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試道心特設迎龍閘 解凡體投入孝女懷
關燈
小
中
大
,好似金質一般。
先時不過彈丸大小,道姑又噴一口水,把肉球噴得脹大十倍。
正詫異間,但聽得轟然一聲,好如天崩地裂一般。
一霎時,肉球破裂為二,裡面跳出一個唇紅齒白,面目珑玲的女孩子,口中擒着一粒小如芥子,光彩閃爍的小珠。
那道姑疾忙上前,把小珠取出,向自己口中一塞,一仰脖子把珠咽下肚去。
老胡夫妻和衆人都看得呆了。
正在紛擾,不期牀上産婦已在那裡大嚷:“肚子餓了,快弄飯來我吃!” 沈氏這時喜歡之極,幾乎忘了秀春,聽了這話,忙又上前去問他:“可覺有什麼難過?”秀春搖頭道:“一點不覺怎樣,隻是肚餓得慌。
娘,快給我弄飯去。
”沈氏忙道:“産後虛弱,怎麼能夠吃飯?”秀春未答。
隻聽道姑叫道:“不要緊!不要緊!肚子餓了,自然得吃飯才飽。
不但小姐,連我貧道,也正要讨口喜酒喝哩。
”沈氏見道姑這般說了,自然放心。
一面托人煮飯,一面要來收拾那個剖開的肉球。
道姑忙止住道:“這東西你們碰不得,讓貧道替你們找個地方安置吧!”說罷,擡頭一瞧牀邊有一個木制的米桶,吩咐把米傾出,卻把那兩半肉球捧了起來,雙手一合,仍舊變為一個圓形的東西。
拼合處,正如無縫天衣,瞧不出一些痕迹。
又從自己的口中,吐出三寸長短的金針,向肉球連刺七下,刺成七孔,将其丢在木桶内,笑道:“這個東西将來大有用處,無論要什麼東西,隻消孩子一取,馬上可得,須得好好保存。
”說罷,看着沈氏将孩子包紮好了,放在秀春枕邊,這才一齊出外坐定。
老胡動問道:“道姑寶庵何處?法名是哪兩字?”道姑笑道:“出家人呼牛呼馬,一由人便,本來用不着什麼名字的,施主愛叫我什麼,我就是什麼。
橫豎無緣難會,有緣終于離不開的。
至于住的地方,更沒一定,若有定處,倒和施主們一般,在家納福就是了,何必早東暮西,奔波來去呢!”老胡見他說話大有玄理,不由肅然生了敬意,因問:“小女不夫而孕,以口降胎,又系卵生,不知吉兇如何?還祈明示。
”道姑大笑道:“我又不是仙人,怎知這些道理。
但想施主存心長厚,小姐又系純孝之女,老天爺何等慈悲,難道送個壞家夥來,傾陷你的财産,破壞你的門風麼?”老胡稱謝。
不一時,沈氏請人幫忙,送出一桌素酒,請道姑随便用些。
那道姑也不客氣,杯到酒幹,飯來肚送,吃得四大皆空,道聲謝,出門急走。
老胡夫妻慌忙相送。
一出門外,便不見了道姑蹤迹,也不曉得他哪裡去了。
沈氏埋怨丈夫:“這道姑定是仙人,怎不留他多坐一會,也好讓我問他幾句。
”老胡笑道:“仙人怎能在你我家中久停,你看他一出大門,轉眼就不見了,可見他急于要去,留他中什麼用。
想來我們這孩子,雖系女兒,倒是有真造化的,定比人家男子還強。
所以有此怪異的來曆。
又得仙人前來接生,你我隻要聽仙人吩咐,好生教養此孩,自然後福無窮,何必和仙人胡纏呢!”沈氏便不再說。
老夫妻倆和秀春真把孩子珍愛得和掌上明珠一般。
這孩子也怪,一月之後,就能說話。
老胡替他取名“飛龍”,親自教他識字讀書,不上十歲,已讀得一肚皮學問。
老胡因自己年老,将他送在本村一個私塾先生處附讀。
小同學七八人,有男有女,都在七八歲上下,不但和他天資懸隔,而且人品性情,亦處處顯分高下,樣樣事情比不上他,心中不免嫉妒。
兼之先生又稱贊飛龍品學俱優,遠非他人可及,因此越發惹人忌恨,常常聯絡起來,欺侮飛龍。
飛龍堅守母訓,隻以學業為重,此外各事,無不忍讓人家。
所以數年之間,都能相安無事。
一天,也是合當有事,飛龍功課早完,靜坐書案,等候先生放課。
忽有一個同學,因不解題旨,求他代做幾句。
飛龍怕先生知道,不敢允應。
那學生明欺飛龍懦弱,先是罵他本人,及見飛龍牢不回口,索性罵他娘秀春,說飛龍有母無父,母又未嫁而孕,顯然是私生之女,怎配在塾讀書!飛龍是個極孝順知禮的人,怎能因自己之事,帶累母親受辱。
當時雖不答口,等散學之時,便哭告先生。
說不能再來受業了。
先生大驚問故。
飛龍總不答口。
回到家中,對着祖父母、母親一言不發,盡自痛哭。
老胡夫妻吓得驚疑不定,忙問:“孩兒,又是誰欺侮你了?快告訴我倆!一定替你出氣。
”飛龍搖頭道:“兩位大人不用多疑,這是說不得的事情。
孫女雖死,也不願說。
但從今以後,這個塾中,孫女是一定不去的了!”老胡見問不出頭緒,正在惶惑,恰巧先生來了,也問起這事。
大家弄得如在雲霧之中。
因飛龍立意不再入塾,也隻好暫時由他。
直至數月之後,才由他的同學傳說出來,是如此那麼一回事情。
而且那毀蔑飛龍的同學,見飛龍請假回去,再也不進書房,益發信口胡谄,硬說秀春真有外遇,并随意捏造個張三李四的姓名,說是秀春的奸夫,這飛龍便是兩人私生的孩子。
因為事情漏洩,他母女都見不得人,所以書都不來讀了。
如此信口亂說,自然也有許多人信以為真。
不多幾時,這話又傳到老胡夫妻耳中。
沈氏于便中對秀春說了。
秀春早不覺兩淚交流,默然不語。
未知後事如何,卻看下回分解。
先時不過彈丸大小,道姑又噴一口水,把肉球噴得脹大十倍。
正詫異間,但聽得轟然一聲,好如天崩地裂一般。
一霎時,肉球破裂為二,裡面跳出一個唇紅齒白,面目珑玲的女孩子,口中擒着一粒小如芥子,光彩閃爍的小珠。
那道姑疾忙上前,把小珠取出,向自己口中一塞,一仰脖子把珠咽下肚去。
老胡夫妻和衆人都看得呆了。
正在紛擾,不期牀上産婦已在那裡大嚷:“肚子餓了,快弄飯來我吃!” 沈氏這時喜歡之極,幾乎忘了秀春,聽了這話,忙又上前去問他:“可覺有什麼難過?”秀春搖頭道:“一點不覺怎樣,隻是肚餓得慌。
娘,快給我弄飯去。
”沈氏忙道:“産後虛弱,怎麼能夠吃飯?”秀春未答。
隻聽道姑叫道:“不要緊!不要緊!肚子餓了,自然得吃飯才飽。
不但小姐,連我貧道,也正要讨口喜酒喝哩。
”沈氏見道姑這般說了,自然放心。
一面托人煮飯,一面要來收拾那個剖開的肉球。
道姑忙止住道:“這東西你們碰不得,讓貧道替你們找個地方安置吧!”說罷,擡頭一瞧牀邊有一個木制的米桶,吩咐把米傾出,卻把那兩半肉球捧了起來,雙手一合,仍舊變為一個圓形的東西。
拼合處,正如無縫天衣,瞧不出一些痕迹。
又從自己的口中,吐出三寸長短的金針,向肉球連刺七下,刺成七孔,将其丢在木桶内,笑道:“這個東西将來大有用處,無論要什麼東西,隻消孩子一取,馬上可得,須得好好保存。
”說罷,看着沈氏将孩子包紮好了,放在秀春枕邊,這才一齊出外坐定。
老胡動問道:“道姑寶庵何處?法名是哪兩字?”道姑笑道:“出家人呼牛呼馬,一由人便,本來用不着什麼名字的,施主愛叫我什麼,我就是什麼。
橫豎無緣難會,有緣終于離不開的。
至于住的地方,更沒一定,若有定處,倒和施主們一般,在家納福就是了,何必早東暮西,奔波來去呢!”老胡見他說話大有玄理,不由肅然生了敬意,因問:“小女不夫而孕,以口降胎,又系卵生,不知吉兇如何?還祈明示。
”道姑大笑道:“我又不是仙人,怎知這些道理。
但想施主存心長厚,小姐又系純孝之女,老天爺何等慈悲,難道送個壞家夥來,傾陷你的财産,破壞你的門風麼?”老胡稱謝。
不一時,沈氏請人幫忙,送出一桌素酒,請道姑随便用些。
那道姑也不客氣,杯到酒幹,飯來肚送,吃得四大皆空,道聲謝,出門急走。
老胡夫妻慌忙相送。
一出門外,便不見了道姑蹤迹,也不曉得他哪裡去了。
沈氏埋怨丈夫:“這道姑定是仙人,怎不留他多坐一會,也好讓我問他幾句。
”老胡笑道:“仙人怎能在你我家中久停,你看他一出大門,轉眼就不見了,可見他急于要去,留他中什麼用。
想來我們這孩子,雖系女兒,倒是有真造化的,定比人家男子還強。
所以有此怪異的來曆。
又得仙人前來接生,你我隻要聽仙人吩咐,好生教養此孩,自然後福無窮,何必和仙人胡纏呢!”沈氏便不再說。
老夫妻倆和秀春真把孩子珍愛得和掌上明珠一般。
這孩子也怪,一月之後,就能說話。
老胡替他取名“飛龍”,親自教他識字讀書,不上十歲,已讀得一肚皮學問。
老胡因自己年老,将他送在本村一個私塾先生處附讀。
小同學七八人,有男有女,都在七八歲上下,不但和他天資懸隔,而且人品性情,亦處處顯分高下,樣樣事情比不上他,心中不免嫉妒。
兼之先生又稱贊飛龍品學俱優,遠非他人可及,因此越發惹人忌恨,常常聯絡起來,欺侮飛龍。
飛龍堅守母訓,隻以學業為重,此外各事,無不忍讓人家。
所以數年之間,都能相安無事。
一天,也是合當有事,飛龍功課早完,靜坐書案,等候先生放課。
忽有一個同學,因不解題旨,求他代做幾句。
飛龍怕先生知道,不敢允應。
那學生明欺飛龍懦弱,先是罵他本人,及見飛龍牢不回口,索性罵他娘秀春,說飛龍有母無父,母又未嫁而孕,顯然是私生之女,怎配在塾讀書!飛龍是個極孝順知禮的人,怎能因自己之事,帶累母親受辱。
當時雖不答口,等散學之時,便哭告先生。
說不能再來受業了。
先生大驚問故。
飛龍總不答口。
回到家中,對着祖父母、母親一言不發,盡自痛哭。
老胡夫妻吓得驚疑不定,忙問:“孩兒,又是誰欺侮你了?快告訴我倆!一定替你出氣。
”飛龍搖頭道:“兩位大人不用多疑,這是說不得的事情。
孫女雖死,也不願說。
但從今以後,這個塾中,孫女是一定不去的了!”老胡見問不出頭緒,正在惶惑,恰巧先生來了,也問起這事。
大家弄得如在雲霧之中。
因飛龍立意不再入塾,也隻好暫時由他。
直至數月之後,才由他的同學傳說出來,是如此那麼一回事情。
而且那毀蔑飛龍的同學,見飛龍請假回去,再也不進書房,益發信口胡谄,硬說秀春真有外遇,并随意捏造個張三李四的姓名,說是秀春的奸夫,這飛龍便是兩人私生的孩子。
因為事情漏洩,他母女都見不得人,所以書都不來讀了。
如此信口亂說,自然也有許多人信以為真。
不多幾時,這話又傳到老胡夫妻耳中。
沈氏于便中對秀春說了。
秀春早不覺兩淚交流,默然不語。
未知後事如何,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