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途遇屍骸 備棺收殓 賊人謀害 水鬼救護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浙江省城,芮家三代積德修善。
老身字蕃龍,生七子。
長子名郎,人皆稱大郎、二郎次至七郎。
芮大郎表字必昌,其人品行端方。
比上相更加一德,見貧乏略周,見孤寒喜舍。
昔日慣走江湖,往上入京生涯。
每年隻做一水生理,或買紗羅綢緞,或買蘇杭雜貨。
一日貨物皆以備齊,細緞三十六箱,雜貨七十二箱,共一百零八箱。
随帶家人進益,主仆二人蔔吉長行。
不一日,船至武臨港灣,泊海傍。
隻見三個屍骸暴露,泊在海邊。
芮大郎揚問其故,鄉人說道:“有一渡船覆污,淹死連男帶女大小共有一百餘人。
隻是這三個屍骸,竟不知那方去處人氏,無人拾葬。
”那時大郎聽說,滿腹傷情。
思道:“若是近處數日已來必不抛毀,想是外省人也。
”沒親自解白銀一十五兩,具買衣衿棺木,并買山地。
雇請土工,收殓安葬備訖。
大郎又是長行,不一日已到萬彰行,上了貨物,住有十餘日,發賣貨物。
一日出,方見一老婆子帶領一個孫男,勻身披白,沿街跪在道傍,乞丐錢銀。
郎問其故:“婆子何事沿街乞丐?”那婆子備說因由,說了一番:“老身冀門蘇氏,單生一子,年長五十,因病告故。
隻是家貧因乏,并無隔宿之糧。
也是出于無奈,帶領孫男沿街乞丐。
求懇富豪長者,或布一分、八厘,三文、二字,得來買辦棺木。
則我患兒賤母妻子生死銜恩,感戴不淺矣。
”芮大郎聽罷,苦切傷心。
即解腰圍,與之銀子五兩。
囑道:“老婆婆你亦不須哀求别的,我今贈你銀子五兩,可以備棺安葬。
”大郎複問:“你家中還有甚人?”婆子回言道:“家中隻有一個媳婦,一個女孫孩。
”大郎又道:“老婆子放心回家,被棺殡殓。
抑或家中貧乏,我在萬彰行居住,待我賣起貨物再來周濟與你。
”婆孫叩首感謝,兩下相分。
那時冀母回家言知媳婦,芮大郎之恩德說了一遍。
此時将銀子被棺喪葬已畢。
七旬亦周,不題。
卻說芮大郎,自離家之日,到京将有半載。
自到行之日,置下一張桌,随帶出一位梓潼帝君,金爐銀貢桌上等物備齊。
終日香燈不歇。
此神像梓潼帝君,乃自幼年讀書時侍奉到今。
每出行随帶護身。
此所謂人有神心,神靈必感,每每出現。
此一夜神托之一夢,謂郎曰:“汝先周冀家的婆子,其冀門之孫原有貴格,乃第五名會魁。
初住杭州為民父母,後為戶科都給。
隻是家貧不能讀書,由恐卻了前程,汝有喜舍之心,供給書子,後來得志,必報汝之深恩。
汝醒來牢牢緊記。
”郎次早起身,自思夢中言語,帝君謂曰:“教我周濟冀家必有好處。
”放不下題。
又談冀母婆媳商議與芮大官人求濟之事。
一日冀母已到萬彰行,相見芮大官人跪下叩謝。
老身字蕃龍,生七子。
長子名郎,人皆稱大郎、二郎次至七郎。
芮大郎表字必昌,其人品行端方。
比上相更加一德,見貧乏略周,見孤寒喜舍。
昔日慣走江湖,往上入京生涯。
每年隻做一水生理,或買紗羅綢緞,或買蘇杭雜貨。
一日貨物皆以備齊,細緞三十六箱,雜貨七十二箱,共一百零八箱。
随帶家人進益,主仆二人蔔吉長行。
不一日,船至武臨港灣,泊海傍。
隻見三個屍骸暴露,泊在海邊。
芮大郎揚問其故,鄉人說道:“有一渡船覆污,淹死連男帶女大小共有一百餘人。
隻是這三個屍骸,竟不知那方去處人氏,無人拾葬。
”那時大郎聽說,滿腹傷情。
思道:“若是近處數日已來必不抛毀,想是外省人也。
”沒親自解白銀一十五兩,具買衣衿棺木,并買山地。
雇請土工,收殓安葬備訖。
大郎又是長行,不一日已到萬彰行,上了貨物,住有十餘日,發賣貨物。
一日出,方見一老婆子帶領一個孫男,勻身披白,沿街跪在道傍,乞丐錢銀。
郎問其故:“婆子何事沿街乞丐?”那婆子備說因由,說了一番:“老身冀門蘇氏,單生一子,年長五十,因病告故。
隻是家貧因乏,并無隔宿之糧。
也是出于無奈,帶領孫男沿街乞丐。
求懇富豪長者,或布一分、八厘,三文、二字,得來買辦棺木。
則我患兒賤母妻子生死銜恩,感戴不淺矣。
”芮大郎聽罷,苦切傷心。
即解腰圍,與之銀子五兩。
囑道:“老婆婆你亦不須哀求别的,我今贈你銀子五兩,可以備棺安葬。
”大郎複問:“你家中還有甚人?”婆子回言道:“家中隻有一個媳婦,一個女孫孩。
”大郎又道:“老婆子放心回家,被棺殡殓。
抑或家中貧乏,我在萬彰行居住,待我賣起貨物再來周濟與你。
”婆孫叩首感謝,兩下相分。
那時冀母回家言知媳婦,芮大郎之恩德說了一遍。
此時将銀子被棺喪葬已畢。
七旬亦周,不題。
卻說芮大郎,自離家之日,到京将有半載。
自到行之日,置下一張桌,随帶出一位梓潼帝君,金爐銀貢桌上等物備齊。
終日香燈不歇。
此神像梓潼帝君,乃自幼年讀書時侍奉到今。
每出行随帶護身。
此所謂人有神心,神靈必感,每每出現。
此一夜神托之一夢,謂郎曰:“汝先周冀家的婆子,其冀門之孫原有貴格,乃第五名會魁。
初住杭州為民父母,後為戶科都給。
隻是家貧不能讀書,由恐卻了前程,汝有喜舍之心,供給書子,後來得志,必報汝之深恩。
汝醒來牢牢緊記。
”郎次早起身,自思夢中言語,帝君謂曰:“教我周濟冀家必有好處。
”放不下題。
又談冀母婆媳商議與芮大官人求濟之事。
一日冀母已到萬彰行,相見芮大官人跪下叩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