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撇卻紅塵妻悲妾泣 撫成子女花謝水流
關燈
小
中
大
許,忽逢一澗,對面又是一山,比方才的愈加聳秀。
挹香欲思過去,兩邊一望,卻無橋路可通。
挹香見了大駭,幸得其時已是二月下旬,天氣溫暖,便寬去道袍,慢慢的走入澗中,用足探其深淺。
卻喜那澗隻得二尺餘深,挹香便撩衣步入水中。
可憐他是個王孫公子,并不知水性,行了兩步,兩足漸入泥濘,順着水一湧,竟立腳不牢,隻得複回澗邊。
心中想道:“為什麼兩足到了澗中,竟是這般不由自主?”又想道:“方才不入虎口,就是此時葬于魚腹,也不過同一死耳,何必懼哉?”想罷,便将身跳入澗中。
誰知這澗中間卻有三尺餘深,挹香立在澗中,隻露着兩隻肩臂,順着水兒飄流無定。
正在無可如何之際,隻見一隻小舟從西邊Ы乃而來。
船頭上有個老者,在那裡撐篙,口中念道:“善哉,善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一面說着,那舟已至挹香身邊。
那老者道:“你是何人?為什麼跌在澗中?”挹香道“我姓金,名挹香,緣看破紅塵,欲訪神仙求道,所以曆遍羊腸。
今日下此澗中,要登彼岸,誰知到了水中,竟難自主。
還求你老人家救我一救,送我到彼岸,則我感恩不淺。
”那老者聽了,便以篙打扶,把挹香救至舟中,說道:“此澗乃是覺迷津,對岸就是警幻山,山中有位大仙,法号警幻道人。
你要想到那裡,隻怕萬萬不能。
你若要回去,我當渡你過去。
”挹香道:“老人家,你又來了。
我為訪仙而至,所以性命不辭。
如今蒙你救了我,原望你渡我到彼岸拜求仙長。
若說依舊送我歸去,我也不必入此澗中了。
” 那老者怒道:“老夫一團好意,救你餘生,你倒反來怪我!若說要到對岸,斷斷不能。
”挹香道:“如此你也白白的救我!”那老者道:“如此你依舊下去罷!”說着将挹香一推。
挹香大叫一聲,疑是身入水中,誰知細細一看,依舊在那老者船上。
挹香便道:“你為什麼不推我下去?”那老者道:“這澗中不是你麼?”挹香又向澗中一望,見自己果在澗中,十分奇異,忙诘其故。
那老者笑道:“這個臭皮囊,就是你的本來色相。
你此時色相皆空,我方可渡你到彼岸去見仙長了。
”挹香大喜。
不一時到了岸邊,棄舟登岸,随了那老者踯躅前行,深入山坳。
但見一路的瓊枝仙卉,璀璨光華,真個目不暇給。
行了一回,早至一個所在,卻是天生成一個石洞,進内寬敞非凡。
挹香又随之行,即見洞中有一位仙長,鶴發童顔,翩翩道骨。
挹香見了,連忙倒身下拜,乃道:“弟子金挹香為因勘破塵緣,所以不辭千裡,特來叩求大仙指示迷津。
”那道者便啟口道:“金挹香,我也知你是個不凡子弟。
如今你已看破紅塵,我當指示你迷途可也。
”挹香聽了,踴躍大喜,口稱師父,又拜謝了一回,然後随侍在旁。
那仙長便日夕教以煉丹燒汞之功,挹香亦專心學道。
按下不提。
再說吟梅進京會試,到了京中,來見拜林。
拜林大喜。
吟梅說起父親求道出門,不知蹤迹,拜林又是羨慕,又是歎惜,叫吟梅住在衙中,雖則新親,卻是舊誼。
吟梅隻得住下。
明日,又至仲英、夢仙幾處拜谒了一回。
待到試期,先在保和殿覆試,然後進場會試。
三場畢後,吟梅卻中了第八名進士,殿試點人詞林。
到了那日,進朝謝聖。
聖上見了吟梅如此髫齡,便問年歲裡居,吟梅俱一一奏明。
聖上大悅,又出一題,命吟梅當殿面試。
吟梅不慌不忙,立刻一篇文字脫手而成。
聖上見他如此捷才,龍顔大悅,道:“可惜鼎甲被别人占去了。
”便回顧群臣道:“朕欲賜他一個狀頭,不知可有此例否?”群臣正欲回奏,吟梅已俯伏丹樨,謝恩萬歲。
聖上見他如此聰敏,便笑道:“朕竟賜你一甲一名,準其授職編修。
但卿還年少,容卿歸家,至十六歲來京就職。
”吟梅又頻頻謝恩。
然後退出午朝門,一樣遊遍皇城,花看上苑。
拜林夫婦知道吟梅點了詞林。
已覺十分歡喜;今又欽賜了狀元,更加喜躍非凡。
命人報到吳中。
愛卿等得知此事,宛如喜從天降。
吟梅遊過皇城,宴罷瓊林,即辭駕還鄉。
頃刻間門庭重振,鄉闾鹹知,較之乃翁時更增十倍。
愛卿見了吟梅,歡喜得如醉如癡,恨不得将他含在口中方好。
嗣後吟梅奉侍晨昏,事五位母親,十分孝敬。
明年,亦香、幼琴皆入泮。
光陰如箭,一瞬間已是三年。
吟梅便同五位母親一齊進京就職。
聖上召見吟梅,命其東宮伴讀。
吟梅又奏明幼定鄒氏為室,龍顔大悅,即欽賜完姻。
吟梅謝恩畢,擇吉端整迎娶。
到了吉期,兩宅并皆顯赫,吾亦一言交代。
再說那年又是大比之年,亦香與幼琴卻人北闱應試。
到了放榜之期,二人卻兄弟同科。
琴音與小素聞報,不勝歡樂。
誰知樂極生悲,琴音忽得一病,藥石無助,未及旬朝,名花謝世。
未幾時,素玉亦相繼而亡。
吟梅因父親不分嫡庶,一樣作生母看待,上本丁艱,重歸故裡。
誰知路上秋蘭受了些風寒,也生起病來。
到家之後,日漸恹恹,服藥無靈,亦至香憔玉悴。
吟梅兄妹四人極其哀切,在家讀禮,曲心孝思。
不知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挹香欲思過去,兩邊一望,卻無橋路可通。
挹香見了大駭,幸得其時已是二月下旬,天氣溫暖,便寬去道袍,慢慢的走入澗中,用足探其深淺。
卻喜那澗隻得二尺餘深,挹香便撩衣步入水中。
可憐他是個王孫公子,并不知水性,行了兩步,兩足漸入泥濘,順着水一湧,竟立腳不牢,隻得複回澗邊。
心中想道:“為什麼兩足到了澗中,竟是這般不由自主?”又想道:“方才不入虎口,就是此時葬于魚腹,也不過同一死耳,何必懼哉?”想罷,便将身跳入澗中。
誰知這澗中間卻有三尺餘深,挹香立在澗中,隻露着兩隻肩臂,順着水兒飄流無定。
正在無可如何之際,隻見一隻小舟從西邊Ы乃而來。
船頭上有個老者,在那裡撐篙,口中念道:“善哉,善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一面說着,那舟已至挹香身邊。
那老者道:“你是何人?為什麼跌在澗中?”挹香道“我姓金,名挹香,緣看破紅塵,欲訪神仙求道,所以曆遍羊腸。
今日下此澗中,要登彼岸,誰知到了水中,竟難自主。
還求你老人家救我一救,送我到彼岸,則我感恩不淺。
”那老者聽了,便以篙打扶,把挹香救至舟中,說道:“此澗乃是覺迷津,對岸就是警幻山,山中有位大仙,法号警幻道人。
你要想到那裡,隻怕萬萬不能。
你若要回去,我當渡你過去。
”挹香道:“老人家,你又來了。
我為訪仙而至,所以性命不辭。
如今蒙你救了我,原望你渡我到彼岸拜求仙長。
若說依舊送我歸去,我也不必入此澗中了。
” 那老者怒道:“老夫一團好意,救你餘生,你倒反來怪我!若說要到對岸,斷斷不能。
”挹香道:“如此你也白白的救我!”那老者道:“如此你依舊下去罷!”說着将挹香一推。
挹香大叫一聲,疑是身入水中,誰知細細一看,依舊在那老者船上。
挹香便道:“你為什麼不推我下去?”那老者道:“這澗中不是你麼?”挹香又向澗中一望,見自己果在澗中,十分奇異,忙诘其故。
那老者笑道:“這個臭皮囊,就是你的本來色相。
你此時色相皆空,我方可渡你到彼岸去見仙長了。
”挹香大喜。
不一時到了岸邊,棄舟登岸,随了那老者踯躅前行,深入山坳。
但見一路的瓊枝仙卉,璀璨光華,真個目不暇給。
行了一回,早至一個所在,卻是天生成一個石洞,進内寬敞非凡。
挹香又随之行,即見洞中有一位仙長,鶴發童顔,翩翩道骨。
挹香見了,連忙倒身下拜,乃道:“弟子金挹香為因勘破塵緣,所以不辭千裡,特來叩求大仙指示迷津。
”那道者便啟口道:“金挹香,我也知你是個不凡子弟。
如今你已看破紅塵,我當指示你迷途可也。
”挹香聽了,踴躍大喜,口稱師父,又拜謝了一回,然後随侍在旁。
那仙長便日夕教以煉丹燒汞之功,挹香亦專心學道。
按下不提。
再說吟梅進京會試,到了京中,來見拜林。
拜林大喜。
吟梅說起父親求道出門,不知蹤迹,拜林又是羨慕,又是歎惜,叫吟梅住在衙中,雖則新親,卻是舊誼。
吟梅隻得住下。
明日,又至仲英、夢仙幾處拜谒了一回。
待到試期,先在保和殿覆試,然後進場會試。
三場畢後,吟梅卻中了第八名進士,殿試點人詞林。
到了那日,進朝謝聖。
聖上見了吟梅如此髫齡,便問年歲裡居,吟梅俱一一奏明。
聖上大悅,又出一題,命吟梅當殿面試。
吟梅不慌不忙,立刻一篇文字脫手而成。
聖上見他如此捷才,龍顔大悅,道:“可惜鼎甲被别人占去了。
”便回顧群臣道:“朕欲賜他一個狀頭,不知可有此例否?”群臣正欲回奏,吟梅已俯伏丹樨,謝恩萬歲。
聖上見他如此聰敏,便笑道:“朕竟賜你一甲一名,準其授職編修。
但卿還年少,容卿歸家,至十六歲來京就職。
”吟梅又頻頻謝恩。
然後退出午朝門,一樣遊遍皇城,花看上苑。
拜林夫婦知道吟梅點了詞林。
已覺十分歡喜;今又欽賜了狀元,更加喜躍非凡。
命人報到吳中。
愛卿等得知此事,宛如喜從天降。
吟梅遊過皇城,宴罷瓊林,即辭駕還鄉。
頃刻間門庭重振,鄉闾鹹知,較之乃翁時更增十倍。
愛卿見了吟梅,歡喜得如醉如癡,恨不得将他含在口中方好。
嗣後吟梅奉侍晨昏,事五位母親,十分孝敬。
明年,亦香、幼琴皆入泮。
光陰如箭,一瞬間已是三年。
吟梅便同五位母親一齊進京就職。
聖上召見吟梅,命其東宮伴讀。
吟梅又奏明幼定鄒氏為室,龍顔大悅,即欽賜完姻。
吟梅謝恩畢,擇吉端整迎娶。
到了吉期,兩宅并皆顯赫,吾亦一言交代。
再說那年又是大比之年,亦香與幼琴卻人北闱應試。
到了放榜之期,二人卻兄弟同科。
琴音與小素聞報,不勝歡樂。
誰知樂極生悲,琴音忽得一病,藥石無助,未及旬朝,名花謝世。
未幾時,素玉亦相繼而亡。
吟梅因父親不分嫡庶,一樣作生母看待,上本丁艱,重歸故裡。
誰知路上秋蘭受了些風寒,也生起病來。
到家之後,日漸恹恹,服藥無靈,亦至香憔玉悴。
吟梅兄妹四人極其哀切,在家讀禮,曲心孝思。
不知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