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試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

關燈
宦人家哪!”仙賜想不到他會說出這等怪話來。

    照他本心,是很願請他同去,稍伸一點謝意。

    無奈此去還須經過一條街市,路上瞧見的人,一定更多。

     這一男一女先後同行,成個什麼樣兒!但他是忠厚人兒,一點不會敷衍人家,立時之間要他想出一句謊言回複人家,不但問心難安,而且無能措辭。

    看那女子卻又熟門熟路,老老實實的趕在仙賜前面去,從容帶路,幸得此時卻不再和仙賜說話了,路上行人可就不甚疑心他倆是同行同道的,仙賜心中稍許安了一些。

     不一時到了府門。

    仙賜的父母正因仙賜一夜未歸,急得要命。

    此時忽見愛子已回,又帶了個不相識的女子同來,不覺又喜又驚,又疑又怪。

    仙賜隻得把已往情節約略說了一遍。

    又指着三姐說道:“不虧這三姐搭救,兒子今天斷斷不能出園,這不曉得要闖出多大的禍事來咧!”孫傑夫婦方知端的。

    忙請三姐,雙雙稱謝!三姐方才拜見二老。

    一家歡笑,開心得了不得。

    那仙賜從此為始,把功名富貴、家人兒女的念頭完全看得淡如煙雲,一心一意隻想擺脫俗塵,早登仙界。

    有時也把這層意思告訴父母。

    羅圓是有根器之人,并且曉得仙賜是神仙所賜,當然不能久于塵世,但求他早日了道,做父母的更有絕大好處。

     所以聽了這話,并不十分反對。

    隻有孫傑卻不是這麼想法。

    從前因為沒有兒子急得上天入地,求神拜佛,僥幸得了這個佳兒子,照世俗的眼光,自然希望他傳宗接代,耀祖榮宗。

    誰指望他家室未成,忽然發生出世的念頭。

    那麼他夫妻倆近二十年的一腔熱望,滿腹歡欣,不是全付流水了嗎?他既如此存心,對于仙賜的主張當然根本不能相容。

    父子倆為這事情倒稍稍存了一些芥蒂。

    那仙賜立志堅定,憑他父親如何壓制,決難變易初衷。

    孫傑卻抱定除非自己身死,撒手不管他們的事,此外的日子還在本人主持的範圍以内,決不許仙賜自由自在的做出那種越軌的行動。

    這其間第一發生的大事情,最為父子相持不下的就是仙賜的婚姻問題。

    一方既堅決不娶,一方卻急于速成。

    中間最最為難的自然就是那位羅圓夫人了。

    同時為這問題牽引出來的更有一樁小小趣事:原來那救出仙賜的胡三姐,自從送回仙賜,得他父母的歡心,請他不時過來玩玩。

    從此胡三姐便天天來孫家,和仙賜談得非常親熱。

    三姐相貌既好,人又聰明,無論什麼事情,不待仙賜開口,已經替他做得非常妥帖,而且不避嫌疑,不辭勞苦。

    凡是仙賜身上的事情,他沒有一件不幹,沒有一事不做得完善。

    仙賜本是一個質直無僞的人,因感他前恩,自然好好對待。

    而從孫傑夫婦看來,卻又各有見解。

    孫傑見仙賜不願娶婦,偏喜和三姐談笑,隻當他是不願娶伯臯之女,想娶三姐為妻,特托修道以示意。

    那對于伯臯家雖然無言可說,究竟可以止他出家之念,因此于不幸之中還認為一件大幸之事。

    他既存着這種念頭,不但不恨三姐的輕佻,反有意促成二人的交好。

    常常用些雙關語言挑逗三姐。

    三姐對之,也似解似昧,一味和他敷衍。

    至羅圓心中,卻早瞧透兒子不是那種好色貪淫的人。

    而認為三姐貪慕榮華,有心自媒,因此十分鄙薄他,也用冷言冷語譏笑他,打動他,望他知難而退。

    偏這三姐十分厚皮,管他怎樣譏讪,還是天天過來,和仙賜纏個不清。

    仙賜對他卻始終是不即不離的神氣。

    這倒弄得孫傑胡裡胡塗、莫名其妙起來!這天,他實在忍不住了,竟瞞着羅圓把三姐請去,問他可願意作自己媳婦?三姐一口答應。

    孫傑大喜。

    仙賜屢次要求出家,近來天天關門閉戶的做什麼煉氣工夫。

    老漢隻此一子,實在不願他丢了現成富貴,卻去訪道求仙。

    因此拜托三姐好好勸導勸導。

    看他和三姐情愛最深,也最聽三姐的話,三姐又肯委屈作我家媳婦,那是最好的事。

    隻要從此能使仙賜回心轉意,老漢自有方法和伯親家那邊商量退婚的辦法。

    将來也決不委屈三姐的。

    三姐兒聽了這話,倒也面不紅,心不跳,從從容容地說道:“賤妾仰慕公子人才,又承公子不棄,極願充公子姬侍,替大人勸導公子。

    但伯大夫的女公子訂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