲毫歹事。

    不料轉世臨終之時,曾因救一女子将他屍體傷殘,這是第一痛心之事,至今耿耿于心。

    孩兒得道之後,是必首先尋到這位女子,要在他面前忏悔一下,方能成玄了道。

    ”這等說話,李奇當他是瘋語,一味叱責,不許他這般胡言。

    夫人卻相信仙道,知道必有來頭,反好言安慰他。

    李玄總不放在心上。

    轉瞬過了十多年,忽有太白金星受那老君祖師委托,駕雲而來,降落李府,吓得李奇夫婦和一家人跪地焚香,叩首迎接。

    太白含笑安慰道:“大夫、夫人請弗多禮,貧道為與公子有緣特來相見,還請大夫着公子出門一叙。

    ”李奇一聽此言,深怕兒子被這老仙帶去,心中大為躊躇。

    誰知夫人心直,忙命人去塾中喚回李玄。

    李玄一見太白,恍如舊識,低下頭,拜了八拜。

    太白攜着他的小手,笑道:“一别千年,還能記得貧道嗎?”說着,在他頸項上連拍三下。

    李玄頓又醒悟九世以前之事,慌忙跪地叩頭,口稱:“師父,快救弟子超脫苦海。

    ”太白冷笑道:“天下沒有這樣容易的神仙。

     神仙這般容易,世上的神仙都與凡人無殊了。

    ”李玄聽了,恍然大悟。

    隻說一聲:“師父帶我一帶,弟子拼受災殃,甘棄紅塵,無論如何決不懊悔。

    ”李奇見兒子這般說法,心中大懼,忙想止住他時,太白把袍袖一舉,頓時滿室金光,對面不能相見。

    金光過處,太白和李玄都不知去向。

    未知李玄何往,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