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鄒拜林棄官修道 金挹香采藥逢朋

關燈
話說拜林自從慕道以來,得遇異人傳授道術,居然超塵絕俗,心無◆礙,任意邀遊,一無羁絆。

    或采藥深山,或尋仙高嶺,真個無憂無慮,閑曠非凡。

    一日,登終南山絕頂,砉然長嘯,披襟嶺表,俯視絕壑,放歌曰: 前年眺覽終南雪,著屐攜壺侶堪結。

    酒酣直喝凍雲飛,峻嶺崇山望明滅。

    去年我向夢中遊,渡嶺穿山路百折。

    此時心境頗清曠,仙窟遊蹤更奇絕。

    野鶴穿雲路若蟠,衰猿唳水泉空咽。

    琳宮玉宇聳巍峨,四顧形神俱爽徹。

    饑來嚼透玉池冰,倦處還依瑤台月。

    玉池冰,瑤台月,上下茫茫兩高潔。

    到此身世渾有無,但思飛入消虛之府神仙阙。

    回憶吳中青樓真如夢,畫棟珠簾改恍惚。

    六街燈火焰初騰,九衢歌管聽未阕。

    我友企真空鐘情,雲散風流一時節。

    真娘墓上春草萎,虎丘山外愁雲裂。

    同人頓起絕塵想,成仙豈與凡世涉。

    籲嗟乎,人山修道亦頗難,崎岖羊腸要登涉。

    我今行住坐卧具在道中參,萬緣一掃腸空熱。

     拜林歌罷,背後一人拍肩而言曰:“鄒拜林,好自在耶!此時還不回去見師父麼?”拜林回頭看時,見是童子,便笑曰:“師父未曾喚我,我何妨終日邀遊也!”遂不理童子,望前山采藥而去。

    忽然憶念挹香,徘徊半晌,倚石而卧。

     真個是無巧不成書。

    那日挹香因院主不在,獨自一人駕雲而往深山采藥。

    但見峰巒疊翠,猿鶴不鳴,倒也十分清雅。

    挹香便按落雲頭,到深山中遊玩。

    四顧無人,覺心曠神怡,胸次豁然。

    行了十餘裡,峰回路轉,幽境别開。

    複前行,?崎曆落,絕豁風号。

    正瞻望間,遠遠望見一人,在着松蔭之下石上盤桓。

    挹香上前細視,卻是拜林在石上瞌睡。

    挹香大喜道:“原來林哥哥也在此修真了。

    ”于是便輕輕的喚道:“林哥哥,我金挹香在此。

    ”連喚了三聲。

    拜林睡夢中聽見“金挹香”三字,連忙立起,便細細的對挹香一看,果然不錯,大喜道:“香弟,我與你一别八年,時深想念,後聞你慕道棄家,十分欽慕。

    如今吟梅已賜殿元,小女已适令郎。

    又聞你度了二位嫂嫂歸班,但不知在何處山中。

    我方才正念及你,不意恰巧相遇,真奇事也!”挹香道:“弟自棄家之後,不知曆了無數山川,受了無數磨折,方能到得警幻山中,投拜警幻道人門下學道。

    三年後,警幻師說我是月老座下金童,理該歸班,所以送我到清虛中院。

    林哥哥,你道這清虛中院是什麼所在?原來就是昔日夢遊之境,你對林黛玉拜的所在。

    我到了那裡,遇方素芝、陸麗春等,又遇琴音、素玉、秋蘭三人皆在留绮居,俟月老發落。

    弟見了月老,月老命弟回家去度愛卿、小素歸班,又說什麼三十六美都要到齊。

    弟于是駕雲至吳,重返家庭,吩咐一切,即同愛姐、小素妹乘鶴歸山。

    現集于留绮居,弟另居于滌塵軒。

    今日因院主下界去了,弟偶爾閑遊,欲思入山采藥,不期遇見林哥,真三生之幸也。

    林哥哥卧于石上,弟來喚醒而聚談,不輸于李源、圓澤之高風焉!請問林哥哥何由至此?”拜林道:“兄聞得你得道度人,深為羨慕,況你也素知愚兄紅塵之味,本來厭絕,隻為欲行難行,所以羁遲。

    如今上報父母君思,下有宗嗣可續,向平願了,洗盡六根,還是前年到終南山,投淨凡道者為師,得登彼岸。

    ”挹香聽了大喜,于是并坐石上,暢叙一回而别。

     挹香至清虛中院,見院主尚未歸來,便往留绮居看衆美人。

    瞥見謝慧瓊亦在,挹香驚訝道:“慧嫂嫂,你如何來了?”慧瓊道:“香叔叔,我病辭塵世,幸得到此。

    ”挹香道:“原來慧嫂嫂謝世而來,仲哥哥得無悲悼耶?”紫瓊道:“香叔叔,我既謝世,那曉仲英也學香叔叔一般看破紅塵,同了夢仙伯伯一起辭官,也去修仙了。

    ” 挹香聽了大喜道:“慧嫂嫂,難得我們四個好友,都有心慕道,不愧生前莫逆。

    ”慧瓊道:“香叔叔,不要說好友若斯,即我們好姊妹亦然。

    ”挹香道:“然也,否則今日留绮居中,讵能與慧嫂嫂會面?”慧瓊道:“香叔叔……”正欲說時,隻見鬼卒同王竹卿至,挹香見了便道:“竹姐姐,你為何同鬼卒到來?”竹卿見是挹香,便道:“挹香,你也在這裡麼?”挹香道:“我在此長久了。

    ”竹卿道:“我從陰府而來。

    因路徑模糊,欲留陰司而不至此。

    因冥君說我亦群芳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